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画双馨欧广勇

2017-09-14钟佩

大社会 2017年7期
关键词:书坛笔墨书画

◎钟佩

书画双馨欧广勇

◎钟佩

欧广勇 1940年出生于广东德庆县悦城。现为中国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协副主席,岭南书法篆刻艺术研究会会长,岭南诗社副秘书长。有《中国历代书艺概览》《欧广勇书法集》《广东省志·书法篆刻》《欧广勇翰墨撷英》等多种编著出版。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被收入《中国现代书法选》《现代中国书道》(日本版)等。1988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获得好评,两次获广东鲁迅文艺奖。

寒香 (草字入画“水”)

以书名世,能画能诗能篆刻;以书入画,诗书画印浑然一体,格高韵远。虽是生活在秀丽的岭南,其书艺却有着北国的河朔气派,其画作更是兼具书法的豪迈与奔放。

观欧广勇的书画作品,第一眼的感觉是雄浑苍深。仔细看来,一笔一划,庄重朴厚,活泼灵动;一枝一叶,展现自我,直击心灵。

书画双馨的艺术成就,不仅得益于他的“苦练”,更离不开他的学识和修养。其间的酸甜苦辣,终化成他笔下的松石、梅花、水仙……沉劲苍秀,风骨凛然。

画家直立书坛

欧广勇出生于德庆悦城,自小在龙母庙旁玩耍成长。庙里的陶瓷、石雕、木雕、灰雕以及书法对联,暗启了他心中的诗情画意,让他从小就对画画有特殊的偏好。1957年,他的多幅画作陆续刊登在县报上,17岁的欧广勇自此正式“出道”。

有位老师曾告诉他,画画一定要书法好,没有书法功底,画就会逊色很多。“文革”期间,迫于形势,他暂时放下画画,转攻书法。“文革”10年,他沉迷于书法,“在写标语、写大字报时有意识地把字写好一些。”

山随画转 云为诗留

春歌馨逸(草字入画“闻”)

他站在书法史的高度,纵览名碑名帖。并将临摹碑帖作为日常生活的必修课,每次都有不同的体会,对原作“形”和“神”的理解更深一步。他认为,若论隶书,必从汉起步;他主攻汉隶兼写章草,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美学追求,不断催化汉碑与章草的融合度,不断向“隶行”的真髓靠拢;他坚信“固本强基”、“隶书取法在上游”的艺术主张,稳扎稳打,夯定厚实的汉碑功底,并在碑学规范内发掘新意;他广吸汉碑雄浑之气,再取竹木简的自由与灵动,并化入篆书和草书的某些笔法,以独制的茅龙书写,最终形成博大精深、朴拙苍厚的“欧氏”书风。

1978年,欧广勇着手编撰《中国历代书艺概览》,耗时6年,选入碑帖160余件,并附有精辟的个人见解。四屏《春江花月夜》便是其转型的行草代表作之一,在京华展出时引起书坛巨大反响,一时成为书坛创作风尚。

对于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欧广勇有着独特的见解。2009年他发表在《书法报》上的文章中写道:“不能用饱经风雨侵蚀的刻石遗迹的风格来衡量今天的隶书创作,也不能用今天流行的帖学理念强加于汉隶之上。当代的隶书创作,应从汉碑中的结体、构图,汉简里的笔墨、神态去探研隶书的真谛,继承汉碑、汉简传统,汲取历史上所有的成功范式,创造出既不抱残守缺,又不狂怪浅俗的隶书新风。”

沉浸书坛几十年,欧广勇在“隶行”的书写中全面吸收汉隶的精华,坚持、探索、创新,直至今日。

书法家以书入画

“径学郑板桥就超不过郑板桥,只有古法出新融汇广泛才有可能超越前人。”欧广勇在学习国画之初就明白这个道理。

多年来对传统的研习、思考与总结,使欧广勇自然而然地在画画上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不因循守旧重复文人画的复古情调,而是着意从自然中汲取鲜活、生动的灵感,另拓新境,追求“老、重、拙、劲”的艺术风格,并将重点放在枝干的笔墨趣味上,把苍深的汉碑韵致转化成画作符号,于大处重笔墨,写意境,于小处留空白,求神韵。

中国自古有书画同源的传统,欧广勇认为:“书于画的修养并非将画加入书法,而是互为作用,各自日臻完美。书画同源异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可含混不清……书与画的相辅相成,不在形貌而在气格”。他非常清楚书与画之间的关系,故而在以书法入画时,更加重视气韵,重视风格。

欧广勇作画,从来不勾草稿,整幅作品成竹于胸,下笔凝神贯注,笔未到而气韵先至。他笔下的红梅、木棉、青松、水仙,无不生机盎然,形态特殊。诗为画魂,懂诗的欧广勇又将诗性的笔墨语言融入画中,让诗书画共生共荣,更显示出作品的传统韵味。

作品《西藏林芝巨柏》中,他将巨柏粗干置于画中心,用巨型纵抹横扫,画出主干,左边大片的枝叶中以浓破淡,树荫下有数位赏柏者,最突显的是一对撑红伞的情侣,以“万绿丛中一点红”点醒画面。并在旁边题诗:遮天载露特葱茏,六丈身宽岁月功。莫道高原奇缺氧,树犹如此独称雄。

他说:“我将笔墨与心灵有机地融合,把中国画的‘写形’与‘传神’辩证关系尽力表现在一画当中,表现的是‘自我’内在的精神运动,从而抒发出自我情感。”

野梅图(草字入画 “良”)

2006年,欧广勇的100件书画作品展出于广东省美术馆,这是他退休后6年第一次展出书画,令人震撼。甚至有画家评论他的画比书法还好。

“欧广勇制造书画不是在‘画位子,画房子,画车子,画娘子,画票子’,而是在抒发内心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高扬,对河山壮美的赞美和爱恋。”画家张展欣在《直立书坛——欧广勇艺术探寻》一书中这样写道。

书谱序节录草书轴117x33cm

“无论书画,要以巨大的勇气打进去,再走出来。”

出于画坛,终以大家风范直立书坛,让人仰慕;

以书入画,让画说话,传情表意,令人折服;

学师之所学,学师之未学,融汇古今,堪为楷模。

这,就是书画双馨欧广勇!

猜你喜欢

书坛笔墨书画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小小书画廓
当代书坛二十家
笔墨名家
书画
书画
书画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