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汀县森林资源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

2017-09-15刘丹萍何中声刘昌营

福建林业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林种长汀县长汀

刘丹萍,何中声,刘昌营

(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长汀县林业局,福建 长汀 366300)

长汀县森林资源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

刘丹萍1,何中声1,刘昌营2

(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长汀县林业局,福建 长汀 366300)

根据福建省长汀县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及2007—2014年度森林资源建档资料,分析长汀县2007—2014年度森林资源动态的变化,探讨长汀县森林资源质量有效提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8 a间长汀县林地面积总体呈现先升后降趋势,林木总蓄积量、各林种蓄积量、各树种蓄积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均为上升趋势。政策驱动、经济驱动、科技驱动使得长汀县森林资源得到稳步提升。

森林资源;驱动因素;长汀县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了解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指导区域林业生产,提高环境质量的依据[1]。森林生态系统最佳功能的发挥,不仅依赖于森林资源数量,更取决于森林资源质量,森林资源量与质的保证是森林生态系统发挥生态、社会、经济等多种效益的基础[2]。为有效掌握长汀县森林资源变化动态,科学分析和评估森林经营措施,笔者通过分析2007—2014年长汀县森林资源动态趋势,探讨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旨在为长汀县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长汀县隶属福建省龙岩市,地处福建西部山区,坐落于武夷山脉南麓。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全县土地面积为31.10万hm2,其中林地面积为25.89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3.25%,是福建省重点林区县之一。2006年,国家林业局公布长汀县为全国100个经济林示范县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9.4%,居福建省第7位。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硕的林地资源为建设稳定的林业生态安全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谐的林业生态人居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3]。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依据福建省林业厅2006年5月制定的《福建省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及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定》,根据长汀县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及2007—2014年度森林资源建档资料进行统计。

2.2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采用Excel进行处理,提取相关数据(林地面积、林木蓄积量、各林种蓄积量等),绘制森林资源散点图,并分析长汀县森林资源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

图1 长汀县林地面积动态变化趋势

图2 林木蓄积量变化趋势

3 长汀县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图3 各林种蓄积量变化趋势

3.1 长汀县林地面积动态变化趋势

2007—2014年长汀县林地面积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图1)。长汀县2007年林地面积为26.01万hm2,随后3 a林地面积稳步上升,2009—2010年林地面积达到峰值,为26.06万hm2,随后林地面积出现下降趋势,至2014年林地面积为25.89万hm2。

3.2 林木总蓄积量动态变化趋势

2007—2014年长汀县林木蓄积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图2),2007年长汀县林木蓄积量为1197.70万m3;2007—2012年间,林木蓄积量平稳且缓慢增加;在2012—2013年间,林木蓄积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原因在于长汀县自2013年起将散生木、四旁树蓄积量进行统计归类,而2013年以前尚未统计此类蓄积量,因此蓄积量与2012年前相比呈现大幅度上升;随后林木总蓄积量呈缓慢上升趋势,2014年林木蓄积量达到2052.08万m3,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71.3%。

3.3 各林种(亚林种)蓄积量动态变化趋势

3.3.1 各林种蓄积量变化趋势 2007—2014年长汀县各林种蓄积量整体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图3)。近熟林、成过熟林蓄积量呈上升趋势,幼龄林、中龄林蓄积量呈缓慢下降趋势。2007年,各林种、树种蓄积总量为1012.95万m3,中龄林所占比重最大,幼龄林所占比重最小。2007—2014年间,幼龄林蓄积量基本保持不变;中龄林蓄积量在2008年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降;而近熟林、成过熟林蓄积量不断增加,尤其成过熟林呈快速上升趋势。可见,在这期间,幼龄林与中龄林不断生长,逐渐向近熟林、成过熟林过渡,森林资源质量呈上升趋势。

3.3.2 各亚林种蓄积量变化趋势 2007—2014年长汀县林分各亚林种蓄积量呈上升趋势。2007年生态林总蓄积量为252.34万m3,其中防护林有146.35万m3,占生态林总蓄积量的58%;特用林有105.9943万m3,占生态林总蓄积量的42%。2014年生态林总蓄积量增长到436.19万m3,其中防护林为244.36万m3,占生态林总蓄积量的56%;特用林有191.82万m3,占生态林总蓄积量的44%。

3.4 各树种蓄积量动态变化趋势

2007—2014年长汀县各树种蓄积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表1)。2007年杉木蓄积量为217.49万m3,马尾松、阔叶树、桉树蓄积量分别为624.38、170.04、1.05万m3。2007—2012年间,各树种蓄积量均平缓增加;2014年时,各树种蓄积量上升趋势加快,其中杉木蓄积量达318.02万m3,马尾松达846.75万m3,阔叶树达373.38万m3,桉树达8.67万m3。各树种蓄积量的增加表明长汀县大力发展造林绿化取得了较好成效。

桉树蓄积量所占比例较小,因桉树在长汀种植数量较少,首先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多数品种为热带树种,耐高温却较难忍受寒冷,长汀县位于福建西部,冬天温度较低,历史上曾出现过-7 ℃的最低温度,许多桉树无法适应如此低温环境,因此难以成活。其次,桉树生长速度很快,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肥,大面积种植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而长汀曾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需更加注重水土的保持与防治,因此桉树种植数量相对较少。

3.5 单位面积蓄积量动态变化趋势

2007—2014年间长汀县林地面积总体趋势是下降的,而林木总蓄积量呈上升趋势,表明8 a来长汀县林地面积下降,林木蓄积量增加,长汀县森林单位面积的蓄积量呈上升趋势(图4),进一步说明林业科技在推动当地林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1 各树种蓄积量动态变化趋势 万m3

图4 单位面积蓄积量动态变化趋势

4 长汀县森林资源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4.1 政策驱动加速水土流失治理

国家高度重视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将长汀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县,政府积极跟进政策,助推林业生态建设国家[4]。长汀县通过封山育林使林分植被种类增多,生物多样性增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森林病虫害减轻,林分质量提高,从而有效提高了森林蓄积量。

随着人口密度增长,人为砍柴、炼山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汀县在2000年提出对水土流失区域实行封山育林与禁止采伐[5]。制作并启用封山牌122块,对全县护林员展开专业培训[6]。抓实封山造林,严防森林火灾,保证森林资源质量得到逐步提升。另外,长汀县近年来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实行森林生态修复和树种结构调整,主导多种阔叶树、珍贵树与彩化树,营造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4],提高森林覆盖率与森林蓄积量,提升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多元化模式与人性化补助并行,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效果,促进森林资源有效提升。长汀县针对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状况等因素,提出一系列创新高效的治理方案。采取政府、农民、社区、企业共同治理的多元化模式,提出“谁治理谁受益”等政策,主动为农民提供种苗和肥料补贴,减免税费和沼气补助等[7]。同时,10余年采取小流域、坡耕地、崩岗等综合治理形式,结合“林—草—牧—沼—果”治理兼发展模式[3],加速植被恢复,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区域林分质量与森林蓄积量稳步提升。

4.2 经济驱动“长汀特色”林业发展

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帮助农民发家致富。长汀县近年来实施油茶生产发展项目、革命基点村等毛竹丰产示范工程,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与花卉苗木等绿色产业,建成丰产竹林基地2.47万hm2、油茶林基地4000万hm2,2013年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6亿元,林农收入与森林资源总量得到有效提高[4]。

积极发展开放性生态旅游。近年来,长汀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在水土保持基础上,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森林生态旅游相结合[8],实现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长汀县围绕汀江“一江两岸”,构建城区绿化系统,同时,陆续向游客推出多处生态旅游景点,依靠自然、生态与人文资源优势,开展森林旅游业,积极提升长汀生态旅游品牌。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减少由于制度限制与百姓们“靠山致富”的欲望冲突,有效避免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4.3 科技驱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长汀县积极引进相关领域专家,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长汀县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并在长汀县河田镇成立了全国首家水土保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立南方水土保持研究院等研究平台为提升水土治理提供智力支持[7]。目前,马尾松纯林或以马尾松为优势树种的林地面积占全县有林地面积一半以上,导致树种结构较单一,水源涵养能力低,造成森林生态平衡失调,易发生病虫害和火灾。采用RS与GIS技术可为森林火灾、病虫害防治、荒漠化防治提供准确预判,有效提升当地林业科技水平[9]。同时,积极引进新兴技术,有效带动当地林业发展。科学培育种苗能够提高苗木成活率与生长质量;3S技术应用使林业精准化、信息化、智能化;二类调查中利用无人机、GPS定位等技术进行林业数据的精确获取,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保障长汀县生态安全建设。

[1]贾忠奎,马履一,徐程扬,等.北京市森林资源动态及可持续经营对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3):30-36.

[2]石春娜,王立群.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变化及现状分析[J].林业科学,2009,45(11):90-97.

[3]长汀县林业局.2012—2015年长汀县林业生态建设规划[Z].长汀,2015:1-53.

[4]长汀县林业局.长汀县林业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情况汇报[Z].2014:1-10.

[5]陈雷.全面总结推广长汀经验 扎实做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N].闽西日报,2012-05-19(01).

[6]长汀县林业局.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森林长汀[Z].长汀,2012:1-6.

[7]兰思仁,戴永务.生态文明时代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战略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6(2):1-4.

[8]刘昌营.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区村镇绿化示范工程设计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4):191-192.

[9]陈烨,崔文霞.浅谈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J].新疆林业,2008(6):5.

Forest Resource Dynamic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Analysis in Changting County

LIU Danping1,HE Zhongsheng1,LIU Changying2

(1.CollegeofForesstry,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350002,Fujian,China; 2.ForestryBureauofChangtingCounty,Changting366300,Fujian,China)

Based on the forest resources inventory statistics and record data of forest resources from 2007 to 2014 in Changting County,Fujian Province,the dynamic changes of forest resources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analyzed.Meanwhile,the driving factors for the improving of forest resources quality were explor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total forest areas showed a trend of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the total forest stock volume,forest category stock volume,different species stock volume,and forest stock volume per area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during eight years from 2007 to 2014.Policy drive,economic drive,and science-technology drive makes local forest resources steadily improved in Changting County.

forest resource;driving factors;Changting County

10.13428/j.cnki.fjlk.2017.01.022

2016-06-23;

2016-08-0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05051);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1412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01410389008);福建农林大学A类毕业生启动项目(KXML2008A)

刘丹萍(1995—),女,福建长汀人,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本科生,从事林学森林资源保护研究。E-mail:ahuhappiness@qq.com。

何中声(1985—),男,江西九江人,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森林生态学与濒危植物保护研究。E-mail:ahuhappiness@qq.com。

S757.2

A

1002-7351(2017)01-0096-03

猜你喜欢

林种长汀县长汀
长汀县优质烟叶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福建省长汀县鸟类资源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鲁甸震后林业生态恢复对策探究
经过30多年水土流失治理,如今的长汀满目苍翠。
上世纪80年代的长汀
海伦市双河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浅析农田防护林的功效
福建长汀:创新推进基层医改
长汀 龙岩市老促会深入长汀县调研革命基点村精准扶贫
安陆市树种资源现状及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