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量不守恒在行星轮减速机构中的表现

2017-09-20孟志广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1期
关键词:传动比差速器滚筒

孟志广

吉林省延吉市地震办公室

能量不守恒在行星轮减速机构中的表现

孟志广

吉林省延吉市地震办公室

确立在宏观结构下能量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不守恒现象。研究方法:在创新的行星轮减速机构中,将输出端减速后,在输入输出端分别施加重量,在势能转换过程中,根据能量的输出输入比,确定能量转换是否守恒。主要结果:在所述转换过程实验中,根据设定,输出输入比是6%。结论:能量经创新的行星轮减速机构转化后,存在不守恒现象。

能量转化;不守恒;行星轮减速

一、引言

能量守恒是物理学的基础定律之一,其指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应该是等比例转化,尤其在宏观领域,无一例外。本文探讨在创新的行星轮系减速机构的能量转化实验中,根据能量输出输入比,确定在此过程中,存在能量不守恒现象。在常用的行星轮减速机构中,通常是将其一个自由端设为输入端,一个自由端设为输出端,第三端作为固定端。在此种结构中,输出输入端的能量转化是严格遵守能量守恒的。在本研究过程中,创新地将行星轮系的固定端与输入端通过齿轮机械连接,并通过设定连接齿轮的传动比,从而设定输出端的减速比。其关键点是:该方式减速后,实现了“减速不增扭”(输出扭矩可设定,可增可不增,也就是输出扭矩与减速比不是等比例的),从而说明在此机构的能量转化过程中,存在不守恒现象。本研究成果如果正确,在物理学上将具有一定意义。

二、实验装置

本文所述行星轮系包含机械行业中所说的差速器及行星排,这里给出的是比较直观的差速器结构。

所用器材:

1、齿轮差速器,2、输入轴,3、传动齿轮,4,输入及输出轴上的滚筒,5、配重。

三、实验

实验结构图如下:

其中:1是输入轴,2、3、4、5是传动齿轮,10是惰轮,6、9是差速器输入轴,7是配重拉线,8是差速器,81是差速器外壳,11是固定在输入轴上的滚筒,12是固定在差速器外壳上的滚筒,W1、W2是配重。

此装置中,齿轮2、4的传动比是1:1,齿轮3、5的传动比是1:0.94。

滚筒11、12的直径相同,为6cm。

实验过程:由于惰轮10的作用,使差速器的两个太阳轮作反方向转动,在齿轮2、4及3、5的传动比限制下,差速器外壳81的转速是输入轴转速的3%,配重拉线与配重连接并缠绕在滚筒上。调整配重质量,使系统保持平衡,然后给W1施加少许外力,使之下降高度,W2同时上升高度,实现重力势能的转换,数值如下:

W2上升高度3cm输出/输入速比3% W1 1.1kg W2 2.5kg W1下降高度100cm

计算得知,势能转换的输出输入比是6.8%。

分析:通过差速器原理可知,此种结构中,如果滚筒11、12的半径相同,则滚筒12的扭矩是滚筒11的2倍,本实验装置中输出输入速比是3%,在没有误差的情况下,能量转换的输出输入比是6%,实验中的数值是6.8%,应该是装置的精确度不够所导致的误差所致,如果此结果成立,是则预示着能量转化在此结构中存在不守恒现象。

四、结论

由差速器工作原理可知,外壳81的转速由齿轮2、4及齿轮3、5的传动比决定,但是,无论外壳的转速怎样变化,其扭矩是恒定的(不考虑旋转方向),这就实现了“减速不增扭”(确切的说是输出扭矩与减速比成非对应比例状态),由此出现了本实验中产生的势能转化不恒定的结果。受作者水平及实验条件的限制,所述实验数据准确性不够,但是,虽不足以作定量的依据,但作为定性的依据应该是充分的。实验方法及结论可能同样存在不合理性,真诚希望读者指正。

猜你喜欢

传动比差速器滚筒
二氧化铀自动投料生产线滚筒的静力学分析
基于Romax的差速器壳体故障分析及设计优化
商用车驱动桥轴间差速器强度分析方法研究
滚筒洗衣机
转向传动比波动的对称性研究
法拉利F430半自动变速器及电子差速器原理与检修(二)
线控转向系统理想传动比设计
滚筒游戏(大班)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电子差速器的研究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电子差速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