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用房管理思考与探析

2017-09-04金雅雯

科技视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改革

金雅雯

【摘 要】公用房是高等院校开展各项事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保证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前提。基于现有的公用房管理和执行现状,全面剖析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公用房管理改革措施及其可行性,并提出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公用房;管理措施;执行现状;改革

【Abstract】Public housing is the basic guarantee of all kinds of affair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lso is the basic premis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social services. Based on the existing public housing management and present execution situation, in this study,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houses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The reforming measures and respective feasibility were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Public hou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Execution status; Reform

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深入已迫在眉睫,对我国高校的办学方向和和办学任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加强资产管理,是贯彻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工作部署、顺应高校综合改革发展战略、提升治校水平、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房产是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公用房管理是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组织活动的基础性保障,是高校稳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多数具备一定规模的高校基本建有两个或多个校区,因此其房产资源数量也不断增多。尽管如此,为适应社会对不同专业和层次人才的需求现状,高校大规模进行扩招、增加新学科专业,导致有限的房产资源无法满足教学、科研等正常活动的需求,而空间资源不足已成为高校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因此,积极探索高校公用房管理新模式,通过改革并优化现有资源配置,提高其使用效率,是当前高校房产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 高校公用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资源分散不集中

近年来,由于高校合并、新建大学园区等因素,客观上形成了高校多校区的办学现状。校区多、地理位置分散,给公用房的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加之事先缺乏科学的系统规划,使得有的校区公用房十分紧张,有的校区资源大量闲置。另外在同一校区往往出现一个学院同时分布在几幢大楼之中,房屋“星罗棋布”,学科间难以融合,造成教学资源无法共享,浪费严重。

1.2 分配机制落后

在高校房产管理工作中,公用房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各类房屋资源规划方案的建议和编制工作,并全面协调公用房管理中的相关事项,代表学校行使公用房分配、调整、监督使用等管理职能。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分配标准和规范的管理体系,分配过程中并没有对申请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论证,仍旧延续过去“按需分配”、“行政决策”的模式,而申请单位往往抱着“越多越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心态,尽可能多的占用公用房,长此以往,导致校内各单位房产资源严重的贫富不均,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1.3 缺乏动态调整和经济管理手段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校公用房采取无偿使用的管理模式[1],随着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传统方式下的公用房管理模式已无法有效解决学校快速发展与房产资源紧缺的矛盾。高校公用房普遍实行院校二级管理机制,学校将房屋无偿分配给学院及二级单位使用,而用房单位往往视公用房为私有财产,即使房屋空置也未主动退还给学校,公用房管理常常处于被动局面。由于没有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无法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使得分配出去的房屋资源很难再进行统筹调配,教学、科研工作重重受阻,用房紧张成为的制约学校新专业、创新中心发展的“瓶颈”。

1.4 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多数高校房产管理仍然停留在人工数字统计阶段,房屋的日常调配、调整和归档工作多数采用纸质档案,查询和检索工作很不方便。由于自动化办公程度不高,房产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管理部门无法准确、及时的掌握房产数据,影响了学校的宏观调控和信息发布。此外,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也加大了公用房管理工作量,現有的传统管理模式与技术手段已无法满足当前管理的工作需求[2]。

2 高校公用房管理改革思路与建议

在建设世界“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高校纷纷意识到房产资源是自身建设的重要基础资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结合自身现状以及学科优势,深化公用房管理改革,才能提高办学效率,在“双一流”建设中脱颖而出。

2.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高校多校区背景下的校区功能定位是一个受多因子约束的选优决策,因此不同高校具有各自特点的管理模式,不存在普适模式[3]。校区总体规划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结合自身特点,充分考虑各个校区地理位置、学科结构等因素,着力于打造高校特色文化,助推学校内涵发展。针对“散”而“杂”的布局,要致力于整体优化,体现出主体定位与学科布局相结合、特色发展与资源共享相结合、相对集中与适当改善相结合、当前急需与长远发展相结合,从而盘活现有资源,逐步建立起统一调配、学科共赢格局。endprint

2.2 定额配置、规范流程

推进公用房定额配置是创办“双一流”和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公用房定额配置标准,既要符合高校现实情况,又要满足未来发展需求。房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夯实基础数据,准确掌握二级单位人员编制数、学生数、实验人时数、科研基地数等信息,兼顾学科之间的差异,建立一套科学的数学计算模型,客观、公正的反映用房现状。此外,加强公用房申请、分配、使用过程的程序化、制度化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积极发挥公用房管理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减少管理人员的主观随意性。针对公用房分配要结合申请单位的用房现状、学科发展、科研成果等进行科学论证和深入分析,综合考量校方的投入与产出,确保分配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2.3 绩效调节,动态管理

近年来,针对公用房管理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高校纷纷制定并出台相关管理改革办法,普遍采用“定额免费,超额付费”的有偿使用准则和制度,旨在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在满足使用条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公用房使用效率和效益。公用房的有偿使用,是高校公用房管理改革的一次大胆创新,也解决了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尽管如此,高校需要清晰认识到经济杠杆的最终目的不是效益,而是动态调节和合理配置有限的房产资源,达到最大使用效率。在推进有偿使用制度的同时,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原则,逐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设置以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投入产出等为评价指标的评估体系,实现公用房的动态调整,增强强势学科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建设特色学科,为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提供有效的空间支撑和平台需求。

2.4 加快房产管理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

目前,多数高校花大量的精力、人力投入到公用房的日常管理工作,但效率往往不尽人意。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建立一套现代的、科学的、专业的房产管理地理信息化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而且可以实现校园房产资源的可视化和数字化管理。房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深化综合改革,建设“双一流”的必然趋势,它将房屋的属性信息、坐落位置、人事信息、使用面积等相结合,具有校园房产信息录入、修改、存储、查询、统计及输出等功能,可以直观、准确而形象地将房屋立体展现,并实现相关资料和数据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此外,房产管理工作人员要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分析、研究并总结新形势下高校房产管理改革新特点和新趋势,敢于打破常规,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紧紧围绕节约型、和谐型校园建设,以严的态度和实的作风扎实推进资源优化配置改革工作。

高校公用房管理工作关系着学校各项教学、科研工作开展的进度和效果,影响着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全局,一定要结合自身发展、学科结构、文化特色来合理配置资源,逐步形成“切块分配、定额配置、有偿使用、动态管理”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公用房的使用效益,真正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添油助力。

【参考文献】

[1]周艳.基于有偿使用制度下的高校公用房管理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6(4):43-45.

[2]何蒙.高校公用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88-88.

[3]陈德喜,等.高校多校区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3):50-53.

[責任编辑:朱丽娜]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