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hs—CRP及IL—6水平检测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2017-09-07彭忠忠

关键词:心脑硬化性介素

彭忠忠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hs-CRP及IL-6水平检测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与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患者150例,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心绞痛和稳定性心绞痛三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常规检查的健康者50例,比较分析四组血清hs-CRP及IL-6水平水平。结果 对照组健康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患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IL-6水平;冠状动脉硬化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1..02

在临床治疗中,冠状动脉硬化是一种炎症反应,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1]。为了研究分析血清hs-CRP及IL-6水平檢测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选取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患者150例,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分为三组,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与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患者150例,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心绞痛和稳定性心绞痛三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常规检查的健康者50例。选取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患者均符合临床上相关诊断指标,排除具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前,患者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患者中,女61例,男89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为(62.1±7.1)岁。四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心绞痛和稳定性心绞痛三组各为50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常规检查的健康者50例,抽取研究对象早晨空腹状态下的5 mL静脉血,进行相关检验操作。比较分析四组血清hs-CRP及IL-6水平水平[2]。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相应检验检测操作后,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水平为(4.49±2.10)pg/ml,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3.42±1.31)mg/L。可得,对照组健康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临床治疗中,冠状动脉硬化是一种炎症反应,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相关资料表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诊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准确度较高[3]。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主要是因为刺激患者机体内的炎症因子,发生相应的炎症反应,导致患者机体内的粥样版块稳定度降低,严重时发生心肌梗死,造成患者死亡。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使机体内的一种反应蛋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患者的炎症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机体应激反应。机体内急性应激反应越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相应升高。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成正比,即病情越严重,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在机体内发生炎症反应时,白细胞介素-6能够对炎症反应进行调节,对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为50例健康者,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心绞痛和稳定性心绞痛三组各为50例。经过相应检验检测操作后,对照组健康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患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建英.血清hs-CRP及IL-6水平检测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4,35(9):1847.

[2] 殷 鑫.冠心病与HCY、hs-CRP相关性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9):1846.

[3] 韦德宇,丁晓梅,苏 浩,等.IL-17、hs-CRP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意义[J].安徽医药,2011,15(3):338.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脑硬化性介素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一测多评法测定心脑健胶囊(片)中6种儿茶素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稿约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心脑同病急重症从风瘀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