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澳自贸协定对我国乳制品贸易进口影响的计量分析

2017-09-15刘艳朱家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澳进口量乳制品

刘艳,朱家明

(1.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蚌埠 233030;2.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中澳自贸协定对我国乳制品贸易进口影响的计量分析

刘艳1,朱家明2

(1.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蚌埠 233030;2.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针对中澳乳制品贸易,分析双边自贸协定实施对我国乳制品进口的影响。以中国对澳大利亚的乳制进口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局部均衡模型,分析税率对我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乳制品贸易和经济效应,并以模型运算结果为基础,对我国乳制品行业的转型和发展提出了两点建议。

中澳自贸协定;乳制品;贸易政策;局部均衡模型

近年来,乳制品消费在我国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呈强劲的上升趋势。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2005年为138.62元,2014年已经达到326.31元,年增幅达135.39%。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则以年均4.40%的速度增长。我国乳制品消费增速明显,导致乳制品行业前景广阔。而国内现有的乳制品生产能力及供给形势无法满足日趋增长的国内需求,乳制品进口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之一。

澳大利亚是我国乳制品进口的主要来源国。自2005年起到2015年6月17日,历经10年22轮谈判的中澳自贸协定意向书正式签署。中澳自贸协定对我国乳制品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此已有部分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黄睿[1]通过引力模型、GTAP模型对影响乳制品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董琴[2]通过对中澳自贸协定的贸易效应分析,对我国相关乳企的应对措施给出了建议。王艳枝[3]通过贸易引力模型和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双边奶制品贸易现状、特征和前景进行分析。李慧燕、魏秀芬[4]采用加入关税变量的引力模型,预测中澳自贸区建立中不同关税消减模式下乳品进口额的变化。从目前来看,还缺乏对中澳自贸协定签订后,我国乳制品行业产生的贸易及经济效应的量化研究。将从我国乳制品行业及对外贸易现状出发,运用局部均衡模型对中澳自贸协定实施后中国原料奶和乳制品生产、价格、贸易等方面受到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我国乳制品发展途径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这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1 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分析

1.1 乳制品消费现状

当前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的平均水平为每年36 kg,仅为亚洲国家的1/2、世界的1/3、发达国家的1/8。2008年以来接连发生的乳制品质量安全危机事件使国内市场遭受沉重打击,消费者信心流失,关注重点从价格转向品质[5]。乳企对进口奶粉的刚性需求和依存度大增,乳制品进口量急剧上升。2010年以来国内一线城市的乳制品市场进口乳制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4。

从乳品消费结构特征来看,各国乳制品发展的过程,基本上经历了奶粉、液态奶和奶酪黄油三个阶段。目前我国乳品消费结构较为单一,消费品种集中在奶粉、液体奶和酸奶三大品类,乳制品市场正处于液态奶阶段的成熟期,奶酪阶段的新兴期。

1.2 国内乳制品产量变化趋势

近年来,受全球乳制品行业发展形势、质量安全危机事件、进口乳制品关税壁垒减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乳业发展艰难。一方面养殖、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另一方面国内乳制品市场疲软。

2012年以后,国内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在平稳中上升,行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2012年,我国乳制品年产量为254.5万t,同比增长8.07%。2013年以来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规范乳制品企业生产、经营,对乳制品的生产销售严格把关。

图1 2005~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奶制品消费支出(单位/元)Fig.1The consumption of dairy consumption per capita of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 between 2005 and 2014

表1 2006~2015年中国乳制品产量及增长率统计表Table 1Statistics of Chinese dairy production and growth rate between 2006 and 2015

2015年,全国乳制品产量2 782.5万t,在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国内市场乳制品需求强劲增长的推动下,乳制品生产总体缓慢增长。

1.3 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现状

自2008年以来受国内乳制品质量安全危机事件的影响,上游养殖业调整发展模式,部分中小养殖户退出,国内供需缺口扩大。由于消费者对进口乳制品的偏好和依赖性提高,乳制品进口量迅速增加,液奶当量需求占比由2008年以前的5%急剧上升,2014年液奶当量需求占比约为20%。目前我国乳制品自给率约为85%,仍需从国外进口用于乳制品生产的原料大包粉。

2010年,我国乳制品进口量为74.5万t。2015年,乳制品进口量激增到179.1万t,年均增率达19.2%。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乳制品进口国,2015年进口乳制品折合液态奶占我国生鲜乳产量比重约为30.8%,进口乳制品成为国内乳企原料粉的重要来源。但是,其价格却不断下跌。2015年,国产奶粉的生产成本为35 750元·t-1,远高于进口工业奶粉的平均价格22 500元·t-1,为进口工业奶粉价格的158%。

图2 2005~2014年我国乳制品自给率Fig.2China’s milk supply ratio between 2005 and 2014

图3 2000~2014年进口牛奶国内消费占比Fig.3The domestic consumption ratio of imported milk between 2000 and 2014

由于国内乳制品市场消费缺乏拉力,近年来我国对进口乳制品的刚性需求增加,经测算2008年国内市场对进口乳制品的依存度为5.2%,2013年上升至23%。2014年国内生鲜乳产量约合3 725万t,进口乳制品折合液态奶占比达到了27%。

2015年我国乳制品进口量为179.1万t,同比增长-7.6%;乳制品进口贸易额达6 055 356千美元,同比增长-28.8%。国内市场消费者对进口乳制品的偏好率达到64.2%。尽管2015年中国的乳制品进口整体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但婴幼儿配方乳粉、液奶和奶酪等品种依然增长强劲。

分析当前我国乳制品进口贸易的结构可以发现几点特征,第一是乳制品进口数量的增长趋缓,主要的进口乳制品品种进口量大幅下跌,同比下跌40.8%,带动整体进口数量的下跌;第二是某些乳制品品种,如液奶、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奶酪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第三是进口结构单一,进口乳制品种类集中,其中最主要的进口品种是的全脂奶粉和脱脂奶粉,可以作为奶源替代的这两大品类占总进口的73%(折合液态奶)。

表2 2011~2014年我国奶粉进口量(t)Table 2China’s milk powder imports between 2011 and 2014(Ton)

表3 2011~2014年我国奶粉进口量和进口价格(美元·t-1)Table 3China’s imports of milk powder and import prices between 2011 and 2014(Dollars·Ton-1)

2 中澳自贸协定签订背景及相关内容

中澳自贸协定中,中方所有进出口产品的税目和贸易零关税最终比例将达到97%,澳方所有进出口产品在税目和贸易额的零关税最终比例将达到100%,相比于其他自贸协定约90%的自由化水平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突破。

表4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对澳部分进口产品关税减免情况Table 4China’s import tariffs and exemptions on imports from Australia in the FTA

在乳制品方面,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以后,在接下来的5至12年里之内,我国从澳进口乳制品的平均关税将逐渐降为零,最终实现零税率。协定生效当天,婴幼儿奶粉的关税即从15%降至12%,并将在4年内取消。为了使国内乳业有较长时间适应,在协定中规定对包括奶粉等在内的主要乳制品关税将在9至11年内才逐步降为零,并且对两个重要全脂奶粉产品设置了数量触发的特殊保障机制[6]。特殊保障机制的适用期为十五年,在任何给定的日历年中,所列入特保机制的自澳大利亚原产的乳制品进口量达到相应触发水平(其中基期触发进口量为1.75万t,最终触发进口量为3.4万t),相关乳制品的关税将恢复至最惠国MFN关税税率。

3 研究方法及模拟结果分析

3.1 分析方法及数据来源——基于局部均衡的COMPAS模型

运用可计算局部均衡(CPE)的应用COMPAS模型来实证分析。目前,对于中澳自贸协定签订的贸易效应的研究所用实证分析工具主要为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GTAP模型。然而一般均衡模型需要多个市场的同时达到出清状态,因此建立模型时需要的数据量大,计算复杂且时效性差。局部均衡模型相比于一般均衡而言,其数据具有更好的时效性,其只需考虑特定产品的市场均衡,操作性更好,灵活性更强[7]。

具体来说,COMPAS模型的主要假设条件如下:(1)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如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货币汇率、利率水平均保持不变;(2)中国市场的需求是乳制品在中国市场上价格的函数;(3)中国市场上的供给根据本国市场价格的变动而改变;(4)中国乳制品与从澳大利亚进口乳制品为不完全替代。

3.2 实证分析——数据收集和模型建立

为了分析中澳自贸协定签订对我国乳制品行业的供给、需求以及贸易流量与存量的影响,以2011~2014年为考察基期,根据贸易壁垒减让程度的不同利用COMPAS模型模拟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后,关税降低中以及关税降低后的以上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在COMPAS模型,作出以下假设:中国消费者对m种产品的需求函数均为线性对数函数,有下列等式:

其中,i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用Pi表示,i产品的常数项用ai表示,中国市场对产品i的需求量用Qi表示,中国对i产品的需求的Pi价格弹性系数用ηii表示,i产品需求对j产品价格的交叉价格弹性用ηij表示。

市场上乳制品的供给都由其本身的价格决定,供给函数为:

其中,εi为i产品供给的价格弹性。乳制品市场供需相等,市场出清,本国乳制与进口乳制品在中国市场上的均衡条件为:

满足方程成立的条件下,中国乳制品市场处于出清状态,进而可求出此时市场的均衡价格。以上是COMPAS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

假设中国和澳大利亚分别用d和m表示,若乳制品在中国的进口关税水平为x,进口乳制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为:

其中Pm表示进口乳制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表示进口乳制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将(4)代入上面的(3)式就可以求出特定关税时的均衡价格。

3.3 模拟结果分析

3.3.1 中澳自贸协定签订对乳制品进口的影响

通过比较签署中澳自贸协定前后的进口价格、进口量等指标,就可以得出签署中澳自贸协定对我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影响大小的计算公式:

其中,Dt=ηdmηmd-(ηdd+εd)(ηmm+εm),Pm和Qm分别代表中澳自贸协定签订前的乳制品进口价格和进口量,P′和Q′m分别代表中澳自贸协定签订后的进口价格和进口量。以上就是中澳自贸协定对中国进口澳大利亚乳制品的价格和进口量的影响情况,即中澳自贸协定的贸易效应。

3.3.2 签订中澳自贸协定对我国进口乳制品竞争的影响

中澳自贸协定实施后,进口乳制品关税降低,进口壁垒降低,进口量和进口贸易额激增,从而对我国乳制品行业的供给与需求、价格、收益等产生影响:

其中,Pd和Qd分别代表国内乳制品在中澳自贸协定签订前的价格和产量,和分别代表国内乳制品在中澳自贸协定签订后的价格和产量。

根据COMPAS模型运算结果,关税水平每降低1%,中国对澳大利亚乳品进口额将会增加约0.5%。一方面,由于乳制品进口关税的减让,澳大利亚进口乳制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下降,居民对于进口乳制品的需求随之增大,在初始均衡的基础上形成供不应求的状况,刺激供给增加,直到形成新的供需均衡。进口关税的下降与离岸价格的上升,使得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乳制品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降低,澳大利亚的乳制品出口总额呈增长态势。另一方面,由于关税水平不断降低,中国的乳制品进口价格下降,进口量上升,消费者剩余将会增大。根据COMPAS模型运算结果得出的降低关税后,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值和中国对澳大利亚的乳制品进口额,中国自澳大利亚的乳制品进口额将增长,将达3.2亿美元左右,其中消费者剩余的增幅小于生产者剩余。中澳自贸协定会对中国乳制品生产者产生更好的福利效应。

4 对我国乳制品行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4.1 从政府层面上

扶持奶牛养殖业发展,加强奶源建设。从近年来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尚缺乏对进口原奶有所限制,对国内奶牛养殖进行更多保护的相关措施。政府应当以大力发展奶畜养殖业为目标,加强对奶牛养殖业的政策、经济、技术扶持,对奶牛养殖行业做好科学规划,比如可以建立奶粉原料收储制度[8]、规范企业的收奶行为及收奶价格、完善补贴制度保障奶农的利益等等,在进一步提高人均鲜奶消耗量的同时,为制造加工业提供足够原料来源。

认真落实相关规定,引导企业规范生产。从政策层面上,认真落实国务院出台相关规定,建立乳品生产的补偿和保险机制,引导企业规范生产,重新打造国产奶粉的品牌认可度,同时加快市场的兼并重组速度,鼓励乳品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严格执行国际生产标准,提高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乳制品市场转型升级,促进乳制品行业健康发展。

4.2 从企业层面上

改革产业发展模式,加快乳业转型升级之路。长期以来,国内乳制品行业所采取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一直没有取得突破,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企业应在打造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上做出重点改革,同时积极应对当前奶制品消费品位的潮流,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复合型需求[9],打造出符合国人饮食习惯和口味的知名奶品,提高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严格把控生产加工。企业应当拔高标准与国际知名乳制品企业展开合作,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生产线、设备和技术,针对现有品类产品技术及所用原辅料质量安全进行研发和控制,努力在原奶加工、成品把控上达到国际标准。另一方面,企业应当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感,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例如聘请有经验的奶农,通过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在把控奶源安全的同时,降低奶源价格浮动对公司生产的影响,确保国人能喝上安全奶、放心奶。

[1]黄睿.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及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农业,2016(4):173-176.

[2]董琴.中澳自贸协定意向书签署及其贸易效应[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5,29(3):82-87+124.

[3]王艳枝.中澳自贸协定签订对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的影响[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6.

[4]李慧燕,魏秀芬.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乳品进口贸易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11):77-84.

[5]徐进亮,文静.中澳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模式选择及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2,28(10):79-89.

[6]林龙辉,向洪金,冯宗宪.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与经济效应研究——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分析[J].财贸研究,2010(1):33-41.

[7]刘昭阳,毛显强,胡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议对中国农业的经济与环境影响研究——基于可计算局部均衡模型的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33-141.

[8]徐闯,于鑫,张琦,等.FGF21与奶牛隐性酮病血清BHBA相关性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6,28(3):32-35.

[9]赵婧洁,任爱胜,张亚伟.中国奶制品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5(2):187-192.

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China-Australia FTA’s impact on China’s Dairy Import

Liu Yan1,Zhu Jiaming2
(1.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233030;2.School of Statis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For the trade of dairy products in China and Australia,the impact of bilateral FTA on the import of dairy products in China was discussed.First of all,China’s dairy import was analyzed from Australia.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local equilibrium model,the impact of tax rate on China and Australia’s dairy trade was clarified.Then,based on the results of model calculation,the paper put forward two suggestions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dairy industry.

China-Australia FTA;dairy products;trade policy;local equilibrium model

F752.6;F744

A

1002-2090(2017)04-0109-05

10.3969/j.issn.1002-2090.2017.04.025

2017-05-24

国家自然科学项目(11601001);校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XSKY1765)。

刘艳(1996-),女,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4级本科生。

朱家明,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zhujm1973@163.com。

猜你喜欢

中澳进口量乳制品
2021年我国聚酰胺66切片的进口概况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中澳中学英语课堂组织形式对比
2018年1~2月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8%
2017年我国天然橡胶进口量同比增长10.72%
2017年我国复合橡胶进口量同比降低24.83%
380家山东企业受益中澳自贸协定
中澳煤炭产业的合作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
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指数上升3.1%
通过乳制品源头控制提高原料奶品质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