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

2017-09-07崔娜董磊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诊断价值

崔娜+董磊

【摘要】目的 研究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投硬币的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所在科室的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45例,参照组采用CT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采用心血管超声技术进行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为肺动脉栓塞,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诊断效率、研究组患者右心超声测量值以及超声表现。结果 参照组的诊断准确率和诊断效率高于研究组,P<0.05;另外,参照组的误诊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采用心血管超声技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率较低,临床指导意义显著。

【关键词】心血管超声;心血管疾病;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1..02

在临床指出的心血管疾病中,肺动脉栓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心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循环系统疾病,主要指的是人体的心脏、血管运输血液的过程中出现的疾病,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循环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现象,使得心血的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逐渐的增加[1]。同时,心血管疾病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我国目前的医疗水平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较大的进步,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就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投硬币的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所在科室的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45例,每组的研究对象为45例。

参照组,男25例,女11例,患者的最大年龄是88岁,最小年龄是53岁,平均(69.6±8.6)岁,病程范围3~16个月,平均(8.6±2.2)个月;研究组,男24例,女12例,患者的最大年龄是87岁,最小年龄是56岁,平均(70.5±9.3)岁,病程3~18个月,平均(10.3±3.2)个月。

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可比,差异不显著,可为之后的观察指标的对照研究做好铺垫(x2检验或t检验,P>0.05),展开充分的对比。同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的干扰因素。

1.2 检查方法

参照组采用CT技术进行检查,采用16层CT进行检查,操作仪器,西门子emotion16排螺旋CT机,设置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螺距0.984,取患者的仰卧位,扫描患者的胸部,层厚为5 mm,间距为5 mm,平扫,后逐渐的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在患者的肘静脉利用团注法注射对比剂碘海醇300 mgI/mL,注射剂量是70 mL,注射速率每秒

3.0 mL,扫描时动脉期延迟30 s,静脉期延迟50~60 s。扫描结束后将所有的图像自动传至ADW4.5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处理,观察患者的病变和周围组织的关系[3]。

研究组采用心血管超声技术进行检查,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IE33以及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选择常规S5-1型探头,设置频率患者的为1~5 MHz,将患者周围血管探头频率设置成3~11 MHz和5~12 MHz,取患者的仰卧位,将患者置于检查台上,因为检查的时间过长,需要给予患者颈部垫薄枕,要求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将头向非检查一侧偏。首先从患者的颈部位置开始,然后在患者的各阶段向上检查,主要检查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颅外段颈内动脉、分叉部颈动脉以及椎动脉及颈外动脉,在开展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做横轴、纵轴为主的实时动态二维图像,沿着患者的左室长轴切面、心室短轴切面、心尖腔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以及剑下四腔切面对患者的心室及心房内、主动脉、左右分支動脉进行细致的检查。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栓子,可观察患者的三尖瓣反流速度,同时检查患者的相关指标,观察患者的血管走形、管壁厚度以及栓子情况等[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诊断准确率和误诊率

研究组诊断出阳性患者有44例,诊断准确率97.78%,误诊1例,误诊率是2.22%;参照组诊断出阳性患者有38例,诊断准确率84.44%,误诊7例,误诊率是15.55%。与参照组相比,P<0.05(x2=4.9890),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2 诊断效率(见表1)。

3 讨 论

心血管超声属于临床常规超声诊断的分支,目前已经独立成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5]。心血管超声学主要心血管超声诊断和心血管超声治疗。心血管超声诊断可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血管内超声心动图、血管内超声显像、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显像、负荷超声心动图以及便携式心脏超声等检查方法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灶部位开展有效的检查,另外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设计对应的治疗方案。心血管超声治疗可采用的是术中超声心动图、超声引导的心导管介入性治疗、超声导管消融术以及微泡携带基因或药物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发挥预定的辅助作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较为直观的显示患者的血流,尤其是对人体血管内血流的速度、性质进行有效的诊断,同时,可对患者的心脏、血管等部位的分布进行细致的观察,相对于常规传统心血管超声诊断,图像显示率较好。

结合上述研究,采用心血管超声技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率较低,临床指导意义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海宁,罗朋立.超声心动图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3):5878-5880.

[2] 徐改春,王志敏,李 忠,等.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8):32-33.

[3] 王晨星.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3):70-71.

[4] 鞠 萍,孙红光.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7):820-822.

[5] 张 璐,刘加强,智 光,等.掌上心脏彩色超声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9):930-933.

本文编辑:刘帅帅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血管疾病诊断价值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长期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的影响
腹部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探析
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分析
新确诊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过快诱发心血管疾患22例临床分析
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