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抱紧我 放开我我们究竟如何面对父母的“爱”

2017-09-13杨皓

检察风云 2017年14期
关键词:老张母亲孩子

杨皓

“这都是为你好!”“我还能是害你吗?”“连我的话你都不听,你是不是不孝顺?”……

类似这些话,相信不少人都曾经听自己的长辈说过。有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往往过度的管控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做很多孩子并不喜欢的事情,甚至是事无巨细地安排孩子的生活。

控制欲过强的父母,一方面他们是最无私的,他们要牺牲大量自己的时间来要为孩子考虑更多的东西,从这一个层面上来说他们是最累的也是做得最多的;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最自私的,这样的家长把孩子当做自己操纵的木偶,从这个层面来看他们也是最容易侵扰到孩子自主性与创造性的父母。他们以爱的名义,侵扰着孩子的成长。

我会陪你们走完余生

29岁的小吴是来自江苏苏州的一个男孩,“阳光男孩”这个词可以很好地形容记者见到他的第一印象。

“要说我父母对我的控制,我覺得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的。一定要选一个的话,更严重的一个应该是我父亲,他连我听什么歌都有规定。”小吴在采访时说道,“小时候我听歌买磁带,都是偷偷买的,我爸爸不喜欢周杰伦这种在当时属于新派的歌手,只允许我听四大天王那种老一辈的歌曲,外国歌曲更是不允许去听,究竟是为什么我至今没搞懂。有一次我偷偷买的磁带被我爸爸发现了,他就把录音机连磁带都砸了。” 小吴喜欢音乐,几乎无时无刻都戴着耳机,即便是在和记者交流采访时,耳机也始终挂在他的脖子里。

小吴从小都非常听话,父亲的严厉让他不得不服从安排,一直到20多岁的时候,一场恋爱改变了这一切。“当时我和一个女生在大一的时候,我们是老乡,在大学里互有好感就很自然地在一起了。在大四的时候,我和我父母坦白隐瞒了将近四年的爱情,其实一开始是抱着比较乐观的心态去说的,因为我和她毕竟是一个地方的。”但是事与愿违,小吴的父母以女孩子不够高为理由,近乎疯狂地反对他们的恋爱。“其实我觉得不够高这种理由根本站不住脚,更何况她也有一米五八,我看来挺正常的。我感觉他们其实有一种‘不是我们选的,就一定不能放心的心态在这里,所以就用这个理由来搪塞我。”

因为这件事,原本顺从的小吴开始展开反抗,与父母的关系也急剧地恶化。小吴在大学毕业后一门心思去往外地找工作,希望带着他的女朋友在其他地方过上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生活。最后,他们的工作定在了杭州。可是好景并不长,“我的母亲开始频繁地来杭州找我,甚至去我公司闹,要我回家工作,有几次甚至以死相逼。”巨大的压力之下,小吴的女朋友怕了,终于她选择了退出。说到女朋友无奈离开他的时候,小吴露出了一丝苦笑并说了句,“她是个好女孩,也好,不用跟着我家受这个苦。”

如今,小吴已经回到了老家苏州工作,在父母的安排下,相亲了也结婚了。从他驾驶的宝马汽车来看,生活条件也很不错。当记者问到有什么话想对父母说时,他这么说道,“现在你们应该是对我挺满意的,我也还是尽量满足你们的期待。只是我也知道,我的遗憾会陪我走完余生,就像我会陪你们走完余生一样。”

你也是爱我 我又何尝不是

“现在工作了,每次周末回家的时候,我都要想好久穿什么衣服才会让她不对我横眉冷对。因为她对我的着装打扮,包括刘海、头发、背的包都会很在意。她想把我培养成她理想中的大家闺秀型的(那种女孩)。”老张略带无奈地告诉记者,“我衣柜里有百分之八十的衣服是不能穿回家的。”

23岁的老张(化名)是来自福建的一个女孩,记者联系到她源自于在网络上浏览一个关于父母控制欲强的一个帖子。在帖子中,老张说到自己对母亲的感情时,是这样形容的:“大抵是又爱又恨吧。”

老张告诉记者,自己的母亲从很小的时候就把她视为自己的骄傲,从衣着搭配到待人接物再到走路姿态等等,如果没能让自己的母亲满意,就会迎来母亲刻薄的数落。现在,老张已经一个人在老家附近的城市中工作,但是一到周末,她就会戴上一张令她母亲满意的面具,穿上一套母亲喜爱的衣服回到家中,尽力去让母亲对自己满意。“即便是这样,现在母亲还是会说我啊。有时候说我的穿着不行,有时候嘲笑我的身材,但我其实对自己的外貌还是挺满意的。但我慢慢学会了去理解去忍让她,毕竟母亲年龄也大了,我能做也是该做的就是好好孝顺她。”老张说道。

母女分歧的另一个焦点在于老张的婚姻大事。23岁的老张并不急于结婚,大学刚毕业的她更大的心思在工作上,对于婚恋也一直抱着看缘分的心态。但是老张的母亲显然并不这么认为,多次安排相亲,相亲无果后经常性地指责自己的女儿。“我知道她想要我早点嫁个条件不错的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我做不到。我也有试过和母亲沟通这个问题,当我说服她的时候,换来的不是她的理解,而是着急,母亲表现出了一种非常直观的为我着急的情绪,这并不能让母亲好受。”

当被问及,这样的成长经历对自己的性格养成有怎样的影响时,老张告诉记者,“首先我是要感谢我的母亲,她让我在其他人面前表现得更为得体,无论是行为还是衣着。但是也是这样的成长经历,让我形成了优柔寡断的性格,很多事思前想后,久久不能决定。最后就是常常会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压迫感。”老张说她今年做了一个梦:“有一次午睡的时候昏昏沉沉,我梦到我在卫生间里,门外是我母亲,她一直对着卫生间的门大喊大叫,试图让我出去。然后我就在卫生间里开着喷头无法自制地大声地哭了。这种压迫感是我到现在还记得的。”

采访的最后,老张给记者看了一张她写的日记的照片,日记的第一句这样写道,“真想今生与你无瓜葛,但又怕这样对你太残忍,想也不敢细想……”其中的情绪,也许就和老张在采访中的这段话一样,“现在我已经不会再去试图改变我母亲的想法,因为这样会让她难受,这是不孝。我也不想去剖析我和母亲的关系之中,孰对孰错,我们还是母女。未来我希望自己还是能够以一个宽容的态度去疼我的母亲。”

一个求救电话

“我妈和我亲戚又想着把我送进精神病院了。”来电的康莫起头就是这么一句话。endprint

康莫是来自中国北方某个城市的一个女生,在电话联系之前,康莫已经和记者在网络上有过一定的接触,她正在想方设法从噩梦中逃脱。

据康莫叙述,她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虽是独生子女,但从小陪伴着她的不是宠爱而是父母无尽的争吵。康莫的学业一直很优秀,曾经先后就读过国内外6所知名大学,获得欧洲某大学博士生录取邀请函,主修专业超过五个,在欧洲留学时还在中国驻某国大使馆主办的晚会上登台表演,赢得掌声一片。

然而一切的美好静止在回国之后。由于身体突然抱恙(生理疾病),她只能回国接受治疗,在一段时间的治疗过后,康莫基本痊愈,就在同时她的母亲告诉她:不可以回国外完成学位,并且这一辈子也不要再往上读书了!然而早在康莫前往异地进修硕士课程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威胁过她,如果要出国读书,她会把康莫的书都烧了,并且把康莫送进精神病院。

终于这一天还是来了,2010年康莫被送进了精神病院,随后的七年里,康莫前后被送进精神病院6次,接受过电休克治疗,大量服用过各种精神类药物。康莫还告诉记者,在这七年里她一直生活在一种软禁的状态之下,其母亲以对她负责为她好为由,限制其人身自由,并没收其身份证等重要证件。为了让其住进精神病院,其母亲甚至捏造事实,贿赂医生。

当记者问到康莫的母亲究竟出于怎样的动机要做这些事时,康莫告诉记者,“我母亲与我父亲关系一直很差,而且她很容易得罪人,所以她一直觉得只有我才能和她相依为命,只要我一有离开她的可能, 她就觉得很不安。”

康莫曾经也试图改变这种情况,报过警找过律师,但都没能解决问题。“我的一部分亲戚其实是希望帮助我走出这个境况的,只是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个事解决。目前中国精神病的治疗诊断相当不规范,不该收治的个人可以被轻而易举地送进精神病院进行隔离治疗,出院时却遵循‘谁送来,谁接走的原则,医院只对支付医疗费的人负责,住院期间没有启动任何纠错机制,投诉、申诉、起诉皆无门。一旦被收治,无论当事人怎样抗议,都没有第三方机构来处理异议。”康莫告诉记者。

关于这个问题,记者也查阅到由著名律师黄雪涛主笔,2010年发布的《中国精神病收治制度法律分析报告》,报告分析了我国精神病收治的几大缺陷:强制收治没有门槛;强制收治没有程序规范;否认个人拒绝住院的权利;不经法定程序推定监护人;出院遵循“谁送来、谁接走”的规则;住院期间没有纠错机制,投诉、申诉、起诉皆无门;司法救济失灵;精神损害赔偿数额非常低。报告中还特别指出:我国精神病医学把部分强制收治当做自愿治疗。如果当事人拒绝住院,就把送治人的意愿看作是当事人本人的意愿,理论上把违背当事人意愿的“非自愿治疗”说成是“自愿治疗”。2013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施行,其中第三十条明确规定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

以上所有关于康莫生活状态以及家人行为的内容,均来自于康莫的个人叙述,并不能保证完全的真实性,但康莫也在采访后向记者发来诸多自己在国外学习的视频资料,各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学位证书以证明自己出国留学的经历,另外一段其母亲与她交流的录音文件也多少说明了其母亲的偏执。目前正在美国读书的李同学是康莫的本科同学,她告诉记者,“在与康莫认识的那么多年来,我与她联系很多,七八年前回国还和康莫见过一次。在我与她的接触之下,我并没有发现她有不正常的迹象,我觉得她是一个特别认真特别优秀的女孩,思维灵活兴趣广泛。”对于目前康莫的遭遇,她表示既愤怒又惋惜。

目前,康莫每天都必须按照其母亲规定的作息生活,任何行为都有可能受到其母亲监督,一旦有行为让其母亲觉得她不够乖,就有可能被送进精神病院。她把自己的生活形容为地狱,而天堂却远得她不敢去想,但她仍然等待着,期冀会出现一双强有力的手,把她拉出地狱。

放手后还能爱你

著名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这么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外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

关于亲子关系这个问题,记者采访到来自中国某综合医院心理科的医生西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养育过程,其最基本的目的是让孩子完成社会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因为其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势必会有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或想法出现,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就有必要对孩子的行为加以限制与纠正。但是同时很多家长在执行这种限制与纠正时,常常会越界,他们的限制与纠正不再是单单为了让孩子更快地融入社会,而是带有其个人的感情色彩。最简单的例子,有很多家长,觉得自己没能考上大学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留有遗憾,他们便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读上大学,丝毫不考虑孩子是否适合这条路。”西城告诉记者,在他接触到前来就医的孩子中,如果一个孩子性格确实存在某方面问题,究其原因多半会与其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关。

对于身处在父母控制欲比较强的家庭中的孩子,西城也给出了这样的建议,“首先我们追求独立追求自由的过程,必须建立在我们有能力独立的前提下。我们千万不能陷入一方面要父母给你买房买车,享受着被父母如儿童般宠爱的状态,一方面又向父母提出要以成年人的身份与父母对话,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权利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要让父母看到自己的能力,让父母相信你依靠自己是可以的,消除他们的顾虑。最后要试着把自己的观点充分传达给父母,冲突只会恶化与父母的关系。”

在心理学上,把父母教养的方式分为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三种。

专制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非常严厉,甚至会有粗暴等不当行为。这种教养方式之下,孩子非常容易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等等心理问题,更为严重的孩子还会有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同时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很容易磨灭一个孩子的个性与创造力,在一切都有由父母决定的环境下成长,势必造成孩子变得没有主见,在社会上唯唯诺诺一事无成。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形成另外一个极端,他们不关注孩子行为的正当性,仅仅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欲。这类型的家长其实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不清晰,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遵守社会规范的社会人的责任。过分溺爱的孩子很容易产生种种问题,比如自私自利、放纵骄横,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够清晰,在欲望不能满足时不知道该如何忍耐,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同时溺爱孩子的家长,还容易在孩子成年后,因为无法接受孩子的快速成长而做出不当的行为,比如过度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工作自由甚至人身自由等等。

民主型的教養方式是被推崇的,这种教养方式鼓励父母不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多做引导,同时要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尊重孩子的选择。这要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自己也做到不断提高、以身作则,并且明白不是所有的经验都适合自己的孩子,毕竟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正所谓中国古人有言:因材施教。

来自青岛安宁医院的陈淑芬医生表示,“孩子生命需要绽放,生活需要温暖,心灵需要自由。这一切都离不开父母的尊重和信任。但往往很多母亲会以母爱为名,把孩子的生命禁锢,让孩子与痛苦为伴。”在陈淑芬九年的心理咨询职业生涯中,做过几千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在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中,青少年的父母有很多的共性:1. 极度焦虑,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包办和控制孩子的一切。2. 他们大部分人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严重缺失,所以他们只有通过包办替代和控制来满足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3、他们让孩子感受不到尊重和信任,并剥夺了孩子磨练的机会,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放弃、推卸,丧失了自我价值感和存在感。”

家庭教育是教育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很多父母总是希望把所有自认为对的都教给自己的孩子,可从未想到过,即使孩子全部接受了父母的想法,其最好的状态也只不过是变得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而并不能超过他们的父母。只有激发了孩子全部的创造力与天赋,孩子才可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爱,不该是对亲密关系的绑架,放手不等于失去;紧紧握住的,才让人难以呼吸。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张母亲孩子
感谢老张
老张的猪会听锣
老张的手机
悲惨世界
给乞丐发工资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