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肿瘤护理亚专科建设和亚专科护士培养的模式构建与应用

2017-09-16俞静娴周海英朱英娥肖文洁刘玉静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梯队专科护士

俞静娴,周海英,朱英娥,魏 黎,肖文洁,赵 懿,方 芳,刘玉静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032)

肝肿瘤护理亚专科建设和亚专科护士培养的模式构建与应用

俞静娴,周海英,朱英娥,魏 黎,肖文洁,赵 懿,方 芳,刘玉静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032)

肝肿瘤中心护理亚专科建设以打造专科品牌、加强专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促进护理科研为目标,构建亚专科护士培养的模式,为亚专科团队成员搭建自我成长的空间,全方位地提升了亚专科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管理沟通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该模式在肝肿瘤中心的应用与实践,提供了护理亚专科建设和亚专科护士培养可借鉴的经验。

亚专科建设;亚专科护士;模式构建;肝肿瘤护理

随着专科护理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高质量的专科护理人才是推动护理事业发展的原动力,一个优秀的专科护理团队成为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源泉[1]。《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中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为全国培养2.5万名临床专科护士的发展目标[2]。为此,肝肿瘤中心依托肝癌研究所的平台,构建了以不同疾病治疗手段为分类的亚专科护理组,以打造专科品牌、加强专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促进护理科研为目标,选拔和培养亚专科护士,希望全方位提升肝肿瘤护理团队的专科护理能力、管理沟通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同时为亚专科建设和亚专科护士培养提供有效的参考模式,促进护理向专科化的方向迈进。现将该模式的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 亚专科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亚专科建设从团队组建、亚专科护士选拔和培训、亚专科护理实践,护理科研开展等方面进行。

1.1 组建亚专科护理组

为使在专科护士某个亚专科领域积累更多的经验,组建以不同疾病治疗手段分类的亚专科护理组,是我院肝肿瘤中心在护理专业领域推行的新举措。根据专科特点,分别组建了转移性肝癌护理、肝移植患者术后长期管理、肝肿瘤介入护理三个亚专科组,由3位相关病区的资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亚专科的建设和发展。

1.1.1 起草建设方案

团队建设方案以梯队形式打造团队构架,整个梯队分为三层,将不同梯队录入标准、梯队准入基本条件公示,在整个肝肿瘤中心动员,使符合要求的护士自愿申请,共同建设亚专科护理团队。

表1 三阶梯亚专科护士人数构成

1.1.2 招募亚专科护理团队成员

依据建设方案中的梯队录入标准、梯队准入基本条件为标准,并且对符合要求护士进行个人意愿征求,以双向意愿共同达成为基础,招募亚专科护理团队成员。

1.1.3 筛选亚专科护理团队阶梯成员

依据亚专科护理团队梯队要求通过自荐擂台竞选、护理团队成员对工作表现互评、临床实践能力评定等综合条件对招募人员进一步筛选,确定不同梯队相应的护士人选。第一梯队的亚专科护士要求本科室工作经验>5年、本科学历及以上、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有静疗专科护士、肿瘤专科护士资质优先纳入。第二梯队的亚专科护士要求本科室工作经验>3年、本科学历及以上、护师及以上职称;第三梯队的亚专科护士要求本科室工作经验>2年、本科在读及以上学历、参加临床工作满3年。

1.1.4 制定亚专科护士工作说明书

起草亚专科护士的工作说明书,包括工作描述、工作规范两部分。工作描述用书面形式对不同梯队护士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关系与工作环境等加以规范和描述。工作规范即岗位标准、任职资格,均加以明确,做到有章可循。

1.2 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

1.2.1编制亚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

规范化培训手册包括总则、指导思想、培训对象、实施方案、培训方法、培训内容、考核要求等方面。

1.2.2 制定亚专科护士培训计划表

亚专科护士培训计划表依据亚专科对于专病、专科的培训特点,为不同阶梯的护士设立了不同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牵涉专科理论、临床实践、技术操作等不同方面,要求不同阶梯护士完成自己相应的培训。培训形式以专家面授和网络学习相结合,专家面授每月开课1次。此外,提供针对各亚专科领域的外出培训和进修深造的机会,安排参加学术会议。同时,第一梯队的亚专科护士通过授课、病例分析、微信平台等方式为第二、第三梯队的亚专科护士提供知识和支持。

1.3 医护联合门诊与护患交流

亚专科护士随同医生参与查房与随访门诊,实时掌握患者存在护理重点及难点,及时指导和支持临床低年资护士,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个性化的疾病指导并完成患者相关信息的搜集。

1.3.1 建立患者个案资料管理 肝移植亚专科为每个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制作诊疗计划表,完整地记录患者所有诊疗过程,方便患者就医;督促患者定期复诊,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1.3.2 建立护患微信交流群 定时地推送有关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术后饮食、活动、用药、并发症预防等健康知识。患者和家属有问题可以在线咨询,每日安排亚专科护士在线回答有关疾病护理方面的咨询问题,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提高肝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1.4 多学科合作

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诊疗模式是2个以上的相关学科组成固定的工作组,一般包括多个学科的专家,形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种疾病或系统疾病进行定期定时的临床讨论会,提出临床治疗方案[3]。为了给患者制定最合适有效的诊疗护理方案,联合多学科力量,组建了肝移植患者术后管理MDT,MDT使患者得到了一站式的医疗护理服务,减少往返于多学科之间,获得了全面、合理、适宜的诊疗护理方案。成立至今已为6位疑难患者提供了个性化诊疗护理方案并实施。对90例肝移植出院患者提供了延续性护理。

1.5 科学研究

蒋莉莉等[4]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确立了专科护士工作范围,包括4个主要内容:临床实践、管理、教育、科研,因此,各亚专科护理组非常重视亚专科护士科研能力的培养,亚专科护士均参加不同的科研项目组,中心依托澳大利亚JBI循证护理中心,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的指导,开展循证护理科研课题“肝癌患者禁食禁饮的循证实践”,不断探索改善患者结局指标的优质护理方案。

1.6 国内外合作交流

亚专科接待国内外不同国家、地区参访团如:伊朗卫生部、荷兰maastricot大学附院,新加坡总院,美国Rush大学医学中心、台湾、江西、广西等,进行医疗、护理心得交流,得到了高度肯定和赞赏。亚专科护士积极参加国内会议,参访院外的专科护理基地,参与静疗、肿瘤工作坊的学习。

1.7 参与科普教育

各亚专科借助媒体宣传、科普讲座、设计科普教育栏,全方位的传播科普知识。目前已经完成“造口相关健康教育”、“肺切除术后呼吸功能锻炼”、“PICC健康宣教”等科普专栏并录制各种宣教视频。

2 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2.1 制度保障

为了保证各护理亚专科的有效运转,中心完善了相应的保障制度,如亚专科护士工作职责、团队成员分工与职责、MDT会诊流程等,从而确保了亚专科工作的有序进行。

2.2 经费保障

在亚专科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关经费,如学术交流费、培训费、资料费等,我院护理部为每个亚专科建立了亚专科发展专项基金,为亚专科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3 模式运行成效

3.1 科研成果

通过亚专科建设1年,亚护理团队成员撰写相关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8篇;修订护理常规3本,内容涉及肝肿瘤外科护理、肝肿瘤内科护理、肝移植护理;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与院、校课题4项。获得了第三届护理器具创新四等奖、上海市医务工会“星光计划”优秀项目鼓励奖、第二十八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铜奖等多项奖项。

3.2 能力提升

亚专科护士在指导临床护士实践,带教新护士和实习护士,参加各种院内外的授课、协助护士长质量管理等过程中,提升了沟通、教学、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

3.3 社会效益

护理亚专科工作开展以来,获得了病患、医生、科室主任一致好评,从护士人才培养,护理常规改进及延续性护理拓展多方面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明显提升了科室的护理质量分及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学术影响力,成效显著。

3.4 经济效益

通过多学科的协作,护理质量的提升,促进患者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快了床位的周转率和使用率;2016年完成肝脏手术4000余例,肝介入手术4700余例,肝移植手术160余例,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4 讨 论

4.1 护理亚专科建设提升护士专业能力

通过护理亚专科建设使护理向精细化和专业化聚焦,使亚专科护士积累丰富的亚专科临床经验,全方位提升了护理实践、教学、管理、科研综合能力,使其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更大的成绩。此外,该模式的运行还大大提升了亚专科护士的自我发展意识,参与式管理工作模式有助于护士构建良好的自我价值观,更好地适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职业认同感[5],促进护士主动学习,不断自我完善。特别是来自医生对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及成就的认可,使其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找到自我实现和职业发展的机会[6]。

4.2 促进了医院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在亚专科建设过程中,借助网络平台、健康讲座、医护联合门诊等方式,加强了医护患之间的沟通,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对亚专科的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专科护士团队仍在不断探索阶段,希望通过亚专科建设推动亚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管理,做到人尽其才,提高亚专科护士的综合能力,建设优秀的亚专科团队,促进亚专科更好的发展。

[1] 薛 梅,陈蓉秀,孟宝珍.加强专科护士培养,提升护理服务水平[J].中华护理教育,2011,8(2):92-93.

[2] 陈桂英.建立院内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长效机制.中国护理管理,2015,15(3):267-268.

[3] MARTIN C L,RUBLE D N,SZKRYBALO J.Cognitive the-ories of early gender development[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2,128(6):903-933.

[4] 蒋莉莉,阮 洪,姜 虹.明确麻醉专科护士工作范围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3):408-411.

[5] 杨晓春,徐鑫芬,骆 宏,等.构建磁性医院支持性护理工作环境的探索和体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8):603-605.

[6] Negishi K,Asahara K,Yanai H.Developing a professional identity scale:identifying factors related to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government-employed public health nurses[J].Japa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0,57(1):27-38.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2

B

ISSN.2096-2479.2017.34.195.02

猜你喜欢

梯队专科护士
国庆70周年阅兵式空中梯队解读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基于李代数sl(m+1,R)的多分量扰动AKNS孤子梯队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