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儿童心灵教作文

2017-09-08杨晚云

湖南教育·B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好作文写作文习作

杨晚云

中年级学习阶段是学生正式作文的起点,儿童对作文最初的情感态度会影响他一辈子对作文的感情。中年级写作教学至关重要。

笔者践行“走进儿童心灵教作文”,培养儿童作文兴趣,提高儿童写作能力。

一、真诚地爱儿童,与儿童心贴心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里谈到:“我们要加入到儿童队伍里成为一员,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真诚的。”儿童和成年人一样,渴求尊重和理解,比成年人更需要爱,懂得爱。教师必须放下身段,用一颗纯洁无瑕的童心去与儿童交往,以心换心,师生就能心心相印。现摘录一段师生交心对话如下:

师:从今天开始,将由我来教你们的作文课。听到这个消息,你的心情怎样?

学生祯:我心情很高兴,因为我听说您是最好的老师。

师:我不一定是最好的老师,但一定是最爱你们的老师。

学生晶:老师,您说您很爱我们,我要说,我们更爱您。

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示教师对学生的浓浓的爱意。毋庸置疑,教师尊重儿童,爱护儿童,便能使儿童“亲其师,信其道”。

二、减轻儿童写作文的心理负担

明朝理学家王阳明谈到:“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儿童初学作文,知识积累、生活素材非常有限,认识水平不高,表达能力不强,作文难以下笔,习作不尽人意,是情理之中的。若教师对儿童过分求全责备,必然强其所难,使他们产生畏难害怕情绪。笔者教育学生,写作文并非难事,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多看看周围的人事景物,有什么,看什么;看过后,说一说;说什么,写什么;经历什么,写什么;可以写快乐,也可以写烦恼,可以写笑,也可以写哭,不拘形式,不论长短,自由地用文字写出来就是文章。为体验儿童写作的苦衷,教师坚持与学生共同写,每次习作指导必写“下水文”,与儿童同“乐”同“苦”,让儿童感到老师不怕写作文自己也不能怕写。对于学生的习作,尤其是优秀作品要大张旗鼓地表扬,或在班刊上登载、或寄出去发表、或将小作者评为“小作家”“作文王子”,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就算是失败之作,也尽量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用得十分恰切的词语、一丝真挚的感情,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培植其自信心,让孩子彻底消除害怕紧张情绪。实践证明,从减轻学生写作的心理负担入手,是使儿童爱上作文,写好作文的有效切入口。

三、激发儿童内心的写作动力

要想使学生写好作文,必须激发儿童的写作热情,使其产生写作的内动力。笔者采取了下述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一是用趣味故事、古今中外故事使学生明确写好作文的意义。我给学生讲述了三国故事《一首诗救了一条命》,学生触动不小;也不时讲述现代竞争社会的人如何借助自己“出口成章”“下笔千言”之才华,被择优录取的事例,使学生懂得了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二是教育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作文无处不在,使学生懂得作文的实用性。三是采取看视频、听音乐、画图像、唱歌曲、演角色、尝味道、当记者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感受作文的趣味性,使学生以写作为乐。四是运用多种物质或精神奖励形式,让学生体验写好作文的成就感。五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口才,随口作文,让学生任意出题,教师出口成章,不仅说得清楚具体,而且说得幽默生动,声情并茂,让人时而泪流满面,时而捧腹大笑,使学生感受到作文的魅力。学生明白了作文的重要性、实用性,感受到其趣味及魅力,体验到习作成功的喜悦,学写作文也就积极主动、热情高涨了。

四、满足儿童写作内容的需求

儿童作文最困难的就是无话可写。教师必须满足儿童习作内容的需求,替儿童着想,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1.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丰富儿童的生活。

叶圣陶先生早就切中肯綮地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有了充实的生活才会有好文章。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让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的活动为铺设,在校内外广泛涉猎,才能有话可写。例如指导学生写当地常见植物野菊花,师生一起上山采花,在班级小花圃栽花,观察花的成长过程,画花的形状,闻花的气味,师生讨论花的品质,最后再写花。有了采花、栽花、观花、画花、议花的生活积累,一篇篇写《野菊花》的优秀文章跃然纸上。节假日,教师经常组织学生爬山、划船、搞文体活动。有了丰富的生活,学生作文就不会为“无米”而发愁了。

2.教育学生做真人,写真话。

当今小学生习作内容雷同现象比较明显。究其原因,还是学生无话可写所致。如何引导学生有话写,写真话呢?笔者认为,一是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引導学生做真人,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努力去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为了写好《我学会了……》一文,我给学生提供了包括“洗衣服、买菜、操作电脑”等30多项内容,要求学生先亲自去做、去体验、去找作文的“源头活水”,然后再写。有了亲身体验,学生写作时不仅叙事清楚具体,而且感情真实可信。二是引导学生选择真实的写作素材。学生习作出现假、大、空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人生阅历浅,生活单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普遍不会选材。儿童好玩、好奇、好动,亲自经历过的形形色色的事也不少,但不会与写作文联系上。教师要架好学生生活与习作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选好真实而丰富的写作材料。以《一件有意义的事》为例,教师初讲时,90%的学生把有意义的事单纯地理解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好事。这样选材虽然符合要求,但内容陈旧、单调,缺少新意。笔者将“有意义的事”概括为“对别人、对集体有好处、有帮助的事”,然后让学生思考:“在学校,你是否做过对班级、学校、同学有好处的事?”“在家里是否做过对家人、对家庭有好处的事?”再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社会上、大自然中做过的事。几乎90%的学生均在教师的引导下放开思路,选择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真事”。学生伟所写的《我帮弟弟找到了丢失的10元钱》在全国作文比赛中获奖。三是教师言传身教,带头做实事,写真话。每安排一次习作,师生共同亲身体验,同做事,同写作。教师真正与学生融为一体了,学生自然“向师”、“效师”。有了教师求真务实的教学作风,学生习作自然也就习惯于写真话、抒真情了。

3.引导学生积累作文材料。

积累是学习和写作的基本功。学会积累,就能增加知识,储备写作素材,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写作也就有了“源头活水”。学生升入三年级以后,已经开始学写钢笔字,为积累奠定了书写基础;从阅读角度来说,课内外阅读量均有增加,为积累提供了内容。三年级学生开始进入正规写作序列,养成积累习惯十分重要。近处看,为写作提供了素材;远处看,能使学生终生受益。本人这样引导学生积累:一是要求每个学生备好知识积累本,建议命名为“聚宝本”“写作材料仓库”,主要积累课内外阅读所获取的知识。积累步骤分为“四步”。第一步独立阅读,第二步用笔标记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段,第三步抄写在“知识积累本”上,第四步熟读成诵。二是引导学生备好现实生活积累本,建议命名为“我的故事”“生活天地”,主要积累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中丰富多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景物,把所见、所闻、所感及时写下来,以备日后作文用。三是引导学生积累自己的观点。笔者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有主见的品格,培植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要求学生学会评价人、事及社会现象。想到什么新观点,就在本子上写下来,还可以与老师、同学探讨看法,允许保留不同意见。长期坚持,学生便会养成独立思考、发表独到见解的习惯。

(作者单位:邵阳市洞口县教学研究室)endprint

猜你喜欢

好作文写作文习作
写作文的烦恼
小丁写作文
独抒真意始为佳
好作文是“看”出来的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好作文首先要好看
写作文等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