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窝里横”的孩子成为窝囊废

2017-09-18月下客

家人 2017年9期
关键词:姥姥家人小朋友

月下客

5岁的嘉嘉是小区里有名的小暖男,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时懂得谦让,说话时细声细语,大家见面便夸:“嘉嘉这孩子真乖!”

嘉嘉妈妈忍不住摸着他的头说:“在家里脾气可大得很,是个典型的‘窝里横。”嘉嘉皱了眉头,凶巴巴地把妈妈的手甩开,这“窝里横”的态度还真是可见一斑。

有些孩子就是这样,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在同学面前不争不抢,回到家却完全变了一个人:肆无忌惮地和父母顶嘴;不高兴了就乱发脾气;目中无人,唯我独尊,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对长辈呼来喝去。

家里家外“两面派”,父母们都对这种孩子感到头痛。

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养出“窝里横”的孩子呢?

父母也是“窝里横”

邻居张先生,对外总是笑脸相迎,一副温文尔雅的姿态。邻里之间互相帮个忙他都特别热情,但是关上门的时候,我们经常能听到他和妻子间大声地争吵,也经常听到他不耐烦地训斥孩子,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他判若两人。

他的儿子糯糯像极了他,在外人面前听话乖顺,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对自己的父母却经常大呼小叫。

家是孩子第一个人际交往和情绪训练的课堂与实验室。如果父母本身就喜欢“窝里横”,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从家长身上得到暗示——我们在外人面前是需要收敛情绪的,但是在家里就可以肆无忌惮,反正家人也不能把我們怎么样。

老人无条件地宠溺孩子

在这种家庭里面,老人喜欢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凡事以孩子为中心。年轻人要是训斥孩子,老人会维护,特别见不得孩子吵闹、发脾气。久而久之,在这种家庭里成长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可以在家里做主。

我朋友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老人,她对自己的小外孙百般宠爱。晚上10点孩子该睡觉了却要吃橘子,老人家穿上衣服就去楼下的便利店买,说什么都要让孩子吃上。

但是小外孙好像并不把姥姥当回事,经常命令姥姥做这做那,对姥姥毫不尊重。家人教育孩子要尊老,姥姥还不愿意,说小孩子懂什么,然后继续对孩子的“不尊重”甘之如饴。这就给了孩子“正面激励”,促使孩子在自己面前横行霸道。

孩子社交少,经常宅在家

很多家长比较宅,喜欢把孩子圈在家里,孩子习惯了在家里被照顾、被宠爱的状态,到了陌生的环境会变得无所适从。

在小区,一些小朋友,常年不下楼,突然出来玩,会远远地站在旁边,不敢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但是他们又很想引起他人的注意,就通过大声地呵斥父母,和家人打打闹闹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这种“窝里横”是因为孩子不懂如何融入新环境,产生了退缩和畏惧的心理,便将无法输出的情绪能量反馈到自己家人那里,导致孩子在外人面前不苟言笑,在家长面前大呼小叫。

所以,孩子“窝里横”并非本性,而是后天养成的“习惯”。是不恰当的家庭环境和外界刺激导致了孩子“窝里横”。身为父母,一定要反省。

孩子“窝里横”,我们该怎么办?

孩子之所以在比较亲近的人面前性格乖张,是因为他们内心脆弱无力。

“窝里横”的孩子内心通常有两种对应的能量,即“控制型父母”和“顺从型儿童”,这都是孩子在后天成长的环境中逐渐习得的。当他们遇到控制、打压、管束的时候,内心是脆弱无力,无法反抗的,这时他们就会用“服从”“顺从”这样的方式去应对。久而久之,他们内心也有了“控制”别人的行为模式和力量。

当他们在一定环境下,不得不处于“顺从型儿童”的状态,就会在心中积压大量的坏情绪和压力。这种压力必须通过一个安全的渠道释放出来。他们选择的渠道往往就是自己的家人。而且,同样是家人,孩子通常会选择那些好欺负的、脾气比较好的亲人来发泄自己的坏情绪,以保证自己不会受到伤害。

不希望孩子继续“窝里横”,我们必须结合内外因来综合改善。

不要“以爱之名”控制孩子

父母都爱孩子,但爱不等同于控制,而是要尊重孩子的生命个体和意愿。

控制型父母最爱说的3句话:“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要是不……我就……”“我都是为了你好!”如果你经常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可要小心啦!你正在经常性地限制孩子的自发行为,要求孩子按照你希望的方式去做事。

这些限制和掌控,都是给孩子积蓄“控制性”能量的过程。积压的多了,孩子势必会寻找发泄的出口。所以如果下次再想说这3句话,不妨用其他句子做替换。

举个例子,比如饭菜已经上桌了,孩子还坐在电视机前,怎么叫也不过来。这时候可以说:“怎么不过来吃饭,动画片很好看吗?”——共情,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你要再看多久?”——让孩子自己把控时间。“这个动画片还很长,看完饭菜都凉了怎么办?”——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对孩子的恶劣态度说“不”

当孩子在家长面前第一次表现出“蛮横”的态度时就要引起注意。要非常明确地告诉Ta,这种方式是不对的,是不被允许的。同时,要教会Ta如何正确地释放压力。

我的一个朋友是恩威并施的典范。她的女儿有一次因为拼不好乐高玩具,对外婆大发雷霆。妈妈一瞪眼,严肃地说:“谁允许你跟姥姥这么说话的?马上跟姥姥道歉!”

孩子道歉后,她又抱起孩子,说:“你插不好玩具是不是很生气?但是生气了也不能对别人发脾气,妈妈对你发脾气时你不是很伤心吗,你对姥姥发脾气,姥姥也会伤心的。”

让孩子学会用“焦急”“伤心”“恐惧”这样的形容词来给当时的心情起个名字,帮他们找到自己暴躁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鼓励他们说出是什么样的事情,引发了这样的感受。

培养孩子的“社交商”

我们该怎样对待他人?他人如何看待我们以及我们该如何回应?人际互动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越来越重要。

所以要经常带孩子出去玩,鼓励孩子与同龄人接触,让他们走进自己的小社会。遇到陌生的小朋友时,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孩子,主动和他们打招呼,主动参与他们的游戏。孩子看在眼里,就会模仿着你的行为去做,慢慢地他们就会有与人交往的自信。

父母对家人的态度,要和社交场合中保持一致。对家里的老人要毕恭毕敬,对另一半要体贴有加。即使夫妻之间有矛盾,也尽量通过沟通的方式化解,而不是动不动就歇斯底里地吵架。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要把最有爱的一面给自己最在乎的人,而不是最坏的脾气。

孩子“窝里横”,并非人之常情,家长要反省,要补救,不要让孩子养成那种“对陌生人太客气,对家人太苛刻“的习惯。否则,孩子小时候,发泄的对象是家长,长大后,发泄的对象就是伴侣,是孩子。这将影响孩子未来的亲密关系,对爱Ta的人何其不公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姥姥家人小朋友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雪姥姥
八旬姥姥活得美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