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无污染灭鼠器及其使用优点介绍

2017-09-13蔡东明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5期
关键词:介绍优点

摘 要:老鼠不仅偷吃粮食、毁坏庄稼还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卫生,老鼠对人类的危害已经非常严重。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无污染灭鼠器,不使用任何老鼠药和类似传统老鼠夹子的强力装置可以无污染连续灭鼠。

关键词:灭鼠器;优点;介绍

中图分类号:R18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832010

引言

老鼠不仅偷吃农民辛辛苦苦1a收获的粮食大片大片的毁坏庄稼良田,还传播多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卫生。1只成年老鼠1a就要吃掉大约9kg粮食,据测算目前我国老鼠数量已超过30亿只,每年吃掉的粮食达几百万吨,超过我国每年进口粮食的总量,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100亿元。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被老鼠吃掉的粮食达550亿kg(理论值),这些被老鼠偷吃的粮食相当于0.067亿hm2良田的总产,等于被老鼠吃掉了1.2亿人1a的口粮。另外老鼠还会传播多种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包括鼠疫和出血性肾综合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吃了老鼠药的死老鼠如果被宠物或家畜吃掉还会危害宠物和家畜的安全。老鼠对城市工业造成的损失也很严重,老鼠咬啃电缆绝缘材料引起短路,钻入变压器引起燃爆,在高压线路上引起强磁场感应击穿烧毁设备,城市许多不明原因引发的火灾都是与老鼠咬啃电路起火有关。老鼠繁殖的速度惊人,只要食物和藏身条件适宜一年四季都可繁殖种群,1只雌鼠每年平均繁育44.5只幼鼠,俗语说“一公加一母,三年二百五”,1对成年老鼠1a后会有1.5万只后代可谓十世同堂。面对如此严重的鼠害现状,经多次实践改进设计出一种新型无污染灭鼠器,可以对人、宠物、家畜、环境无危害无污染连续高效灭鼠,此新型无污染灭鼠器已申请国家专利。

1 新型无污染灭鼠器的制作方法

制作新型无污染灭鼠器的材料有:桶、铁丝、滚筒。将一家用铁桶或塑料桶的提手去掉,再将1根手指粗细比桶口直径略短的滚筒(如装修用的线管或铝塑管)穿在1根铁丝上,将铁丝2头从去掉提手后所留2孔穿出,滚筒位于桶口中心线上并可以在铁丝上自由转动。

2 新型无污染灭鼠器的使用方法

将新型无污染灭鼠器放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或必经之路上,然后注入半桶水并在滚筒中央固定诱饵,当老鼠从滚筒两端接近诱饵时滚筒会转动,老鼠由于抓不住滚筒会掉进水里淹死,从而达到无污染灭鼠的效果。

3 新型无污染灭鼠器的使用优点

3.1 新型无污染灭鼠器灭鼠效果好

由于新型无污染灭鼠器设计合理,虽然老鼠对气味具有记忆功能但新型无污染灭鼠器诱饵可以更换,因此灭鼠效果好。

3.2 新型无污染灭鼠器使用安全

新型无污染灭鼠器使用中不用任何种类老鼠药和类似传统捕鼠夹的强力装置,因此对人、宠物、家畜和环境无伤害、无污染,使用非常安全。

3.3 新型无污染灭鼠器使用效率高

老鼠药被老鼠吃了,传统老鼠夹夹住了老鼠后,对于再来的老鼠就无任何设防,而新型无污染灭鼠器在每次灭鼠后无需再次布设可以连续灭鼠,因此使用效率高。

3.4 新型无污染灭鼠器便于推广使用

新型无污染灭鼠制作材料只需桶、铁丝、滚筒这些都不难找到并且制作程序简单,而且对使用场所没有严格限制,这些特点都便于其推广使用。

4 小结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生态系统受到来自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程度超过了这一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出现紊乱甚至遭到破坏。人们生活中存在多种食品添加剂,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据一政府权威食品安全部门公布,1个成年人1d要吃掉多达21种食品添加剂,我国北方冬小麦生产一季光防治病虫草害就要使用十几种农药而防治均不只1次,这些行为和措施都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紊乱。老鼠的天敌狐狸、猫头鹰、猫、蛇、黄鼠狼都被农药毒死了,老鼠自然就猖獗了,因此生态专家曾经说过人类应该爱护大自然,如果破坏大自然人类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懲罚。

参考文献

[1]陈安国.湖南农业鼠害防治技术研究[J].兽类学报,1988,8(3): 215-223.

[2]陕DB延/T055-92,中华鼢鼠(瞎狯)防治技术规程[S].

[3]杨学军,胡忠郎,陈孝达,等.林地鼢鼠人工捕杀技术.黄土高原林区鼢鼠综合管理研究[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4]梁俊勋,吴庆泉,李堂.褐家鼠对各种不同饵料的摄食试验及现场防制效果[J].广西植保,1992(2):17-21.

作者简介:蔡东明(1971-),男,中共党员,陕西杨凌人,硕士,主要从事小麦育种及农机驾驶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介绍优点
《如此优点》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
学生的优点单
滑板车
12星座之优点大集合
多功能倒悬垂教学训练器
要善于从缺点中发现优点
蓝孔雀的养殖技术
浅谈抗战时期进步文艺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