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州土司地区经济与交通状况窥探

2017-09-20王荟

读天下 2017年24期
关键词:播州

摘 要:遵义播州之名,从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将夜郎州改名为播州起,到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平播之战”止,共存在962年。其间,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杨氏入播始祖杨端率其八姓族人入播始,杨氏据拥播州历四个朝代共达725年,袭职二十九世。杨氏播州在历史上以军事重镇著称,对于播州的记载也偏重于军事方面,对于经济方面的记载则较为简略。今天,我们只能从史书文献和其他历史著述的一鳞半爪,加上尚存文物等侧面资料,得以窥见播州的农工商贸状况。

关键词:播州土司;地区经济;交通状况

一、 农业

从自然环境来看,播州的自然条件良好,适应农作物的生长,据史料记载,“西南诸夷,汉属牂牁地。唐置费、珍、琰、播、郎、牂、夷等州。……土熟,多霖雨,稻粟皆可再熟。”水利事业的兴修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播州农业的发展。唐末杨端领播州时,修筑“大水田堰”,据记载“周广十余里”,“可灌田万亩”,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灌溉作用。之后历代的统治者陆续兴修水库塘堰灌溉工程,如今尚存的古代水利有大水田堰、雷水堰、军筑堰、白泥堰、又仙堰、菱角堰、常舒堰、千工堰、螺狮堰、八幅堰、宫陂堰等,这些水库堰塘,至今多数还在蓄水灌田。水利工程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种植业特别是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利于粮食生产的提高。此外,播州的统治者采取“寓兵于农,且耕且战”的政策,通过“无事则耕,有事则战”来实现“兵民两利”。在南宋时期,十三世土官杨粲统一了“上下杨”之地,平息边患,实行“治政宽简”政策,给各民族休养生息的机会,使农业发展,物产逐渐丰富,开创了“播州盛世”。这些都是播州农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平播战争的主帅李化龙就曾说道:“环播幅员千里,田地无虑数千万亩”,“白田坝沃壤数百亩”。可见,播州农业发展可观。

在农作物方面,史料记载“水田皆宜稻,干田宜胡豆,山地肥者宜诸豆,高山宜包谷,山地之新垦宜小谷,冷湿地宜稗子,干松宜诸荞,米麦、水子米惟宜肥地,包谷、高粱、香麦、小麦、老麦、青稞、畏山豆,种瘠地亦获微收。”在经济作物方面,培植和发展了茶叶、麻、靛、生漆、桐、乌桕、油菜、五倍子等。其中,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唐宋元屡见贵州土官以茶为贡品之一。明代,种茶相当普遍,政府设有茶仓等机构来管理,正统五年三月,“革四川播州宣慰使司长官司茶仓,以本司茶课折收钞故也。”这说明已经开始征收茶税,而播州就是明代时期的四所“茶仓”之一。

在发展农耕的基础上,家畜养殖也推动了播州畜牧业的发展,主要牲畜为牛、羊、马,大牲畜被作为财富的象征,法律规定“盗牛者倍三而偿,杀人者出马三十。”这就说明了畜牧业的兴旺。其中,播州马市的马匹交易非常繁荣,土官、土司常向朝廷贡马,说明播州的畜牧业的发达主要是以马为大宗,这由于在冷兵器时代,在社会相对不发达的时代马匹是最重要的军需品和交通工具。另外播州地处西南一隅,高原一角的山区,耕牛的饲养也是很重要的,它为农业发展提供畜力保障,促進了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迅速发展。

二、 手工业

在手工业上,较为突出的有纺织业、酿造业、造纸业、制瓷业、矿冶业。在纺织业方面,播州设有“机院”纺织的手工作坊,《明史》记载:“将民人赵其、江文仁、张川保等一百余户充机院织匠。”专司制造布帛和衣服。杨汉英进贡雨毡,一次达1000被,这说明播州丝织业的发达。在酿造业方面,虽未见专门的记载,但是从杨斌的桃源洞口题诗中,多处提到饮酒,“提壶到外一盘桓”,“饮余回首谁为主”,“沽酒登高一典衣”,“酒醉诗怀如许壮”等,可见酿造业规模与技术之一斑。在造纸业方面,自南宋初,播州土司杨选惟嗜读书,择名师授其子经籍,“闻四方有贤者,则厚币罗致之,每以十百计。”由是蛮荒子弟多读书攻文,土俗为三大变。播州的文化的兴起,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工具纸张的制造行业的普及,特别是杨粲袭位以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办学,这样对纸张的需求量增大,使造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 商贸与交通

播州杨氏致力于开辟交通,这为播州商业贸易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南宋端平及淳祐年间,由于播州两次派兵入蜀,开拓了播州至渝州大道。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思、播道路不通,发兵千人与洞蛮开道”,公元1329年义至贵阳的南大道,川黔大道联通。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遣景川候曹震往永宁开通河道”“贵播驿辅桥道,委播州宣慰使杨铿、重庆千户镇提调军民开之”。播州的交通也突出表现为驿道的开辟和驿站的设立。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播州宣抚司设播州站。明洪武六年(1373年)在播州境内设永安、湘江、乌江三驿。元明之际,先后开辟从绥阳入川,由团溪至珠藏通黄平和镇远,老卜到湄潭、瓮安,忠庄经鸭溪至黔西等4条分支驿道。驿道与驿站的设立,加强了播州与外界道路的开通,促使商贸活动逐渐频繁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播州社会经济的发展。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真州即古珍州,川原平衍,商贩周游”。平播主帅李化龙在《播地善后事宜疏》中也特别提到,“真州即古珍州,川原平衍,商贩周游,应复一州”又有习水县土城的《通商碑》记载道:“载抑土税,以通商贾。”由此看出播州的商贸活动比较发达。

在播州的商贸活动中,马市交易最为发达。宋徽宗大观年间,播州地区每年市马50匹。《明会典》记载:“凡易马,(洪武)三十年,令四川……及播州宣慰史司,各置茶仓储茶,以待客商纳买中买,及西蕃易马”。又据《明史·食货志》载:“洪武末,置成都、重庆、保宁,播州茶仓四所,令商人纳米中茶”。可知播州在明代时有“以茶易马”“以茶易粮”贸易。正如前述提到,随着播州农业的发展,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茶叶普遍种植,使茶叶成为商人获利丰厚的商品之一。播州茶叶也以质量高而畅销各地,绥阳“茶叶甚好,佳者不减吴越。”怀所产的茶绝大多数运销四川各县。四川的井盐通过遵义进贵州,乌江沿岸许多城镇繁荣起来,遵义已成为贵州的经济重心。

参考文献:

[1]宋濂.《元史》卷11《世祖本纪八》[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

[2][清]张廷玉.《明史》卷320列传第200《四川土司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遵义市委员会宣教文卫委员会编.《海龙囤烟云录》,2000.

作者简介:

王荟,贵州省贵阳市,贵州民族文化宫。

猜你喜欢

播州
遵义市播州区各级关工委多形式关爱留守(困境)儿童
播州杨氏历代遗存的发现与研究述评
作品选登
播州区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参加“五四”书画现场创作活动
播州区老年大学启用微课堂新模式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党建实务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播州之王 杨氏家族沉浮录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