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09-15

关键词:鸟巢血氧饱和度

高 莹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3)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高 莹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3)

目的 探究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6月出生的新生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新生儿的出生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的新生儿常规性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的新生儿在此基础上施行鸟巢式护理的干预措施。结果 实验组的新生儿体温波动的幅度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并且血氧的饱和度也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新生儿出暖箱的时间、新生儿睡眠时间以及其疼痛评分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新生儿胎便的转黄时间、首次胎便时间以及进奶的增加量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鸟巢式护理加入到新生儿的护理中,可以稳定让内环境,有效地降低低温波动的幅度,并且良好的为新生儿快速的成长打下基础,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新生儿;鸟巢是护理;应用;效果

新生儿时期是人发育并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该阶段人体的体抗力比较差,因此对新生儿加强护理干预的措施就变得尤为重要。本院将鸟巢式护理加入到新生儿的护理中,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6月出生的新生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新生儿的出生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男51例,女39例;胎龄36~42周,平均(39.1±1.5)周;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2.3~4.2 kg,平均(3.2±0.3)kg;其中剖宫产55例,顺产35例。两组新生儿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新生儿常规型的护理方式,包括:待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平稳后将其转入保温箱,使新生儿的头部和颈部下方放置柔软的小毛巾,使新生儿的头部向后的伸展,将床板抬高30°,并严格的按照标准定时定量的进行喂养,每天测定并时刻的观察其体质变化,比如呼吸、血氧的饱和度、心率等等,并做好相关记录。

给予实验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鸟巢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将绒面步做成椭圆形鸟巢的样子,首先进行预热,并保持33℃的温度,再将其在放入暖箱里;并且使新生儿保持侧卧位,使其四肢稍微弯曲,并且保持布卷要与新生儿的背部和臀部紧贴,布卷要充满新生儿的四周,对其松紧度和大小要进行及时的调整,保障新生儿的舒适度;及时的结合新生儿当前的状况来对箱内温度和光线调整,选择较为柔和的光线,并将保温箱定期消毒,每天给新生儿洗澡,在后期涂扑一定量的爽身粉,并保持身体的干燥,在喂养之后对口腔和鼻部进行清理,保持新生儿呼吸道的通常以及口腔粘膜的卫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肠胃功能的建立情况、出暖箱的时间、睡眠时间、疼痛评分、血氧的饱和度以及体温的波动状况。并且对新生儿疼痛的评分要依据新生儿的疼痛量表(NIPS)。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t来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来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以及体温波动对比

实验组的新生儿体温波动的幅度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并且血氧的饱和度也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体温波动对比(±s)

表1 两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体温波动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n 血氧饱和度 体温波动实验组 45 98.46±1.12* 0.27±0.22*对照组 45 93.57±1.76 0.82±0.13

2.2 两组新生儿出暖箱时间、睡眠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对比

实验组的新生儿出暖箱的时间、新生儿睡眠时间以及其疼痛评分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出暖箱时间、睡眠时间、疼痛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新生儿出暖箱时间、睡眠时间、疼痛评分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n 出暖箱时间 睡眠时间 疼痛评分实验组 45 13.15±1.37* 19.78±0.35* 2.22±1.63*对照组 45 17.22±1.46 16.37±0.31 5.12±1.58

2.3 两组新生儿肠胃的功能情况对比

实验组的新生儿胎便的转黄时间、首次胎便时间以及进奶的增加量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肠胃功能情况对比(±s)

表3 两组新生儿肠胃功能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n 进奶量增加 首次胎便时间 胎便转黄时间实验组 45 3.35±1.47 23.76±7.32 58.92±12.43对照组 45 2.12±0.28 25.03±8.14 63.85±13.76

3 讨 论

所谓鸟巢式护理,就是将绒面步做成椭圆形鸟巢的样子在放入暖箱里,使得新生儿在出生以后能够感受到和母体中相似的姿势和体位,有一定固定体位以及抚摸的作用。能够让新生儿增加一定的安全感,并保持一定的舒适感,更好的适应母体之外的环境并且顺利的成长和发育。并且鸟巢式的护理还可以促使新生儿吮吸的动作,使其进奶量有所增加。鸟巢式的护理还帮助新生儿有效的协调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加强其消化和吸收,并且促使分泌出更多的叶酸,使其肠胃活动增强,全面地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将鸟巢式护理加入到新生儿的护理中,可以稳定让内环境,有效地降低低温波动的幅度,并且良好的为新生儿快速的成长打下基础,因此值得在临床汇总应用并推广。

[1] 李玲燕,吴丹丹.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实施效果[J].母婴世界,2016,(12):144.

[2] 劳亚利.鸟巢式护理在88例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4):240-241.

[3] 占利凤,周 璇.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21):220-221.

本文编辑:赵小龙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08.102.02

猜你喜欢

鸟巢血氧饱和度
糖臬之吻
鸟巢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重回鸟巢
鸟巢大作战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