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双版纳泼水节

2017-09-05邓芮

云南画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江滩泼水孔明灯

邓芮

去过很多次西双版纳,但每年泼水节期间,还是会像着魔一样,忍不住再去一次。不为别的,只为一年一度的“湿身”活动,实在刺激得让人无法拒绝。

泼水节的正规名称其实是“傣历新年节”,是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过大年的好日子。西双版纳的季节和云南内地都不太一样,它分旱季、雨季和凉季。地处中南半岛北缘的西双版纳从4月份就开始变得炎热,泼水节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节日。对傣族人来说,意味着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每年4月初,西双版纳的朋友电话就来了:今年来不来过泼水节?当然要去,有困难要去,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去。正所谓:年年岁岁泼水节相似,岁岁年年泼水心情不同。

泼水节是傣族全民性节日,在东南亚地区,泼水节的另外一个名称是:宋干节,节日内容大体是相似的,其中最大的相似,就是泼水环节。泼水具有浇灭炎热的物理性能,但它最大的功能在于精神层面,泼出去的每一滴水,代表的是美好祝福,是施与受的福分。

在中国,泼水节不仅仅是西双版纳的专利,凡傣族聚居的地区如红河、临沧、德宏、普洱、保山等地,最隆重的节日就是泼水节。它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两个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另外一个是彝族、白族火把节)。

在西双版纳傣族园,大清早,人们就起来赶往寺院礼佛(也称赕佛:奉献之意)。傣族少女们花枝招展,挑着担子碎步走在前往寺院的路上,新年期间,每家每户都去寺院“赕佛”献上祝福。伙子们则在村里制作高升、孔明灯,这些传统的习俗,不知道沿袭了多少年代,以后也会沿袭下去。

由于进佛寺必须脱鞋,曼春满佛寺门口,拖鞋排成了长龙。大佛爷诵经结束之后,小和尚开始擦洗佛像,而年轻人们则抬着竹子做成的火箭——高升,来到河边“发射”,高升呼啸着飞上天空,越高表示祝福越加美好深远。

下午,村里陆续开始了泼水祝福。与外人印象不同的是,乡亲之间,泼水相当斯文,只是用清水轻轻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新的一年重新出发。记住,用的务必是清水,而且是轻轻的,这一天是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性情温和的傣族人很少有那种狂野的“醍醐灌顶”,后者在旅游景区较为多见。在傣族园泼水广场,情况就比较像巴西狂欢节。一溜的盛装少女双手合十迎接各地来客,游客手上紧握小盆,围在水池边跃跃欲试,只听得一声令下,水池上空立马变成一团水雾,水雾中传出尖叫声、笑声,像谱子尚未整理的交响乐。

傣族被稱为水的民族,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活动也与水有关——划龙舟。在景洪,每年都有壮观的龙舟大赛,清澈的澜沧江水此时相对温顺,来自各个寨子的龙舟选手早就厉兵秣马,发令枪一响,顿时百舸争流,吼声如雷。这边岸上,乡亲们打着象脚鼓,敲着芒锣,跳起孔雀舞一直不息,为选手加油鼓劲。泼水节期间,澜沧江边往往有几万人参与,整个江滩成了欢乐的海洋。

在景洪街头,高大的棕榈树四季常青。各种地方牌照的汽车停满了大街小巷,甚至有京A的,来得真远。各地游客,都在等待着激动人心的一刻。所有人都是一身的短裤打扮,人人有备而来,有些人还给相机加了防水套,披上了雨衣。

景洪街头大巡演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内容,上百支表演队伍囊括了西双版纳民俗精华,色彩鲜艳得让人眼花缭乱。要不到泼水节,单是想看齐这些各民族服装,估计就得在西双版纳待上一两年。大巡演过后,高潮开始了,景洪城的湿度急剧上升到100%,吉祥之水从天而降,所有人在泼水和被泼之间,进行飞速的转换。尤其是美女,到处被醍醐灌顶……

身段婀娜的傣族妹子们,更喜欢打着精致小纸伞,相约赶摆去。赶摆就是赶集,集市热闹非凡,尤其以曼听公园和江边为最。集市上,傣家烧烤、工艺品应有尽有,价格便宜量又足。

与此同时,景洪街头几乎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水的气息。操水枪、提水桶的游人早已按捺不住,一场狂热的泼水狂欢开始了。每个人都被浸泡在快乐之中,西双版纳的雨季在这一天提前到来了!此时,水就是希望,水就是祝福,让水来得更猛烈些吧!

夜晚,身上的衣服还没干,街头广场上傣族歌舞表演就开始了,能歌善舞的傣族歌手“赞哈”不会放过一展歌喉的机会,而翩翩起舞的姑娘们则证明了傣族人是天生的舞者。在寨子里,年轻人们聚会的酒席上,“水水水”的声音此起彼伏,意思是干杯。夜深了,江滩上忽然升起了孔明灯,越来越多,飘上夜空,与点点星光汇成一个灿烂天幕,傣家人的祝福也似乎被带到了远方……

猜你喜欢

江滩泼水孔明灯
赞江滩芦花
去江滩公园路上感吟
新年愿望
泰警方呼吁民众理性泼水
泼水咯
泼水狂欢
有趣的孔明灯
接吻节
第一次放孔明灯
做孔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