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9-20杨楠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7期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

杨楠

摘 要:农业在中国和东盟国家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双方也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然而,双方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和技术各具差异,在农产品贸易中带来一些问题。本文探究了中国—东盟农产品合作贸易的基础和现状,指出了现阶段的问题,给出对策。希望对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促进贸易合作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产业内贸易

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一)中国与东盟农业状况

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带丰富。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我国都有种植,其中以温带农产品为主[1]。其次,我国农业起步很早, 具有农业技术优势。同时中国是畜牧禽业生产和加工大国。畜种结构与世界畜种结构大体一致,也基本建立起以现代肉类加工业为核心,包含各环节的产业链。关于水产业中国江湖海面积广阔,水产资源丰富,海洋水产数量庞大。

东盟大多数国家处于热带地区, 气候温暖而湿润,具有生产热带农作物的优势。但是东盟部分国家农业技术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此外当地的农用基础设施落后,农机产品、农用化工产品均难以自足还需进口[2]。

(二)中国东盟农业互补性

一方面东盟国家处于热带,适合种植热带农产品;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所以主要生产温带农产品,人多地少的矛盾决定了我国有强烈的粮食进口需求。因此,中国和东盟在农业资源和农产品种类方面可以互补[3]。

另一方面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可耕地面积较少,人地矛盾突出。但中国有大批的农业高科技人才[4]。东盟十国,虽然人均土地较多,但农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国家劳动力不足。因此中国可以发挥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优势,跟东盟国家合作[5]。

(三)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特点

1、贸易额增长迅速

自 2002 年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来,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农产品贸易额得到迅速增长,如表1,2002 年為 38.1 亿美元,到 2012 年增长了近 6 倍。2006年中国-东盟农产品零关税的全面实施,降低了双方各自的农产品出口成本,极大地激励了双方进出口的积极性,因此2005-2008 年为农产品贸易的第一个高速增长期。2009-2011 年为农产品贸易的第二个高速增长期, 2011年已然突破了200亿美元。经济危机后,自贸区内国家对危机做出了应对措施,自由贸易区的正式成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条件得到了充分改善,进一步增强了双方进行贸易往来的意愿[6]。

2、产业内贸易发展较好

同一产业内具有较为严密的生产替代或消费替代的产品的双向贸易活动被认为是产业内贸易。

表示国和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表示国对国某产业出口;表示国向国某产业进口[7]。

若产业内贸易指数,表明该产品的双边贸易全部为产业间贸易;若 介于 0-0.5 之间,表明该产品的双边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若介于 0.5-1 之间,表明该产品的双边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若,则表明该产品的双边贸易全部为产业内贸易。

从2006年到2011年这六年数据来看,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平稳,业内贸易指数在0.75左右表明中国与东盟之间产业内贸易为主 [8]。

中国与越南、新加坡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相对较高。新加坡在2009年和2010年高达0.99和0.96达到历史最高这与新加坡是一个中转港口分不开;越南与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平均在0.9左右,原因在于中国从越南大量进口原油;中国与文莱的农产品GL指数为0说明中国与文莱之间无产业内贸易;中国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GL指数比较稳定[9]。而柬埔寨、缅甸、老挝的GL指数波动较大,但所占比例不大,如表2。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趋势可以见图1。

二、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方面

自2004年中国-东盟实施“早期收获”方案以来,中国-东盟农产品的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但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增长率高于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率,因此中国-东盟农产品的贸易逆差不断加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中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7.6亿美元,出口

15779.3亿美元,进口 13948.3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中整体是顺差[10]。但是中国农产品在全球的贸易中却是持续逆差, 东盟成了中国农产品主要逆差国,2010年中国农产品在全球贸易中逆差231. 4亿美元,对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就达32.51亿美元, 占全球贸易逆差的14.05%。

我国所处的气候带、农业生产管理方式以及关税减让政策,使我国热带农产品出口不占优势。其次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和自贸区的正式成立,使我国多数农产品关税减让速度和幅度都高于东盟国家,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在中国农产品市场变得有优势。

中国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发展还是粗放式的。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我国农产品贸易集中在初级产品上。2010年中国向东盟出口前三位农产品是食用蔬菜、水果坚果及水产品这些产品绝大多数鲜销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二)东盟方面

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打破了传统的关税壁垒。但东盟国家会利用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比如印度尼西亚规定,进口食品必须在印尼食品药品监督局注册但注册程序繁琐。

东盟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或多或少都面临技术低下,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的情况,农产品出口总额中加工食品所占的比例不高,易腐产品经过冷链化处理的比例还不到 30%,而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达到了90%以上[11]。

三、推动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建议

(一)中国方面endprint

1、優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东盟国家要发挥自身处于热带的优势,以生产和出口热带农产品为主;而中国可以调整国内的农业结构。重视中国温带地区的农产品生产研发先进的高科技,加大对温带农产品的研究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由土地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转变。此外,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农业合作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不高。但是中国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潜力巨大,随着农业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可以促进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优势。

2、提高农产品质量,进行科技创新

农产品质量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影响深远,只有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才能提高农产品竞争力。首先,我们要充分了解东盟各国市场准入标准,大力扶持企业获得东盟市场的准入资格。如:重新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质量和生产过程监督等。此外我们还可以重新再利用农产品加工后剩下的边角料。一方面提高果品深加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促进了环保事业,两全其美。

(二)东盟方面

1、进一步消除非关税壁垒

近几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额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在农产品贸易过程中,双方也出现一些贸易摩擦,很多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上实施严格的保护政策,不利于双边贸易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一步消除非关税壁垒,促进双方贸易加速发展。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

国际市场农产品竞争其实是科技水平的竞争。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流通成本,才能增强东盟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当前,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研的方向和重点,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优秀人才。

四、总结

在目前中国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仍得到快速发展,双方在农产品进出口、农业技术输出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尤其巨大。通过建立良好互信关系,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也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农产品贸易合作在关系发展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双方应该积极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共同开创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彭茵.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杨培芝.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

[3]刘仲石.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与前景[D].云南大学,2010.

[4]方菲.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

[5]王小军.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分析[D].贵州财经学院,2011.

[6]姚运肖.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合作与拓展策略的分析[J].中国商论,2011(12):180-181.

[7]刘珊.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实证分析[J].科技信息,2011(12):83-84.

[8]黄莹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2.

[9]张莎.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13.

[10]冯阳.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 34(5):000587-590.

[11]朱诗萌,冯中朝,王璐.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4):6157-6162.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贸易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