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论民本与民主融合之可能性

2017-09-05宋寅悦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民本民主

【摘 要】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思想与诞生于西方国家的民主思想虽然在产生背景,文化环境和性质内涵上有所区别,但是两者在其基本价值取向上有其相似性,两者都关注人民的利益与需求并且对权力加以限制,这些相似性决定了民本主义思想与民主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政治法律实践中已经具备了融合的基础和可能性。事实上,只有将两者融合,才能完善民本主义思想也才能为民主思想提供其在中国社会的适应性,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地指导和推动中国当代的政治法律实践。

【关键词】 民本;民主;中国传统法律思想;西方法律思想

一、民本与民主融合之基础

民本主义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一度占据主导地位,民本思想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萌芽,但是民本一词最早的书面起源可以追溯到儒家经典——《尚书·五子之歌》。书中记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首次以文本形式阐释了民本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儒家在民本主义思想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孟子最经典的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民本主义思想的最好体现。近代中国,列强凭借着船坚炮利强行打开中国的国门,西方的政治法律思想鱼贯而入,在这种状况下,许多中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与倾颓。这其中以西方的民主和民权思想在中国的反响最为激烈,但是全盘接受西方思想等同于承认中国的传统文化完全落后于西方,等同于承认自己技不如人,这对于许多的有识之士而言是不可接受的一种屈辱。在这种状况下,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曾经烨烨生辉的民本思想又再一次地进入了中国人的视线。晚晴著名思想家王韬就在他的著作《弢园文路外编·重民上》中说“天下之治,以民为先。”这些思想家通过对民本主义思想的再唤醒再阐释,使中国近代的社会现状得到了改善。和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的民本主义思想类似,诞生于西方的民主思想也长期在西方国家的政治法律思想中处于优越的地位。民主的出生地在古希腊,著名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著作《历史》中首次使用了民主这一概念。西方民主的发展也是历经了坎坷。从最早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混合政体理论到中世纪的代议制民主再到近代的以社会契约理论为基础的民主实践,民主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民主的价值也越来越得到彰显。现代的民主已经是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之上并以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基本的价值观念为其内涵的一种法律政治理念。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与渊源于西方的民主思想之间的关系在学界长期受到关注,但是很多人都认为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从性质根源上有明显的差异因而两者没有融合的基础和可能性。因此在他们的眼中只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西方优越论,认为民本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而予以全盘的否定。一种是中国优越论,认为民本主义思想有着超越于西方民主思想的优势,中国模式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笔者认为,片面强调民本思想或者民主思想某一方的绝对优势不能充分有效地指导中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不仅相辅相成,而且相反相成。民本主义思想和民主思想虽然在性质上有差异,但是这些差异并不能消解其融合的可能性。

二、民主与民本的关注点都在人民

在对人民的关注上,民本和民主确实是有一些区别的。民本主义思想就是以民为本,重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但是民本主义思想的思路是重视人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所以,民本主义思想并没有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结构,秉持着“君权神授”这一观念,人民和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命令与臣服的关系,因此对人民需求的满足也只能是最基本层面上的满足,不可能上升到自由、公正等更高层次的范畴。罗隐说“百姓所赖在乎一人,一人所安资乎万姓名,则万姓为天下之足,一人为天下之首”。[1]这就可以发现,民本主义思想并没有改变人民的地位,但是凭关注人民利益与需求这一点来看,民本主义思想的实践依旧是有价值的。民主思想相对于民本主义思想有其进步性,民主思想对人民关注的手段是让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按照社会契约理论,政府是由人民分出自己的权利而构建的,人民和政府之间实质上达成了一种契约,政府应当按照契约的约定保障人民的各种权利,这些权利不仅仅指吃饱穿暖这些最基本层次上的需求,还包括自由、平等、尊严等各种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在民主思想下,政府的权利的最终源泉是人民,国家领导人和政府的官员所享有的权利也来源于人民,从这个角度来说,民主使人民从被动接受管理成为了国家的主动管理者。就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来说,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可以融合而且需要融合,基本方法是在国家的构建上应当采用西方的民主思想,让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典范。但是中国的民主根基比较差,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比较薄弱,民主知识水平比较低,西方的民主实践对于中国民众来说还是偏激进,因而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主义思想可以作为一种缓冲手段,帮助民众适应与接受西方的民主思想,实现良好的过渡。通过发挥民本主义思想关注人民利益的优势,向民众展示民主思想和民本主义思想对人民需求满足的共性,并进一步展现民主能在更高层次的需求上满足人民的需要的进步性,让民众逐步地参与政治活动,逐步完善和健全其民主意识。因为民本主义思想中所蕴含的的儒家思想是相对温和和为中国民众所熟悉的,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思想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民主思想的实践必须结合民本主义思想,脱离民本主义思想的一蹴而就式的转变,只会使民主实践陷入困境。

三、民主和民本都表现了对权力的限制

著名法学家孟德斯鸠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对不同政体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所以,将权力全部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中,并且这个人可以恣意行使权力的后果是毁灭性的。而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曾在历史上出现过专制政体,而民主和民本思想也正是在对专制政体的不满的状况下应运而生的。就民本思想来说,中国历代的统治基本都是专制统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很早就发现了君主专制的不足,于是有创造性地发明了民本主义思想,因为所有的思想家都相信如果人民都吃不饱穿不暖这个国家是不可能长久的这么一个简单道理是所有君主都能认同的,所以他们在许多场合和著作中都劝谏君主要关注人民的需求千万不能恣意妄为。这就对皇帝的权力进行了一种限制,使得皇帝在运用自己权力的过程中必须仔细考量而不能随性而为。但是,必须承认,中国的民本思想对权力的限制是极其不彻底的,因为皇权的力量太大了,在社会中的根基太深了,所以很多倡导民本主义思想的思想家在向皇帝提出建议的时候也是诚惶诚恐。比如荀子就曾说“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 [2]和民本主义思想不同,民主思想是要彻底消灭专制主义根基的,将权利赋予人民,由人民建立政府,就能充分有效地保證人民能够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能够对统治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中,民主思想和民本主义思想其价值取向几乎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限权。限权才能利民,限权才能让人民的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所以将中国的民本主义思想与西方的民主思想中的限权理论进行融合,利用民本主义思想在中国社会的文化根基,推进民主思想中对权力进行监督限制的先进理念,最大程度地实现将权力关进笼子里的设想。从这个角度说,脱离了民本主义思想之后,民主思想中的限权理论就缺少了对中国政治体制的适应性,因为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中的限权实践和中国政治体制下的限权实践是有不同的。中国的政治体制中类似于一条线式的政府管理模式有其历史的基础和渊源,这就需要民本主义思想来进行阐释。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民本和民主虽然有着不同的产生背景,文化环境和性质内涵,但是在最关键的两个要素人民的利益关注和对权力的有效控制上有其价值取向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就构成了其融合的基础。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民本与民主的未来发展趋势,那一定是“殊途同归”。民本主义思想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思想形式,他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法制的健全和政治体制的完善,民本主义思想中不适应的一些内容比如对皇权的畏惧、对权力限制的不彻底性会自然被淘汰,而民本主义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不仅会被保留而且会被时代赋予新的内涵。新的民本主义思想会成为一种趋同于民主思想,又保留中国传统根基的先进理念被运用到中国法律政治改革的实践中去。而西方的民主思想是当代中国法律政治改革中的一个良好的范本,但是如同孟德斯鸠所说,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通常只在这个国家是适用的,如果在别的国家也适用,那只是非常巧合的,所以民主在中国的实践需要加入中国元素,而民本主义思想就是这些中国元素的最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宁广.罗隐集校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2] 荀子.荀子·王制[M].北京:中华书局,2011.

【作者简介】

宋寅悦(1991-)男,上海人,华东政法大学2015级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理学、法哲学.

猜你喜欢

民本民主
先秦“民本”思想的源起与嬗变分析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中国式民主
兜底治疫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代表工作小雨棚牵出大“民本”
尼日利亚 民主日
浅谈民主与民本思想
政治合法性的三种来源及其内在关系
再说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