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踝泵运动预防肝硬化患者股静脉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2017-09-15吴桂香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踝泵置管肝硬化

吴桂香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早期踝泵运动预防肝硬化患者股静脉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吴桂香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目的 观察早期踝泵运动预防肝硬化患者股静脉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肝科重症监护室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行股静脉置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除给予常规护理外给予踝泵运动训练。观察两组患者股静脉置管后的7天、14天、21天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踝泵运动能够有效预防肝硬化患者股静脉置管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于肝硬化股静脉置管患者并推广。

踝泵运动;肝硬化;股静脉置管;深静脉血栓

股静脉置管是深静脉置管中常用的一种类型,在肝硬化患者的抢救用药、治疗时常常采用的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股静脉置管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向患者体内输入抢救药物,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除抢救外,在后续治疗中通过股静脉置管能够保证长时间、高浓度药物以及营养药物的输入,而避免对外周静脉的损伤。股肝硬化患者实施股静脉置管后,需对肢体进行制动,容易产生深静脉血栓,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观察踝泵运动在肝硬化股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希望对肝硬化患者股静脉置管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新的思路。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肝科重症监护室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行股静脉置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8~54岁,平均(42.1±2.3)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9~60岁,平均(41.3±3.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患有凝血系统障碍的患者;孕产妇;患有股静脉置管禁忌症的患者;患有精神神经系统如截瘫、偏瘫、精神障碍等患者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不同意加入本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血肿、脓性分泌物等,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股静脉导管通畅,遵医嘱经股静脉导管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除给予常规护理外给予踝泵运动训练。

(1)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踝泵运动相关知识的培训,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讲解踝泵运动的概念、原理、目的、运动方法以及运用的注意事项等,保证患者及患者家属能够理解踝泵运动相关知识,并能够积极配合踝泵运动的进行。

(2)早期踝泵运动

护理人员及家属帮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保证患者舒适,嘱患者放松大腿肌肉,避免紧张和引起置管部位疼痛。然后嘱患者缓慢匀速的将脚尖尽量向上勾起,将该动作保持10秒后,再将脚尖向下绷紧,保持该动作10秒,确保每次训练都能够使双下肢肌肉持续收缩。每小时做30次~60次,每日训练300次~600次。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耐受程度逐渐增加训练次数和训练时间。训练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明显不适,穿刺部位是否疼痛、出血。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两组患者股静脉置管后的7天、14天、21天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n,%)

3 讨 论

肝硬化患者股静脉置管后能够药物直接注入体内大静脉,避免药物与手臂外周静脉的直接接触,防止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1],降低患者的治疗并发症。股静脉置管在有助于抢救和治疗的同时,也会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股静脉置管后患者下肢制动,患者因为疼痛、出血等减少活动,或因上消化道出血等而卧床等,导致患者下肢血流变慢,血液瘀滞,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2]。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液运动导致肺栓塞,抢救时应用抗凝药物等甚至引起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

在本研究中,对肝硬化实施股静脉置管的患者运用踝泵运动,发现实施踝泵运动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踝泵运动是患者通过运动踝关节而使下肢肌肉如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胫骨前肌发生规律的收缩和舒张,使下肢肌肉收缩时挤压血液流动,放松后能够使血液再次流入静脉,规律收缩和放松的肌肉起到泵的作用促进下肢血液的回流,从而加速下肢静脉血液的流动,缓解血液瘀滞状态,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4]。对肝硬化进行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实施踝泵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早期踝泵运动能够有效预防肝硬化患者股静脉置管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于肝硬化股静脉置管患者并推广。

[1] 张京慧,李雪兵,贺连香,等.肺癌合并上腔静脉梗阻患者股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692-696.

[2] 曾 容.早期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8):55-56.

[3] 杨小丽,黄春霞,张 健.泵运动对预防骨盆及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0):1535-1537.

[4] 张永玲,王 玲,秦 明.早期踝泵运动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9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79-81.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8.30.02

猜你喜欢

踝泵置管肝硬化
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对预防腰椎骨折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踝泵运动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晕针后踝泵与髋泵操作疗效差异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踝泵运动简单易行的腿部锻炼法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