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运行体系分析调控运行现场培训模式

2017-09-10林荣祥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2期

林荣祥

摘 要:伴随"三集五大"管理体系的提出,对调控运行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通過现场培训等形式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是适应"三集五大"管理体系中的大运行体系的必经之路。本文将通过对大运行体系的介绍,探讨基于此的调控运行现场培训新模式。

关键词:大运行;调控运行;现场培训

为有效适应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速度,2012年起,“三集五大”管理体系被提出。伴随新管理体系的提出,原有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及人员分工与职责等都需要进行相应调整。调整过程中,培训工作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将围绕“三集五大”管理体系中的“大运行”体系对调控运行人员的新要求,探讨对调控运行人员的现场培训要点。

一、大运行体系概述

(一)大运行体系概念

2012年,“三集五大”管理体系正式提出。所谓“三集五大”,是指在集约人、财及物,按照“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的体系,对电网系统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及业务流程等进行系统变革,实现管理模式的大转变。【1】

按照大运行体系的总体要求,调控中心需结合当地电网的实际情况,以集约化、专业化管理等为主线,对调度体系进行优化,实现调控的一体化运行。【2】伴随大运行体系的实施,电网原有调控运行人员的工作职责及知识储备等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对其予以指导提升。

(二)大运行体系对培训提出新要求

传统模式下,电力系统调控运行工作人员的培训一般包括三类:电力相关的理论培训;正常情况及事故情况下的操作培训;现场输变电设备的认知及使用,即现场培训。【2】前两种培训一般不需要直接到达现场,通过考试、模拟等形式即可完成。但现场培训则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良好的结合起来,以培养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大运行体系背景下,传统培训模式仍需继续强化,特别是针对现场培训,其培训要求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大运行体系要求,原本由县调管辖范围内的110kV电网的调度权上移至地调,并采取变电站无人值守集中监控的方式,实现省、地、县三级调度“纵向贯通”和调度监控专业的“横向集成”,实行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2】该模式实施后,直接导致电网设备增加而调控运行人员任务加剧,原有的现场培训时间及力度等可能无法有效保证。为此,根据现有情况,制定新的现场培训方式迫在眉睫。

二、大运行体系下调控运行现场培训工作的开展

为有效适应大运行体系这一新形势的需要,传统调控运行工作人员的现场培训工作需要不断更新与前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确立科学的现场培训计划与配套的考核激励方案

科学的现场培训计划是一切培训活动的前提与开端,而考核与激励方案则是保证现场培训活动质量的必要手段。

首先,培训计划需建立在对现有调控运行工作人员的充分了解基础上。计划确立前,需由调控运行中心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中心内部工作人员以往的学习培训情况及知识储备程度进行汇总报告,这是培训计划拟定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同时,由调控运行中心负责人拟定初步的培训计划与方案;

第二,受调控运行工作性质影响,现场培训工作需由年度培训与月度培训两部分组成。【3】其中,年度培训由调控运行中心统一组织开展,学习完成后,需形成相应的学习报告;月度培训则是根据年度培训的开展情况,针对不足之处,由各调度长自行组织内部员工进行的学习,需上报调控运行中心。两类培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第三,现场培训工作需要配合相应的考核与激励方案。考核与激励方案是现场培训工作开展的衡量标准与催生动力。将现场培训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工作,可以保证培训的真正效应得到发挥,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防止培训工作流于形式与表面。

(二)现场培训活动的开展形式需多样化

大运行体系下,调控运行人员的现场培训形式也需趋于多样化,可以通过各类主题活动开展、重大工作现场的学习及网络系统等进行,实现多渠道并举:

首先,各类主题现场学习活动。主题类现场活动开展的优点在于组织严密、规模巨大,可以实现对调控运行人员规范、科学、完整的培训。如以一百天为活动周期,组织辖区内的调控运行人员深入到辖区内所有的变电站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和体验等。这样系统的组织,基本可以实现现场学习知识点的全面覆盖;

第二,重大工作现场学习。对于一些突发的、较为紧急的情况,或者一些较为复杂、任务较重、危险性较大等的工作,为保证调控运行人员尽快对现场情况熟悉并上手,可以在保证正常工作前提下,组织调控运行人员前往现场进行针对性学习。这类培训一般计划周期较短,临时性较强;

第三,重视对培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设立专门系统,形成专门的网络学习渠道。对于各类主题培训活动及重大事项现场学习活动所掌握的第一手的学习资料,需由专门负责人进行收集与整理,并上传至专门的系统,形成网络资料库,方便后期出现问题时及时查找,规范调控运行现场培训资料库,也可以有效节约培训资源,实现资料的共享。

第四,创新现场培训活动形式。电力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运行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联。对调度运行的现场培训中,可以尝试与其他部分工作相互融合,拓宽调度运行人员知识面,增强工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如福建省目前推行的配网调度与配抢指挥两个专业的融合,可以利用两项业务的共同点与相同性,对其融合管理,协同分析,从而起到优化事故处理方案,实现配网调度与抢修指挥的快速响应与运作,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三)形成对现场培训工作的总结与评价机制

任何现场培训工作结束后,都需要对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对尚存疑问的部分进行记录,作为下一期培训学习的重点。对学员的总结情况,各调控中心负责人需不断跟进与考察,保证所学知识有效落实到位。只有通过总结才能发现,只有有所发现才能提高。

同时,培训后的总结与评价,还是现场培训考评与绩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结情况,可以对学员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形成大体的了解,也可以作为后期工作人员调动与任命的参考依据之一。总之,总结与评价机制的健全,可以有效推动形成调控运行现场培训工作的完整的链条。

结语:

大运行体系的提出,对调控运行工作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与考评激励方案、组织多样化的现场培训活动、进行及时的总结与评价等途径,对调控运行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现场培训,可以促使他们尽快适应新要求,并不断推动电力系统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林,王亮.电网“大运行”模式下调控一体化人员培训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71.

[2]温建春,钟世民,罗鲁东.“大运行”体系下调控运行现场培训模式探讨[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3,(12):60-62.

[3]王秀平.以“大培训”为抓手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2,(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