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云:“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2017-09-12向雯

一带一路报道 2017年5期
关键词:速卖通卖家阿里巴巴

文:本刊记者 向雯

马云:“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文:本刊记者 向雯

2016年11月1日,蚂蚁金服全球化发布会在香港举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中)与嘉宾合影。 (新华社 供图)

5年前,刚开始经营线上业务的蓝弦(Bluedio)大概没有想到,通过全球速卖通能将自己的产品卖向全世界。与Bluedio经历类似的,还有西班牙的药妆品牌怡思丁(ISDIN)。这家知名的西班牙药妆,也从来没有想过,能够通过天猫国际成功进入中国市场。

4月10日,阿里巴巴宣布,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平台海外买家数突破一个亿,正式开启亿级消费群体新时代。成立7年的速卖通现已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及地区,平均每天有超过2000万全球访客在速卖通上选购商品。阿里研究院联合DT财经发布的《网上丝绸之路大数据报告》显示,俄罗斯、以色列、泰国、乌克兰、波兰、捷克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排在我国跨境电商连接指数前十位。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马云不止一次强调着阿里巴巴的使命。这个天下不仅仅是中国。依托大数据、智慧物流等现代互联网技术,阿里巴巴正在为全球中小企业打造一条“网上丝绸之路”。速卖通全球用户爆炸式增长的背后,正是“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全面推进的一个缩影。

开路先锋 数字丝路

5月1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总参谋部大楼举行的第六届“圣彼得堡国际法律论坛”上,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CTO(首席技术官)郭东白,向包括梅德韦杰夫在内的上千位与会者“布道”了速卖通的发展经验。郭东白说:“速卖通对交易平台的建设,可以成为全球中小企业登上世界舞台的机会。”

郭东白的底气来自于阿里巴巴速卖通在俄罗斯的迅速发展。目前,速卖通不仅是俄罗斯民众最爱的购物网站,还推动了俄罗斯完成了从物流系统到银行体系的改造。

“2013年速卖通在俄罗斯做了一场促销活动,导致当天的订单量猛增到40万,但俄罗斯邮政系统一天最多只能处理7万个包裹,当几十万个中国包裹蜂拥而至时,邮政系统瘫痪了,包裹在海关‘躺’了两个月。”速卖通卖家运营总监胡彦辉回忆了当时的情况,“随着速卖通进入俄罗斯以后,阿里巴巴提供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提高了其邮政清关、分拣的效率。目前到俄罗斯的清关时间从原来的50多天缩短到15天到20天。”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国家今年上半年的外贸总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7%,而速卖通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易额占到了50%,买家数达到了60%。“可以说我们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者、推动者,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胡彦辉如此感叹到。

阿里巴巴办公园区 。(阿里巴巴官方网站供图)

经过7年的发展,速卖通的平台建设已经日趋成熟。在问到目前还有哪些困难时,胡彦辉思考了一下给出了答案:“贸易壁垒和物流问题依然存在。”以前阿根廷在速卖通的交易额可以排到前5,后来阿根廷出了一个规定,每人每年跨境海淘不能超过两笔,合计不超过50美金。在这个政策下,阿根廷销量跌至50名以外,虽然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但这种贸易壁垒确实存在。还有物流,除了大城市,其实还有很多订单量少一点的地方,比如马尔代夫有1000多个岛,在这些岛屿间做物流是非常困难的。

可以说,跨境电商跟传统贸易相比,速卖通扮演了一个开路先锋的角色。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阿里巴巴和马云显示出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布局智慧。除了跨境电商平台的不断发展,阿里巴巴还从在线支付、智慧物流、数据中心等多方发力。

目前,菜鸟物流已开辟跨境专线16条、跨境仓库74个、超过90家物流合作伙伴,货达22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西班牙的海外仓,用户下单24小时内就能收到来自中国的红米手机。同时,速卖通联合支付宝已经和海外200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支持18种货币结算,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差异化本地货币的服务。

3月22日,阿里巴巴集团的首个海外eWTP(全称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数字中枢”落户马来西亚。马云表示,阿里巴巴将和马来西亚一起,帮助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年轻人和中小企业参与全球贸易。未来,随着更多国家的响应和加入,还将有新的数字中枢覆盖更多的贸易路线,从而创造出全球化的“数字丝绸之路”。

品牌创新 “群龙出海”

进入速卖通平台仅两年多的淘品牌——“初语”,也慢慢摸索出了门道,发现速卖通的玩法越来越趋近于“天猫”。作为一个由独立设计师创立的艺术潮牌女装,在国内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如何做出海外消费者喜爱的样式,成了他们的新目标。

在速卖通上,大部分卖家来自于淘宝或者天猫,以前单纯做外贸的卖家不超过40%。在卖家看来,在速卖通上卖东西跟在天猫上没多大区别,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在做外贸。胡彦辉谈到:“我们跟传统外贸的业态完全不一样,外贸要面对海关、安检、结汇、出入口退税等等,而速卖通的卖家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跟海关打交道。”

在记者采访的当天,正好有来自全国各地速卖通平台的卖家来这里参加“男装行业金银牌卖家大会”,据阿里员工介绍,像这样的培训会,平均每月都会举办几次。除了定期的交流培训,速卖通在其他方面也给予卖家一系列支持。从帮忙注册商标到人才的培养,从店铺运营到物流的保障等等。“总之,我们只需专注产品,其他难题都交给速卖通。”一位速卖通平台上的商家如是说。

速卖通卖家运营总监胡彦辉阅读《一带一路报道》杂志。(向雯 摄)

阿里巴巴园区的图书馆。 (向雯 摄)

而做好产品,拥有自己的商标是速卖通对商家最大要求。过去中国传统的外贸主要是以OEM(贴牌生产)、ODM(原始设计)方式为主,“中国制造”中有六成以上都没有自己的品牌,只做来料加工,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只能赚取微薄的辛苦钱。“我们要求在速卖通发布的每一个商品都要有商标和logo,他们的商品就跟着我们一起走向了海外。”胡彦辉说。未来速卖通会全面推进“品牌化”与“本地化”,为中国更多的中小企业赋能。

除了帮助中国企业“出海”,速卖通还开始尝试帮海外企业扩展市场。“目前速卖通平台上95%都是中国的企业,去年我们才去探索一些海外的卖家。目前已经有俄罗斯的卖家进驻,今年会有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卖家会上线。”胡彦辉表示,这仅仅是速卖通帮助海外卖家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会在时机成熟时把这些海外商家带到速卖通覆盖的全球市场中,让它们跟中国企业一样把产品卖到全球各地。”

在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王健看来,这恰好践行了“一带一路”希望实现的互惠互利,“既帮助中国企业走向海外,也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走向海外,让双方共享全球市场这块‘大蛋糕’。”

西班牙消费者在地铁上用速卖通APP选购商品。

相知为邻 货通万里

在这个“双创”的时代,有很多的年轻人既是消费者,也是创业者。让更多中小企业和年轻人借助互联网走上全球经济舞台,这不仅仅是速卖通的梦想,更是整个阿里巴巴集团为之努力的方向。

前不久,全球速卖通做了关于“一带一路”上的电商经济大数据解读。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国家中25岁-34岁的年轻人已经成为通过新零售平台“剁手”的主力军。在数以亿计的海量中国品牌商品中,美妆、家具、黑科技分别成为不同国家的“心头好”。

速卖通的西班牙籍员工裴友告诉记者,速卖通改变了海外不少国家和地区用户的消费习惯。“婚礼是女人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以前没有一个西班牙人会在网上买婚纱。”裴友说,如今越来越多的西班牙女士在速卖通上买婚纱。

在阿里巴巴滨江园区,记者见到了许多像裴友这样的“洋小二”,乍一看,还以为自己进入了一个“小联合国”。据了解,现在速卖通有来自13个国家近100人的外籍员工,平均年龄在27、28岁。他们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海外买家的运营,内容策划,宣传设计等等,虽然工作内容不尽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把中国的产品卖向全世界。而速卖通的中国员工也遍布世界,目前在莫斯科就有70多人的团队,很多当地人也加入了这家中国公司。今天的世界,年轻人越来越国际化,而世界越来越成为了“地球村”。

过去20年,全球化是为大公司或者发达国家而设计,受到几万家大公司的控制,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而现在通过跨境电商,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去支持几百万家公司或几千万家公司。当你有一部手机,你就能进行全球买卖。通过一个平台让中小企业能将商品卖到全世界,这不仅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也将改变世界的商贸架构。

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的推进中,中小企业,年轻人正是其中的生力军。阿里巴巴打造的“网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贸繁荣之路,也是一条品牌创新之路,更是一条开放包容之路。阿里巴巴让“一带一路”更接地气,通过“网上丝绸之路”让中小企业,让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参与到“一带一路”之中。

如今,不管交流方式、媒介如何变化,中国与世界共享共建、合作共赢的本质永远不会改变,因为“相知者,不以万里为远”!

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的”洋小二“。 (本版图片 阿里巴巴 供图)

责编:史瑞

猜你喜欢

速卖通卖家阿里巴巴
卖家秀女人 vs 买家秀女人
快乐辞典
淘宝买卖家的搞笑对话
12星座淘宝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