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特性分析

2017-09-12王绍飞

商场现代化 2017年16期
关键词:市场农产品消费

王绍飞

摘 要:本文提出了北京市农产品消费已经进入总量平稳、结构改善的阶段,并深受农产品供应影响;分析了北京市的粮食、蔬菜、果品、乳品、畜产品、禽蛋、水产品、花卉等主要农产品的具体消费特性。

关键词:农产品;市场;消费

北京市是规模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城市。多年以来,北京市农产品消费量一直波动性增长,农产品消费品质更是迅速提升。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品种有了新的要求,农产品的消费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为了更加了解北京市农产品市场特性,我们对北京市农产品消费的基本特性,以及粮食、蔬菜、果品、乳品、畜产品、禽蛋、水产品、花卉等八类农产品的消费状况进行一定分析。

一、北京市农产品消费的基本特性

北京市农产品消费已经进入到相对平稳的阶段。十几年来,北京市农产品消费的总体规模急剧增长。2000年北京市全年吃类消费410.0亿元,2016年全年吃类消费2296.7亿元,增长了5.60倍。在此期间,2004年、2005年出现了增长高峰,2004年增长了22.7%;2010年、2011年又出现了高峰,2011年增长了17.3%。2012年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2012年为2.5%、2016年为5.4%。北京市农产品消费增长减慢的直接原因是人口流入速度减少和房价上涨。2012年以后,北京市开始大力限制外来人口,人口增长减缓使农产品消费增长减缓;同期房价快速上涨,人们直接消费能力减弱也使农产品消费增长减缓。

北京市农产品消费结构正在逐步改善。粮食是基本消费品,近年粮食在农产品消费中持续下降,2001年北京市人均粮食消费403.5公斤,2016年减少到259.1公斤;与此同时,北京市人均禽蛋、乳品的消费显著增加。在蔬菜消费上,设施蔬菜、反季节蔬菜、精细蔬菜的增加,使大陆菜的消费相应减少。食品加工、餐饮、观光农业发展迅速,间接地改变了农产品消费结构。花卉不属于生活必需品,近年花卉消费的增加也说明北京市农产品消费的品质正在提升。

北京市农产品消费还深受生产供应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北京市的蔬菜、果品多来自周边省区,这些省区的生产能力和流通成本决定着北京市的蔬菜、果品消费。畜产品可以远途运输,但养殖、屠宰、储运成本较高,其消费受居民消费能力的影响较大。乳品属于垄断经营,少数几家企业控制着北京市的乳品市场。禽蛋易碎而难于长途运输,国际大都市需要花卉且花卉需要保鲜,这使得北京市着意发展禽蛋业和花卉业,这两个产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禽蛋和花卉的消费。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北京市水产品消费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二、北京市的粮食消费特性

北京市粮食消费的基本结构较为稳定。粮食消费主要为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其中小麦消费约占粮食总消费量的1/3,稻谷约占1/4,玉米约占1/4,大豆约占1/10。在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中,面粉和大米的消费比重有所变化,2006年以前大米占北京市居民消费的60%,而2008年以后面粉消费量逐年增加,达到50%-60%。北京市玉米消费主要用于饲料,直接食用量并不很大。

随着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北京市的粮食消费总量也在持续增加。2008年北京市粮食消费总量为487万吨,2012年为512万吨,2016年达到563万吨;前几年平均每年递增1%,近四年平均每年递增超过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粮在人们粮食消费中的比重下降。餐饮业对粮食的需求量快速增加,其他食品消费在人们日常消费中的比重增加。特别是畜产品和酒品的需求增加,导致饲料用粮和酿酒用粮的快速增加。

三、北京市的蔬菜消费特性

北京市经常性消费蔬菜品种有80余种,其中消费较多的有50余种。销售量最大的20种蔬菜是土豆、大白菜、洋白菜、葱头、葱、冬瓜、番茄、胡萝卜、黄瓜、白萝卜、西葫芦、小辣椒、茄子、柿子椒、芹菜、菜花、蒜、蒜苗、姜和云架豆,约占蔬菜上市总量的75%-79%。大白菜、洋白菜、土豆、葱头、冬瓜、胡萝卜、白萝卜、南瓜8种蔬菜较耐储存,是北京市的主要储备蔬菜品种。

北京市的蔬菜消费处于持续增加状态,2005年北京市蔬菜消费总量为737万吨,2014年为772万吨,2016年为851万吨。北京市蔬菜持续增加主要源于城市人口的增长。200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381.9万人,2012年为2069.3万人,2016年为2172.9万人,过去16年平均每年增加近50万人。北京市居民人均蔬菜消费大致稳定,不同年份略有波动,每人每年消费大致在160公斤-180公斤。

北京市居民蔬菜消费的特点是鲜菜消费量较大,约占蔬菜消费量的90%;蔬菜在食品消费中的比重偏低,2013年约占7.8%;蔬菜消费中仍以大路菜为主,近年精细蔬菜消费比重有所增加;城乡居民的蔬菜消费差异较大,城市居民的蔬菜消费量明显大于农村居民的蔬菜消费量,前者较后者高出大约70%。

四、北京市的果品消費特性

果品是北京市居民消费的另一大农产品。北京市居民经常消费的水果有30余种,消费量最大是苹果、梨、西瓜、香蕉等;经常消费的干果有20余种,消费量最大是花生、瓜子、枣、葡萄干等。

北京市每年人均消费果品100千克,每年果品总消费量达到200万吨。北京市的果品供应来自本地和外埠,2016年北京市本地水果产量为62.2万吨、瓜果产量为16.8万吨;外埠供应的果品主要来自我国南方和周边省区,夏秋季的果品供应是山东、河北,其他季节则来自南方。

果品作为一般消费品,人们在消费时主要关注价格、质量、购买的方便程度。北京市居民购买果品的地点主要是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超市,这主要是考虑到保鲜和购买方便,选择距家较近的地点。一般消费者对果品的价格较为敏感,多数消费者选择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的原因就是超市的果品销售价格较高。从质量上看,北京市居民多数认为超市销售的果品较农贸市场要好,但对农药残留等普遍感到担心。北京市居民对水果的新鲜程度关注较多,因此每次购买的数量不是很大,而购买频次较多。endprint

猜你喜欢

市场农产品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浅谈房产测绘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体会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