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自贸区走出“盆地”登上“高地”

2017-09-12四川日报陈碧红罗向明唐泽文

一带一路报道 2017年5期
关键词:川南双流临港

文:《四川日报》陈碧红 罗向明 唐泽文

四川自贸区走出“盆地”登上“高地”

文:《四川日报》陈碧红 罗向明 唐泽文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新华社 供图)

推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务院批复精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高水平高端化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

7月10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四川自贸区”)正式挂牌第100天。四川省工商局发文提出18条服务意见,为自贸区快速发展护航。

从4月1日正式挂牌至今,在四川自贸区这片充满活力和引力的土地上,一批首创改革相继启动和落地,各种要素不断聚积,改革创新红利开始释放。四川迈向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脚步走得更快了——

6月28日,成都自贸区管委会与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贸易物流、金融与专业服务等课题上进行合作;

6月29日,川南临港片区泸州港与德国杜伊斯堡港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港口、贸易以及供应链服务等方面展开合作;

7月12日,成都双流自贸区管理局与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互助合作推进自贸区建设的新机制。

从“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城市”新加坡,到“世界第一大内河港”杜伊斯堡港,再到中国改革开放前沿深圳前海……四川自贸区打开大门搞建设,让新鲜空气进来,让新生力量进来。作为对外开放代名词的自贸区,正推动四川由西部内陆向开放前沿华丽转身。

“高效”“创新”的自贸区节奏

踏进四川自贸区成都双流区块明亮的政务服务大厅,门口咨询台上摆放的所有资料,都是中英文双语版本,其中一本《办事指南汇编》厚达784页。双流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指导中心主任李开崇介绍,四川自贸区挂牌后,为了与国际接轨、优化服务,服务大厅增设了国际贸易、国地税联办、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窗口,13个服务窗口共配备了7名英语专业八级人才。

在2号集中出件窗口,成都百姓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朝会顺利拿到了新证,从提交材料到领新证,只用了1天时间。“在自贸区内注册企业,可谓是零成本和零门槛。”双流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岳琳介绍,自贸区承诺在1-3个工作日完成营业执照办结。

而在四川自贸区成都高新区块,政务服务大厅启用了国内首个政务机器人“高小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政务服务”的方式,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体系。“高小新”身高1.2米,体重29公斤,拥有灵活关节,还有眼睛鼻子和嘴巴。它的智能化程度很高,可以为办事群众和企业答疑解惑,提供政策咨询,介绍注册流程。

“高效”“创新”是四川推进自贸区建设的关键词。

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行政审批局建立了“一口受理、接办分离”审批机制,将企业注册由原来最长的20个工作日降到1个工作日,提速达95%。川南临港片区综合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周琴说,“网上服务大厅”和APP也正在研发之中,未来市民和企业将能够通过更简单的方式,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

四川省商务厅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四川自贸区共新设市场主体8000余户,注册资本900余亿元,均居7个新设自贸试验区前列;今年上半年,全省外商投资合同外资额、新签对外工程承包额、服务贸易额均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贸区建设初见成效,制度红利初步显现。

改革前沿投资热土

4月6日下午,价值4000万元的78辆德国原装宝马汽车抵达成都青白江铁路口岸,这是四川自贸区挂牌后,成都铁路港运营接到的“最大单”。

“这批进口的宝马车上个月从德国纽伦堡装车起运,抵达成都仅历时12天。”物流运输企业负责人廖先生介绍,包括本次在内,德国宝马已经通过蓉欧快铁开展了三次运输测试,“都是按照大贸模式通关,意在测试蓉欧快铁的运输效率及成都铁路口岸的通关效率。”

自贸区要实现“贸易便利化”,必然需要优化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6月29日,双流综合保税区启用“区内流转货物虚拟运抵”系统,它取代了原有的人工录入运抵报告环节,直接在系统上操作,“上线当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我们一共接收到申报区内流转备案清单182票,平均通关时间只要9分钟。”相关负责人说,成都海关关区进口通关已经提速41.4%,出口通关提速37.5%。

摩尔多瓦拥有近5000年的葡萄酒酿造历史,是国际葡萄酒组织(OIV)创始国中最古老的葡萄酒王国。作为全国第一家以扩区名义获批的综合保税区,双流综合保税区有着摩尔多瓦在华首个也是仅有的国家馆。摩尔多瓦国家馆总经理温茜介绍说,“四川作为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我们看重这里的发展潜力。”

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同样凭借综合保税区的口岸优势和蓉欧快铁的物流优势,该企业成功打造了中国首个互动体验式国家馆。温茜透露,他们也在摩尔多瓦首都开设了中国中心,将“成都造”带出去。“接下来我们还将在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设计直采中心,那里的商品将重点依托水运。”

在综合保税区另一边,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保税维修基地也于7月初交付使用。

“国外航空公司飞机发动机在这里维修,不仅可节约近40万美元运费,还能节约两周时间。”来自法国的工程经理菲利普说,之所以把这个项目设在保税区,就是考虑可以基于保税区的政策,更好地开展境外飞机维修业务。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航空维修基地。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一角。 (东方IC 供图)

深度融入国际贸易产业链

6月30日,“泸州造”第一部智能手机四川友信达正式下线,从签订合作协议到产品正式下线,仅用了122天。为了纪念首批“泸州造”手机下线,其中999台还印上了特殊印记销往全国。“我们要让全国各地的客户都知道这是产自川南临港片区的手机。”四川友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建江说。

自贸区如同强大的“磁石”,吸引国际国内资源源源不断地涌入,由此激发大量的融资和供应链服务需求。

嗅到商机的泸州临港辉睿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就是入驻川南临港片区的首家为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平台的公司,也是自贸区供应链金融的践行者,就在自贸区挂牌当天成立。“临港辉睿供应链自成立以来,真实深切地感受到政府服务意识、办事效率的增强与提高。”其董事长兼总裁李咏梅说。

从阿布扎比出发,阿联酋国营石油化学公司Borouge公司生产的塑料粒子经海运抵达上海,再转长江水道内河航运抵达泸州,最终存放在位于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的仓库内。这是Borouge公司设在中国西部的唯一一个分拨中心,为川滇黔渝、陕甘藏青新等西部地区的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提供保税仓储分拨配送服务。

作为四川第一大港,泸州港依托自贸区建设,正加速深度融入国际贸易产业链之中,由传统的装卸、转运业务向包装、加工、仓储、配送、提供信息服务、保税、金融、贸易等高附加值综合物流功能延伸和发展。

自贸区的建立也按下了泸州对外开放的加速键。

目前,川南临港片区还与澳大利亚巴罗莎市、深圳前海自贸区、广东自贸区广州南沙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福建自贸区平潭片区、遂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9个区域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合作,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自贸驿站”构建人才、产业、通道等方面合作共赢关系,协同、开放、合作的国际贸易新格局初步形成。

猜你喜欢

川南双流临港
国内首条双流制市域(郊)铁路开通运营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迎春小学
双流区总工会培训提升工匠技能
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广西北部湾临港产业整合
上海临港的海
种子醒了
不想在你心中枯萎
上海比你想象的更需要杨超越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从图像考古角度看川南石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