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惊现“恋童镇”,九成学龄儿童受害

2017-09-19刘皓然

环球时报 2017-09-19
关键词:西澳学龄儿童独立报

本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

在澳大利亚西部有一个叫罗伯恩的小镇,它因泛滥的“恋童”恶行获得可耻的名声——该地竟然有高达90%的学龄儿童遭到过不同程度的侵犯。

据英国《独立报》18日报道,因矿产丰富,位于西澳大利亚州矿的罗伯恩镇曾在19世纪的“淘金潮”中名噪一时,但之后逐渐走向没落。上世纪60年代,该镇几乎已沦为一座“鬼镇”,目前罗伯恩镇常住人口约1400人。西澳大利亚州警方此前通过一项为期9个月、代号为“蝙蝠”的行动调查发现,罗伯恩小镇及周边区域“恋童”现象泛滥。警方已对36名嫌犯进行起诉,他们涉及的罪名超过300项,受害人多达184人。目前,相关调查行动仍在持续进行当中。

西澳警局局长奥克拉翰将这种“恋童”成风的现象称为“毒瘤”,认为这几乎是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澳大利亚人报》称,落网嫌犯可能只是当地行为不端者中的一小部分——警方最初锁定的嫌犯总人数高达124人,是被起诉群体的3倍。该报甚至称,就算把当

地所有成年恋童癖者全部送进监狱,也未必能根除这种不良风气。西澳儿童保护厅厅长麦吉尔克解释道,儿童性侵犯行为在当地堪称“代代相传”,很多人都是从被施暴者逐渐变成施暴者。即便在儿童群体之间,也存在相互性侵的恶劣行径。

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促成了“恋童镇”的恶性循环?专家分析称,罗伯恩镇盛产社会蛀虫,高达80%的居民都靠福利和救济金度日,思想堕落、不思进取。得到福利金后,他们的常规消费就是买酒、买春和买毒品,还有人热衷吸毒或赌博。由于缺乏管教和监督,当地的孩子很早就开始“学坏”,比如夜不归宿、溜门撬锁,一些孩子会为获取金钱或毒品而主动从事性交易。专家认为,澳大利亚当局应该切断这种资金供应,将相关福利项目以非现金的形式发放,也许能遏制住这种不良之风。《独立报》称,罗伯恩镇的乱象此前之所以没能得到广泛关注,与其偏远的位置也存在一定关联,“如果这种事发生在珀斯市,可能早就会引起轰动”。▲

猜你喜欢

西澳学龄儿童独立报
招华人小球员 西澳推足球项目助新移民融入
爱尔兰政府发布学龄儿童托管教育计划
奉化市2012—2014年学龄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学龄儿童校内托管看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独立报》停刊“步子有点大”
西澳土着少年入狱率奇高
清涧县辍学儿童逾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