APP下载

职业院校护生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

2017-09-21王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中文版学历条目

王敏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职业院校护生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

王敏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目的通过调查职业院校护生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中文版临终关怀态度量表对258名护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护生死亡态度中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为(4.0±0.5)分,不同性别和讨论死亡时不同情况家庭的护生在死亡逃避维度上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为(102.1±9.4)分,其受学历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P<0.05)。结论职业院校护生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较为正向,受到性别和家庭环境、学历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作为护理教育者,应结合护生具体情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临终关怀教育,进一步改善护生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

护生;死亡态度;临终关怀态度;职业院校

死亡态度是指个体对死亡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1]。既往研究表明,若护士对死亡持正向态度,则在提供临终护理服务时更加积极主动,若无法正确面对死亡,则会出现刻意回避或排斥与临终患者交流的现象[2-4]。护理专业学生是未来临终护理事业的主力军,开展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研究有助于完善临终关怀教育体系。因此,本研究对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进行调查,旨在为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58份,其中男24人,女234人;年龄17~21岁,平均(18.4±0.81)岁;中职39人,高职219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将调查目的、指导语以及调查内容导入网站生成调查问卷,由调查员现场解释,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采用无记名方式自愿填写问卷。

研究工具包括三部分:(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学历、既往面对死亡的经历等。(2)死亡态度描绘量表:由Wong等于1994年编制[5],廖芳娟[6]翻译,包括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5个维度,共32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非常同意”“同意”“中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依次计5分、4分、3分、2分、1分,得分越高说明该维度死亡态度倾向越明显。该量表已广泛用于测量各类人群的死亡态度,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3)中文版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由Frommelt K H于1991年公开发表,用于测评护士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7],由杨红等[8]翻译为中文版。量表共包括30个条目,正向和负向条目数量相等。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正向条目按1~5分计分,反向条目按5~1分计分,总分30~150分,得分越高则临终关怀态度越正向,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8-9]。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导入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基本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因素的探讨。

2 结果

2.1 死亡态度得分及其相关因素

本研究中,护生死亡态度中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为(4.0±0.5)分;逃离接受维度得分最低,为(2.4±0.8)分。不同性别死亡逃避维度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143,P=0.03),女性得分为(2.91±0.75)分,男性得分为(2.57±0.65)分,女性得分高于男性。在谈论死亡时不同情况家庭的护生仅在死亡逃避维度得分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谈论死亡时不同情况家庭的护生在死亡态度各维度上的得

表1 谈论死亡时不同情况家庭的护生在死亡态度各维度上的得

维度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逃离接受从不讨论2.66±0.70 2.79±0.76 3.98±0.69 2.49±0.72 2.44±0.94讨论少,气氛尴尬2.70±0.64 3.01±0.73 3.95±0.51 2.64±0.73 2.38±0.85公开讨论,坦然面对2.51±0.70 2.67±0.72 4.12±0.55 2.67±0.65 2.43±0.92 F值P值1.89 5.21 1.86 1.16 0.13 0.150 0.006 0.160 0.320 0.880

2.2 临终关怀态度得分及其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护生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为(102.1±9.4)分,其中对临终患者家属的态度得分为(37.5±4.5)分,对临终患者的态度得分为(64.6±6.5)分。在对临终患者态度的维度中,条目“对于临终患者来说,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情感是有益的”以及“为临终患者提供护理是值得学习的经历”得分最高,均为(4.1± 0.7)分;得分最低的条目是“当我护理的临终患者放弃希望时,我会觉得沮丧”,得分为(2.2±0.8)分,其次为“当患者问我‘护士,我是不是要死了’的时候,我觉得最好换一个轻松的话题”,得分为(2.3±0.8)分。

以临终关怀态度为因变量,以年龄、学历等一般情况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终关怀态度受护生学历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P<0.05),见表2。

表2 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3.1 护生对死亡持正向态度,家庭环境对护生死亡态度有影响

本研究中护生的死亡态度以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表明大多数护生对死亡持正向态度,这与唐争艳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也需要注意到,部分护生仍对死亡持逃避与恐惧态度,分别占42.6%、35.7%,这与对护士群体的研究结果接近[11]。与男性相比,女性的死亡逃避维度得分更高(P<0.05)。这可能与我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理解、女性更加细腻的内心、忌讳谈论死亡及死亡教育不足有关。而女性作为护理行业的主要从业群体,提示我们需要对女性护生进行更加系统的死亡教育。

既往研究表明,家庭公开讨论与死亡有关的话题越多,子女死亡恐惧及死亡逃避的程度越低[12]。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家庭环境对护生的死亡态度影响显著,家庭对死亡谈论少且谈论时气氛尴尬的情况会使护生对死亡的逃避心理更加明显(P<0.05)。提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旦涉及死亡话题,应该采用更为开放的方式进行讨论,鼓励护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3.2 护生的临终关怀态度较积极,受学历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终关怀态度总体得分较高,说明护生普遍对临终关怀持积极态度,认为“为临终患者提供护理是值得学习的经历”,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3]。而条目“当我护理的临终患者放弃希望时,我会觉得沮丧”得分最低,说明护生在面对临终患者时,自身的情绪也会受到较大影响,提示在今后的临终关怀教育中,应培养护生调整自身情绪的能力。条目“当患者问我‘护士,我是不是要死了’的时候,我觉得最好换一个轻松的话题”得分也很低,说明护生在处理带有负性情绪的情况时比较被动,不知所措,提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在与临终患者沟通方面有所侧重,可以引入SP教学,对护生进行临终关怀的沟通训练。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终关怀态度受护生学历的影响,与护生学历成正比(P<0.05),即护生学历越高,临终关怀态度越积极,与既往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14]。另外,护生对自身生活越满意,临终关怀态度越积极。

4 结语

本研究结果显示,职业院校护生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均较为正向,会受到性别、家庭环境、学历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作为护理教育者,应结合护生具体情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临终关怀教育,进一步改善护生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

[1]唐鲁,张玲,李玉香,等.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用于护士群体的信效度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29(14):64-66.

[2]Rooda L A,Clements R,Jordan M L.Nurses’Attitudes to ward Death and Caring for Dying Patients[J].Oncol Nurs Forum,1999,26(10):1683-1687.

[3]Malloy P,Paice J.End-of-Life Nursing Education Consortium:5 Yearsof Educating Graduate Nursing Faculty in Excellent Palliative Care[J].J Prof Nurs,2008,24(6):352-357.

[4]Peters L,Cant R,Payne S,et al.How Death Anxiety Impacts Nurses’Caring for Patients at the End of Life:a Review of Literature[J].Open Nurs J,2013(7):14-21.

[5]Wong P,Reker G,Gesser G.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Attitude toward Death.Death Anxiety Handbook:Research,Instrumentatio,and Application[M].Washington DC:Taylor& Franeis,1994.

[6]廖芳娟.台湾警察之死亡态度研究[D].台湾:南华大学,2000.

[7]Frommelt K H.The Effects of Death Education on Nurses’Attitudes toward Caring for Terminally 111 Persons and Their Families[J].Am J Hosp Palliat Care,1991,8(5):37-43.

[8]杨红,陆宇晗,赵艺媛,等.中文版临终关怀态度量表的跨文化调适[J].护理学报,2016,23(5):50-53.

[9]唐鲁,周玲君,赵继军,等.中文版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2):37-40.

[10]唐争艳,王静,杨丽,等.高职护理学生死亡态度调查[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6):618-621.

[11]陈鹏,王敏,刘宇,等.北京市157名护士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4,21(16):29-32.

[12]朱海玲,史宝欣.死亡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6):569-570.

[13]陈菁菁,张璇,吴炜炜,等.护理本科生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1):71-74

[14]张雯,王红红.临终关怀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9):2386-2387.

G526.5

B

1671-1246(2017)18-0106-03

猜你喜欢

中文版学历条目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知识无力感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