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天说地』冯玉忠

2017-09-19张兰凤

侨园 2017年8期
关键词:战俘营抗战辽宁

文 张兰凤 大 光

『谈天说地』冯玉忠

文 张兰凤 大 光

冯玉忠,辽宁大学前校长,辽宁省人民政府参事,第七、第八、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几十年来,潜心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出版了一批相关著作。

冯玉忠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者和经济学家。虽然他已经85岁高龄,但身板硬朗,思维敏捷,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并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现象发表一些掷地有声、发人深思的观点。7月11日上午,笔者应邀来到冯老先生的家,有幸聆听他对一些问题的独到看法和见解——

向世界多宣传辽宁

今年已经85岁的冯玉忠先生很幽默,他调侃笔者:“你们记录,我喜欢‘谈天说地’……”他说:“今年是‘七七卢沟桥事变’80周年。抗战时期我是儿童团团长,我曾亲眼看见日本‘鬼子’杀害中国人,国家不强大就要被人欺负,这是血的教训。我认为,我们的抗战文化要认真加以挖掘、整理和研究。值得我们骄傲的是,辽宁有一批专门研究抗战历史的专家和有关抗战时期的文物。这是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要利用好。我的建议是,应通过宣传包括盟军战俘营等旧址向世界宣传我们辽宁,尤其应该邀请那些曾被囚禁在盟军战俘营的后代来战俘营参观,来看看今天的辽宁。”

冯老很严肃地指出,在研究抗战历史时应该本着“尊民、尊史、尊权”的原则,实事求是,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要人为地割裂历史,不要以道听途说来“戏说”历史,更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篡改历史。

远离“暴力语言”

冯老曾在大学执教多年,他对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嗤之以鼻。他说,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我们的物质文明已经很丰富了,但精神文明建设却很滞后。比如现在央视经常播出的“出国文明行为提示”,那里面总结了许多国人出国后的不文明行为,包括大声喧哗、服装不整、乱刻乱画、行为不端等等。国人这样“不拘小节”不仅影响到自己的形象,也严重损坏了中国人的形象。个人行为的“因小失大”,是对国家的巨大伤害。

冯老话锋一转说道,目前我们还有一个“习以为常”的坏毛病,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它的危害程度,那就是“暴力语言”。比如我们随时都能看见的“禁止攀爬”“禁止停车”“禁止大小便”,还有通知停水、通知停电等等。应该说,发布禁止和通知的人,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作为现代社会,只有政府有权使用“禁止什么”“不准什么”,作为企业和一般单位,是没有权利向其他人发布“禁止什么”“不准什么”的。如果发布了,就是“暴力语言”。为什么就不能使用“请勿什么”,或者“请您移步台下”等类似的文明用语呢?通知停水为什么不用“敬告停水”呢?语言的作用是伟大的,中国的汉语博大精深,恰如其分地使用好祖国的汉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冯老突然站起身子,气愤地说:“有一个省曾刷出这样吓人的标语:‘多生一个,让你全家灭亡。’”冯老指出,多么无知、暴力的语言啊。可怕的不是没有文化,而是对此习以为常的冷漠态度。

冯老最后说:“我们的社会在一天天进步,应该抛弃那些暴力的、腐败的语言,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战俘营抗战辽宁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匍匐在污泥中的和平天使,你恐惧什么?
战俘营里的『圣诞老人』
辽宁舰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永恒的历史
抗战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