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智让课堂在学生眼中闪光

2017-09-08赵淑华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军需棉衣机智

赵淑华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只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相互碰撞、接纳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思维活跃,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会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对问题的回答有时也出乎教师的意料。有人把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比喻成“一首流动的诗”,“随时会有不确定的因素带来新生成的音符”,这个比喻形象而贴切。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而且还要有灵活运用知识、机智处理问题和圆满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出现“意外回答”“意外问题”事件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意外”是学生思想的真实流露,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它是课程的生长点,是好课的亮点。教师要随时注意发现学生回答问题中出现的错误或片面、偏激的想法,珍视并挖掘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随机调整教学预设,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和学生共同探究;通过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保证生成的正确方向,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使其对教学起到补充和增效作用。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所谓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对教学中发生的瞬息万变的情况能敏感、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能正确、机敏而妥善地处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能力。虽然教学机智是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但教学机智往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教学情境最富灵感的“点睛之笔”。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这种“意外事件”和制造麻烦等不良事件联系起来。其实,这样的“意外事件”反而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不能视而不见或“一棍子打死”, 或是为了完成课前预设的教学内容而只顾赶时间,不管学生的反馈,不根据学生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度。自主学习的课堂要求教师课前必须要有一种准备——随时终止原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随时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记得几年前一次课堂教学竞赛时听一位教师执教《丰碑》一课,课堂的一个情节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生:从“倚着”“坐着”两个词可以看出军需处长已经站不起来了。红军条件艰苦,一定又冷又饿,走不动了,站不起来了,才冻死的。

师:老师同意你们的看法,你们考虑得很周到,分析得很合理,军需处长当时一定是饥寒交迫。

生:我们小组认为,军需处长是部队中管理物资的人,他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他一定是把棉衣都发给其他的红军战士了,连自己的那份儿也没留下,才被冻死的。为了他人,犧牲自己,军需处长是个非常伟大的人。

............

生:老师,××说他(军需处长)真傻。

(生笑。)

师:你认为军需处长很傻?大家说他说的对吗?这种想法对吗?

生:不对!

师:这种思想是不对的,是应该批评的。下一组接着汇报。

这节课结束之后,和这位教师交流中我问她,上这节课的过程中你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她想了想,提起这个细节。我问:“为什么‘不舒服呢?”她皱皱眉笑了一下说:“觉得像亏欠了这个学生点什么。”我说:“你的感觉对。”随后我们一起探讨了这个让教者自己也深感“不舒服”的细节。

一句小声的嘀咕“他真傻”,道出了一个学生的真实心态,它是学生思想的真实流露。教师面对这一回答不知所措。显然,这一回答在教师预设的“答案” 之外,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对这一意外回答,教师只是简单地评判“不对”,甚至“粗暴”地以“应该批评”了事,既没有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偏差进行必要的引导,也没有以此为教学资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明辨是非,而是一语否之,不予理会,仍按照既定的教学思路进行。这个提出异议的学生除仍心存疑惑外,又在教师的“批评”声和同学的哄笑声中无地自容,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前一阶段又听了一节《丰碑》的教学,恰巧教学中又发生了类似的“意外事件”,教师的机智巧妙处理及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所有听课教师的赞赏。

师:下面请大家谈谈你从这段描写中读懂了什么,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生:这段写军需处长没有棉衣,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被冻死了。军需处长是被冻死的,太不幸了。

生:我想到了军需处长为什么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为什么没有穿棉衣。我想是红军队伍缺少棉衣,军需处长把棉衣都发给了别人,也可能是他把自己的棉衣送给别的战士了,所以自己穿的是单薄、破旧的衣服。

…………

师:你们的想像力很丰富!×××同学,请你说说。

生:军需处长应该把自己的那份棉衣留下,那样就不会冻死了。

师:大家想一想,难道军需处长不知道没有棉衣穿可能会被冻坏甚至被冻死吗?

生:知道。因为天气非常寒冷。(读)“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冰坨子,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他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他知道自己会被冻死 。

师:他“会想到”自己没有棉衣穿“可能”会被冻死。那么他为什么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件棉衣呢?

生:我觉得他是这样想的:自己穿了棉衣,没有棉衣穿的人就可能会被冻死。

生:我认为军需处长是怕别的战士挨冻,才宁可自己穿单薄破旧的衣服,宁可自己被冻死。他不怕死,不怕牺牲。

师:从哪句话能看出军需处长不怕牺牲?

生:(读)“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说明他不怕死,不怕牺牲。

师:对,说明他对死亡早有预料,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后面有个冒号,表示后面的话说明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大家读一读。

…………

生:他是军需处长,宁可自己不穿棉衣也让战士们穿上棉衣,为了革命胜利,他大公无私、舍己为人,非常伟大!endprint

师:大家分析得很正确。军需处长作为红军干部,他身先士卒,吃苦在前,关键时刻宁肯牺牲自己。

师: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革命英雄?你能举出像军需处长这样为了革命宁愿牺牲自己的英雄事例吗?

生:我读了13课《黄继光》,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主动请战去炸毁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英勇牺牲,战士们冲上阵地,消灭了敌人。

生:我读了后面快乐读书屋里的《草地夜行》,写一个红军战士背一个小战士,被泥潭吞没,他把小战士推上来,保住了小战士的生命。

师:后面的课文你们都读了,老师给你们点赞!

师:五年级我们要学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解放战争中,董存瑞用手托起炸药包,炸毁敌人的碉堡,为部队扫除了前进的障碍,赢得战斗胜利。

师:革命队伍没有这样的人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呢?

生: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就不能取得胜利。

生:如果人人只想着自己,关键时刻只为自己着想,就不能消灭敌人。

师:说得好!如果人人都为自己着想,革命就不能取得胜利。革命事业就需要这种身先士卒、关键时刻肯犧牲自己的优秀品质,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军需处长这样的为了革命事业宁愿献出生命的忠诚战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转向那位同学)你说对吗?

(生点头。)

师: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好。你理解了、领悟了,老师很高兴!我们大家为他的领悟鼓掌好吗?

面对类似的问题,这位教师既没有“抹杀”,也没有直接作答或进行生硬的说教,而是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把这一“意外”回答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启发诱导,首先以设问巧妙反击。“难道军需处长不知道没有棉衣穿可能会被冻坏甚至被冻死吗?”学生通过第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做出肯定的回答。接着教师通过追问:“那么他为什么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件棉衣呢?”来引导思维走向,巧妙地使问题变“该不该”为“为什么”,围绕“军需处长为什么不给自己发棉衣”讨论,发表见解,这样就使问题化难为易。学生很快找到答案:“自己穿了棉衣,没有棉衣穿的人就可能会被冻死。”“军需处长是怕别的战士挨冻,才宁可自己穿单薄、破旧的衣服,宁可自己被冻死。”“他不怕牺牲。”“他大公无私,舍己为人,非常伟大!”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军需处长作为红军干部,他身先士卒,吃苦在前,关键时刻宁肯牺牲自己。”接着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革命英雄?你能举出像军需处长这样为了革命事业宁愿牺牲自己的英雄事例吗?学生由此产生联想,通过师生多向交流,列举出黄继光、无名红军战士、董存瑞等为革命胜利英勇牺牲的英雄,使学生认识到“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革命的胜利”,由此学生加深了对军需处长这种精神内涵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教学进行到此,教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适时从反面设问:没有这样的人行不行?为什么?学生通过交流认识到“如果人人只想着自己,关键时刻只为自己着想,就不能消灭敌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革命就不能胜利”,从而明辨是非。最后教师点拨、总结:革命事业就需要这种身先士卒、关键时刻肯牺牲自己的优秀品质,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军需处长这样的为了革命事业宁愿献出生命的忠诚战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至此教师不忘与做出“意外”回答的学生进行交流,对他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予以肯定,并提议为他的理解和领悟鼓掌,充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在对这一“事件”的处理中,教师因势利导,化课堂意外为教学契机,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生生、师生、生本之间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巧妙生成。学生在教师的启发、点拨和指导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思想受到教育和启迪,心灵得到净化,树立起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保证了生成的正确方向,也为下节课理解本课的教学难点——理解“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两个句子的含义,从而为进一步理解课文主题做好了铺垫。而这些都得益于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机智。这位教师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展现出良好的教学机智,这是新型课堂的标志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地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机智是一种驾驭课堂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但它并非单纯是一种技巧,它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具备灵活地运用知识、机智地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修养,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的修养,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扩大知识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厚积而薄发;要训练专业技能,提高业务能力,掌握教学策略,不断探索和研究,进而不断积累和发展自己的教育机智。

教学机智不仅仅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问题,在其深层起支配作用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教学机智的思想基础是教学上的民主思想,它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一个学生。”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尤其是意外回答,要运用民主的方式和态度予以解决,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在情感态度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容忍每一个学生的缺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方法策略上,要启发诱导,巧妙反击,切磋讨论,以疑促思,激活学生的思维,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把学生的思路引向疑难问题的结局,让课堂在学生眼中闪光。

(作者单位:木兰县利东中心小学)

编辑/赵卓然endprint

猜你喜欢

军需棉衣机智
丰碑
机智闯关
棉衣
机智的斑马线
给树穿棉衣
敦煌藏文P.T.1185号《军需调拨文书》及相关问题研究
战时持续消耗型军需物资配送优化问题研究
田军的两件“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