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降低急诊留观病房低年资护士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的应用

2017-09-15任亚男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缺陷率圈员年资

任亚男,杨 燕

(六安市人民医院急诊部,安徽 六安 237000)

品管圈在降低急诊留观病房低年资护士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的应用

任亚男,杨 燕

(六安市人民医院急诊部,安徽 六安 237000)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急诊留观病房低年资护士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秒秒圈”,以“降低急诊留观病房低年资护士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为主题,在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并予以实施,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急诊留观病房低年资护士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由改善前的27.6%降低到活动后的3.8%。结论 运用品管圈对降低急诊留观病房低年资护士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进行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促进了急诊低年资护士的成长,还为医院打造品牌提供了重要手段。

品管圈;急诊留观病房;身份识别率

患者身份确认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正确的诊疗护理用于正确的患者的过程,正确的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1]。以往我科进行患者身份核对不规范,只有要求,没有流程,医护人员经常以床号或患者姓名进行查对,因此,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安全隐患。我科于2015年9月引入品管圈理念,并组织学习相关知识,在2015年11月正式成立品管圈并将其运用到降低急诊留观病房低年资护士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急诊部5年工作年限以下低年资护士共10名(两名男护),占我科护士总人数的62.5%,年龄在20~25岁之间,其中本科4名,专科6名。

1.2 方法

1.2.1 培训和组圈

自2015年9月起,专项培训人员对我科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开展的目的、实施方法等的培训,并进行理论考核。最终由12名护士自愿组成品管小组,确定圈名“秒秒圈”,喻意着以患者为中心,争分夺秒,为患者提供“高效、准确、快速”的急诊护理服务。圈员通过投票选出圈长,由科室一名高年资护士担任,领导整个活动,拟定并执行活动计划,分派阶段负责人;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对品管圈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圈内问题。每两周开例会一次,时长60分钟至90分钟。

1.2.2 主题选定

患者是医疗护理操作的对象,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是确保各项检查、各项治疗操作准确执行的基础。留观病房病人周转速度快,一般不超过72小时,同时我科常年有4-5名轮转护士在科室工作,接受的护生带教人数居全院之最。低年资护士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护患沟通技巧欠缺等原因,容易发生患者身份识别的缺陷。为了确保病人的安全,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护理工作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的可能,圈员们以头南风暴法最终确定“降低急诊留观病房低年资护士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为本次主题。

1.2.3 现状调查和目标设定

《患者安全目标(2014-2015)》中明确提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前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等级医院评审细则核心条款中强调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查阅大量文献,结合我院核心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圈员们制订了留观病房患者身份识别的查检表。具体三个方面:患者有无身份识别的载体(床头卡、腕带等)、护士有无进行操作前中后的身份识别和核对方法是否正确。于2015年12月进行低年资护士留观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的抽样调查,最终得出留观病房缺陷率为27.14%。为了圈出改善重点,对三个方面的19个查检项目进行柏拉图分析,得出核对床头卡项目的缺陷发生频次最高,护士依从性最差。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x改善重点x圈能力)=27.14%-(27.14%x 81.73%x 75.83%)=10.32%。

1.2.4 原因分析

圈员通过、讨论收集影响患者身份识别的因素,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影响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并绘制出要因分析鱼骨图1。

图1 影响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1.2.5 拟定对策及实施

针对影响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因素应用头脑风暴法拟定对策,并于2016年2月~2016年3月进行实施,具体方法如下:(1)责任心不强方面,护理人员能改变惯性思维,增强责任心及风险意思.提出改善对策:强调规范制度并进行培训,互相监督;利用晨会5分钟强调护士上班时应加强责任心;制定警示标语。(2)沟通不到位医患关系紧张方面,改善护士服务态度,使用文明用语;经常与病人、家属沟通和解释,取得信任和配合;规范接待护士对腕带使用的宣教;加强当班责任护士宣教;设立温馨提示及标语一系列措施使护患关系良好,患者主动配合身份识别。(3)护生带教不完善方面,加强老师自身规范,做到言传身教;加强专项教育并进行信息反馈;加强带教全过程质控(4)床头卡设计不合理方面,与信息科联系,将传统手写床头卡改为放大床号姓名性别等重要信息的打印版,使床头卡清晰可认。

2 结 果

2.1 有形成果

对策实施后,圈员们于2016年3月~2016年4月再次进行留观病房低年资护士身份识别的查检。共收集样本83例。对本次品管圈活动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留观病房低年资护士身份识别的查检

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目标改善情况的比较: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3.8%-27.14%)/(10.32%-27.14%)*100%=138.76%;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3.8%-27.14%)/27.14%】*100%=85.99%

另一方面,重新设计的打印版床头卡由于信息清晰、使用方便,已在全院范围内各临床科室推广。

2.2 无形成果

在本次品管圈活动中,大家对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沟通协作能力等再次进行自评,有了显著提高。见表2。

表2 再次进行自评活动前后对比

2.3 标准化

在急诊留观病房执行给药、采血等诊疗操作,携带各类用药治疗单、抽血打印标签、化验单等,采用语言核对法反问患者姓名(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由患者陪同人员回答姓名),另外核对腕带信息(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其中无名氏患者腕带核对无名氏-编号、性别、急诊时间、诊断等,规定床头卡信息为必核对项,确认无误后实施各项操作或治疗。

3 讨 论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地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团体(又称Qc小组),在工作岗位上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实际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而组织起来,应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2]。现已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工作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留观病房环境嘈杂,留观患者病种丰富,病情不稳定,病情变化快,医嘱较多,治疗繁杂,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危重病人。低年资护士容易因为工作量大,忙乱中造成身份识别的执行缺陷,病人的治疗安全存在隐患,导致医患纠纷发生的潜在可能性。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科室,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不仅关乎着急诊医患的和谐关系,也影响着医院的社会名誉度。因此,急诊留观病房低年资护士的患者身份识别率成为我科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可以看出,其在促进急诊医护人员在减少缺陷、提高效率和工作质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使护理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1 品管圈活动规范了工作流程

品管圈的开展可以改善、细化现有工作流程,制定新的工作流程,并进行标准化,使之更适应急诊临床工作。

3.2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素质

通过品管圈活动,圈员们团结一致,在工作中相互监督、相互学习,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护士的沟通协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护士的科研能力和自信心。品管圈活动强调人人参与质量管理,护理人员在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中注意自我管理、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的理念,无形中提高各项制度与规范的执行力。同时护士的服务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医患、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促进了科室的和谐发展。

此次活动是我科第一次品管圈活动,品管圈手法掌握的不够充分,需要全科护理人员更加努力,灵活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为科室的建设、打造医院急诊窗口的服务品牌贡献力量。

[1] 郝 冰,程 倩,修雪莲.腕带识别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11,24(8):5073-5074.

[2] 杨惠贤,钟月英,钟少芬.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晨间基础护理质量.现代护理,2007,13(21):1998,1999.

本文编辑:刘帅帅

The product tube circle is used to reduce the identifi cation rate of nursing patients with low annual nursing care in the emergency room

REN Ya-nan, YANG Ya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u’an city,Anhui Liuan 237000,China)

R471

B

ISSN.2095-8803.2017.10.155.02

猜你喜欢

缺陷率圈员年资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新生儿缺陷率观察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降低高速机内衬缺陷率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准备缺陷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