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扶贫我服务 你发展我扶贫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探索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新路径

2017-09-14文美玲李雨茵杨起帆

大社会 2017年7期
关键词:广东省农户协会

◎文美玲 李雨茵 杨起帆

你扶贫我服务 你发展我扶贫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探索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新路径

◎文美玲 李雨茵 杨起帆

三排村五保户接受首批银发温暖基金

社会扶贫是脱贫攻坚阶段的一个热词,动员指导以社会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被列入国务院扶贫办2017年的工作要点。从社会扶贫到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被单独提出,2017年有望成为社会组织批量进入脱贫攻坚领域的元年。

事实上,在社会扶贫领域,广东是资源总量大省,也是机制创新强省,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实践探索已走在前列。在这方面,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就是其中先行者,已初步探索出一条特色新、效果好、可持续、易借鉴、好推广的社会扶贫创新路。简而言之,就是“你扶贫,我服务;你发展,我扶贫”。

扶贫与服务 构筑脱贫攻坚大格局

产业是实现精准脱贫的“铁抓手”,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摇钱树”,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动机”,一个地方要脱贫,必须要有产业。产业扶贫正是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的“主业”,在协会的穿针引线下,产业扶贫的触角延伸到了农林、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科技扶贫等领域。

特色种养业是农村脱贫的基础产业。在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的牵线搭桥下,帮扶队伍和贫困群众精心在“农”字上做文章。一大批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扶贫龙头企业、扶贫农产品孵化成型,这些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成为了脱贫奔康的有效载体,扶贫龙头企业成为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特色农产品也成为了贫困群众手中的摇钱树,由上至下,现代农业发展的步调高度一致。

产业建起来后,就是帮助解决贫困群众手中这些特色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在这方面,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采用了三步走的策略,首先是开展“扶贫农产品认证工程”,对一批特色强、质量优的农产品给予“身份认证”,为其注入无形资产,帮助塑造品牌形象;其次是成立农产品展销配送中心,扩大品牌效应,帮助开拓农产品市场;第三是帮助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多渠道解决产品销路问题,着力构建扶贫开发长效机制,打通贫困农户稳定增收“最后一公里”,帮农民兄弟卖出好价钱。

除了特色农产品,当地特有的优质旅游资源也是农民脱贫的一大宝藏。协会重点培育的河源市和平县热龙温泉度假村,现已正式跻身为“全国百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行列。类似这种立足当地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优势的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正成为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时髦项目,被津津乐道。

你扶贫,我服务。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的角色是一个牵线搭桥的联络员、服务者,尤其是五大服务纽带将政府、企业、市场、贫困群众等多种资源紧紧地拧合在一起。

一是培育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培育产业扶贫示范基地100家;二是培育产业扶贫综合示范园区与整村推进对接;三是组建产业扶贫联盟与产业链、专业链对接,组织扶贫企业间及上下游产业的观摩研讨、交流协作和访问考察,打通产业链,做优做强扶贫产业;四是构建扶贫农产品十大主销渠道与销售市场直接对接,截至目前,共认定扶贫农产品300多种,举办展销推介会60多场次,实现年销售超过20亿元;五是搭建农村青年创业平台与资本、技术对接,先后共举办农村青年创业培训班100期次,1000个创业者获得指导支持,100000创业者受益。

协会着力构建企业帮扶、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帮贫困村建产业、助贫困户创家业,促驻村干部干事业,进一步促进扶贫产业的壮大发展和扶贫企业效益的综合提升,增强产业扶贫项目的辐射带动能力和惠及贫困农户稳定增收的直接效益。

扶贫与合作 探索共赢帮扶新路子

扶贫对象与帮扶单位共赢,是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相对而言,帮扶建设基础设施普遍较容易,而帮扶产业发展最难,难就难在帮扶队伍撤退后,产业扶贫项目往往难以为继,导致贫困群众脱贫又返贫。在这方面,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创新了帮扶方式。

一方面,把单向的帮扶输出变为双向的互利合作,避免简单的给钱给物、“慰问式”的帮扶。让药材种植基地变成药企的原料供应基地,让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成为帮扶机关的生活物资供应基地,让贫困地区的扶贫产业变成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互补产业。既为扶贫产业基地提供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又丰富了发达地区的农产品供给。

另一方面,把贫困户变成创业主体,避免企农脱离、利益脱节的倾向。将贫困农户纳入“农业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由经营主体建基地、定项目、找市场,使扶贫产业能够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农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协商合理的收购价格,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实现企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的共赢。在帮扶任务完成、帮扶队伍撤退后,建立在产业扶贫基础上的产业合作得以继续,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同时,与一些劳动力不足、不具备创业条件的贫困户进行股权合作,让土地变资产,农民变成股东,让资金变股金,共享农业产业链条上的增值收益。

在此基础上,广东省扶贫开协会不仅成功孵化了一批扶贫企业,在粤东西北地区培育的100家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参与扶贫开发的信心显著提高,还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在全省初步形成了以油茶、甘薯、甜金针、金银花、有机米、有机蔬菜、鹰嘴蜜桃、肉兔养殖、蜂蜜养殖、食品加工等为主的十大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建设了万亩油茶、万亩甘薯、万亩蜜桃、万亩甜金针、万亩有机蔬菜等五大万亩产业基地。同时,还带动了连片开发,如位于揭东县的万亩油茶基地,投资3000多万元,新种油茶9万亩,有效带动了揭阳油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揭阳油茶产业带项目跻身为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

截至2016年底,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成功引进扶贫企业500家,落地扶贫项目1000个,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扶贫开发近20亿元;培育产业扶贫示范基地100家,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村1000个,关联贫困农户20万户,户年均增收超过1万元。

你发展,我扶贫。随着扶贫服务的深入,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自身也在不断壮大,形成了一个主次分明、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的组织体系,2013年、2014年先后成立了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及《广东扶贫》杂志社,从政策研究、社会服务、扶贫宣传等方面引入优质资源,不断增强扶贫主体动员能力、扶贫资源组织能力、扶贫服务提供能力、扶贫品牌打造能力。

目前以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为代表的“广东社会扶贫系”正在形成,生发出社会扶贫的“榕树效应”。

猜你喜欢

广东省农户协会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所藏清代铁锚的保护与修复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广厦奖”优秀评选机构名单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