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水土保持的公园景观绿化措施设计
——以房山区琉璃河湿地公园(大石河段)为例

2017-09-18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9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绿化公园

刘 婕

(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北京 102488)

基于水土保持的公园景观绿化措施设计
——以房山区琉璃河湿地公园(大石河段)为例

刘 婕

(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北京 102488)

植物措施设计;水土保持;生态治理

以房山区琉璃河湿地公园建设工程为例,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当地特点,制定了景观绿化措施设计的总体构思,以琉璃河生态为依托,通过分析琉璃河公园的现状景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特点,对其进行区域功能划分,即分成科普保育区、滨水休闲区、水上活动区、田园风光区,再贯穿生态治理、人水和谐的理念,对各区域合理布设植物绿化措施,最终打造集燕都文化、漕运文化、农业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工程建设完成后对当地的水土保持有着重要的作用。

1 项目概况

琉璃河湿地公园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西北,总占地面积528.6 hm2,起于琉璃河镇洄城村大石河河道内,止于琉璃河镇兴礼村琉陶路大石河河道内,全长约10.6 km,涉及房山区大石河及其支沟白草洼沟等多条水系。

大石河发源于房山区百花山南麓堂上村西,总流域面积1 280 km2,在北京市境内流域面积1 250 km2。目前大石河主河槽过窄,水质较差,河岸两侧堆积有大量生活垃圾;区段内植物品种单一,夏季只有花色单一的荷花和野生的芦苇等,景观效果差,冬季河岸两侧土地裸露,水土流失严重。为改善河流现状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同时满足人们对景观功能的需求,建设京西南绿色屏障,根据水土保持的要求及北京市总体规划,当地政府将以大石河流域为核心,建设北京琉璃河湿地公园,将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有机结合,打造人水和谐、宜居宜游的城市湿地景观环境。

2 水土保持景观绿化设计

2.1 总体布局

根据功能布局与环境结构分析,将琉璃河湿地公园进行了区域划分,共分为四区十六景(见图1),具体景观分区为:A区——科普保育区,包括花屿双泉、四桥烟雨、平湖秋月、映水兰香、荷蒲薰风、长堤春柳6个景点;B区——滨水休闲区,包括古桥观翼、浩繁漕运、囿有见杏、音韵渔港4个景点;C区——水上活动区,包括蒹葭苍苍、鱼潜岱屿、方壶吹笙3个景点;D区——田园风光区,包括瀛洲锦簇、芃芃其麦、芦洲观鸠3个景点。

湿地十六景:①花屿双泉;②四桥烟雨;③平湖秋月;④映水 兰香;⑤荷蒲薰风;⑥长堤春柳;⑦古桥观翼;⑧浩繁漕运;⑨囿有见杏;⑩音韵渔港;蒹葭苍苍;鱼潜岱屿;方壶吹笙;瀛洲锦簇;芃芃其麦;芦洲观鸠

图1 琉璃河湿地公园功能分区

2.2 设计定位及景观内容

分析琉璃河湿地公园所处琉璃河镇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特点,结合大石河的现状情况,将本次工程景观设计定位为“借千年圣聚燕都城,创十里圣水琉璃河,打造燕都大遗址湿地公园”。

按照工程与植物相结合、生态与景观相结合的原则,本次工程涉及的水土保持景观措施有生态护坡、景观绿化,笔者着重对景观绿化措施进行研究论述。

2.3 景观绿化措施设计

宣传的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没有贴近社会、紧扣时代脉搏;宣传形式单调化、形式化、表面化,宣传方式呆板单一,缺少创新和亮点,喜闻乐见的方法不够多。如一些单位一搞宣传活动,就摆几张桌子,拉几条横幅,放一段视频,发几张资料,贴几张海报等,缺乏新鲜的、富有趣味、易于为群众接受的新形式、新花样,不少老百姓对此熟视无睹,毫无参与兴趣,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2.3.1 设计原则

项目区内现有植物种类较少、层次单一,为丰富植物景观绿化效果和层次,需要增加常绿树种、彩叶树种、花灌木及林下地被等,同时注重植物四季景观的变化。具体植物景观绿化设计原则为:①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植物;②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丰富植物品种,建设乔、灌、地被复层立体结构,增加林木垂直郁闭度,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③注重四季景观,增加适宜的地被植物品种和数量;④注重植物品种与绿地功能设置的一致性,在不同功能区内配植相应视觉效果的植物;⑤植物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发挥生态效益。

2.3.2 植物种植技术要点

(1)树种选择。注意种苗质量,选择一级苗木,乔木要求树干通直,灌木要求树冠完整,树形整齐一致;所有苗木要求树冠丰满,不失水分;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枝条、树干、根系无机械损伤;土球苗不散坨,裸根苗不伤主根;植物种子质量要求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2)种植规格。严格按照种植设计规格进行种植,种植密度按植物名录表标注的说明实施;栽植穴为圆柱形,要求坑正壁直,一般针叶树栽植穴规格为直径130 cm、深90 cm,落叶乔木栽植穴规格为直径80 cm、深60 cm,灌木栽植穴规格为直径60 cm、深40 cm。

(3)种子处理及播种前整地。播种前,一方面,种子要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毒感染,并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促进播种后种子早日发芽出土;另一方面,要细致整地,要求土壤细碎,没有大粒土块;同时还要进行种子发芽试验,以便根据发芽率确定播种量。

(4)种植方法。栽植苗木要求采取“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防止栽植后土壤漏风和苗木窝根。苗木栽植后要修埂,埂高20 cm,并浇透定根水,浇水后覆土保墒。

(5)抚育管理。植物种植后要加强抚育管理,干旱时适时适量浇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涝,深秋上冻前要浇上冻水;对风口处高大树苗要绑缚支撑杆,防止树苗倒伏;并要适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病虫害。

2.3.3 各景观分区种植方案

从《诗经》等古诗歌中抽取植物文化元素,按园区结构打造分区植物景观,以观光休闲为主要功能,同时注重发挥植被的生态功能,以达到涵养水源、稳定生态系统的作用。

A区——科普保育区。为满足河道的行洪要求和景观效果,河道堤顶路之间的区域,植被以水生、湿生植物为主,大面积块状种植,种类有荷花、芦苇、菖蒲、千屈菜、藻类等。在堤顶路周边及外围的植物涵养区域,以大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复式种植结构为主,乔木品种主要采用北京乡土树种,如国槐、悬铃木、毛白杨、雪松、旱柳、金枝国槐、西府海棠、白玉兰、垂柳、栾树、白蜡、五角枫等,林下采用灌草结合方式种植,其中灌木树种选用金银木、丁香,草种选用野牛草、麦冬等。

B区——滨水休闲区。桥头区以荻、小兔子狼尾草、紫穗狼尾草等观赏草为基调,搭配马蔺、千屈菜、波斯菊等乡村花草,烘托古石桥的历史氛围,营造入口区热闹缤纷的景观;中央预留约7 000 m2的蒲公英草坪,体现天然野趣,可供游人嬉戏休憩。河滩区分为三个主题:西段种植大片金鸡菊,与对岸的千屈菜形成黄紫对比,可站在古桥上远眺花海,也可以在花海中漫步;中段种植白茅,其水陆两栖,适应性强,花穗银白,在风中摇曳,颇具诗意,是拍照和露营的绝佳特色场所;东段种植委陵菜,如水边的草坪,让人视线开阔,心旷神怡。滨水驳岸以芦苇、香蒲、水葱间隔种植,时而是高挺的水生植物夹岸,时而是低矮的草坡入水,行船时两岸植物交错变化,高高低低,步移景异。堤顶路现状树木尽可能保留,在此基础之上添加山杏以增添春色,提高油松、侧柏等常绿树种的比例以增加冬季绿色。

C区——水上活动区。结合开阔的大水面,配植丰富的植物群落。中心岛屿以野花组合为主,打造花岛景观,以乔灌木零星点缀,主要为馒头柳、绦柳;西南是以大片的芦苇荡和条带栽植的观赏草为特色的“蒹葭苍苍”;西北是由成片的稻田和草花组成的花溪梯田景观;东北以流线型栽植的蓝紫色宿根花卉为特色,形成浪漫花园;东南则是主要活动区域,植物景观类型丰富,其中以芳香植物为重点。乔灌木主要集中在堤顶路附近及红线外的主入口、停车场等区域,主要品种有绦柳、白蜡、五角枫、油松、北美海棠、山杏、天目琼花等。

D区——田园风光区。以大片农田、花田为主要植物景观,仅在入口、儿童活动场地等局部节点设计乔灌木。对于堤顶路上的现状杨树予以保留,局部补充种植杨树或柳树,使堤顶路形成连续的绿带;对于新堤外围部分,补充种植乔灌木,形成以桃树、柳树为特色的外围景观区,水岸边局部种植千屈菜、芦苇等,丰富水岸植物景观。

3 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意义

项目建设完成后,绿化植物通过对水分的吸收、蒸腾、滞流,对区域的水分运动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调节降水、蒸发、径流和土壤水分,进而影响其他生态系统的水分运动和陆地水系的水量、水质变化。

植被种植可以改变附近的风速分布,降低风速、风能,减少土壤风蚀,有效固土;植被冠层和枯枝落叶层可以减轻雨滴溅蚀并拦截部分降水,有缓滞、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地表土壤破坏,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树种选择及布设的针对性,使得项目造林比一般的造林效果更好,生物多样性得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

植物措施还可以净化空气,通过阻挡、过滤和吸收作用,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的浓度,通过滞留、附着、黏附3种途径减少大气中的粉尘和微粒(PM2.5等),对于当下易发的雾霾天气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责任编辑 徐素霞)

S157.2

A

1000-0941(2017)09-0040-03

刘婕(1988—),女,内蒙古乌海市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程设计等工作。

2017-02-15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绿化公园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朱屺瞻《绿化都市》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在公园里玩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一见如故
绿化贪官“吃”工程不嫌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