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材的研读策略探询

2017-09-04郭亚萍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7期

郭亚萍

[摘 要] 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它提供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资源,而且提供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路径,因此研读教材是课堂有效的前提。然而,观照当下小学数学教材的研读存在着种种误区,使教学目标的实施偏离了方向,直接影响了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探索有效策略,努力用好教材,实现课堂效果的质的提升。

[关键词] 教材研读;策略探询;效果提升

一、教材研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研读意识低下

许多数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于数学教材的认知折射出选择性的冲突和需求的急功近利,导致研读教材的意识日益弱化;同时有一部分中老年教师,几十年教下来,对旧教材的知识点很熟悉,认为反正是掌握某几个知识点,也无须进一步研读教材。上课前粗粗浏览一下,就匆忙上阵,完全按教材编排的知识点来进行点状的教学,忽视知识的整体联系和发生发展的过程,忽视通过整体的教学规划和系统的教学行为来实现。这样的课,由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还很肤浅,教学重难点还不明确,就急于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样的教法设计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可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罔顾教材的意图

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不少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为了追求创新,完全将教材置之不理,弃之不用,一厢情愿地自成一体,仿佛不如此,便显不出他的创新能力。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示范课时,更是充满了天马行空的味道。有的将教材“改造”得面目全非。这实际是一种舍近求远、得不偿失的做法,与其每天劳心费力地创编教材,不如扎扎实实地立足文本,学会科学地使用教材。罔顾教材编写意图,而任意发挥的结果是对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不尊重,其结果是背离了课堂的价值取向。

(三)盲目套用教案

有的教师为图方便、快捷,草草地浏览教材之后,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研读各种教案上,其结果是只能领会其表面而不能全面掌握知识的内在精髓。一味参考教案往往忽视了教材的存在,甚至“照本宣科”,拿着别人的教案“依样画葫芦”去上课。不是真正建立在“吃透”现有数学教材的基础上,缺乏必要的根基,在教学实施中不能取得预期效果,而且很容易直接导致数学课堂中效益、质量“双低下”现象。

二、深研教材,探索解决策略

(一)吃透教材——彰显教材的核心价值

教师要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深入研读教材中的每一幅主题图、每一句提示语、每一个情境、每一道例题、甚至每一组习题。唯有如此,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案例一:《平均数》例1

这是书P91中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信息解读点:

1.一幅主题图:用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

2.四句提示语。

3.用算术求平均数的方法。

在反复深入解读后,教师可以有这样思考与发现:

①根据图中4人收集的数量提出“平均数问题”。

②通过“移多补少”动手操作,直观感知“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③引领学生仔细观察操作后的信息:4人都收集了13个,“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

④结合操作和求每份数的方法,得出用“算术求平均数”。

借于这些解读,我们有以下的預设:

(1)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

呈现课件:矿泉水瓶图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图中呈现相关数据。

师: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生2:小红比小兰多收集了几个?

师:谁能提一个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板书)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每生一幅主题图)生独立做在发下的练习纸上,教师巡视。

方法一:移多补少画图法

投影展示一位学生的画图,并请生上来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我把小红的1个移给小兰,把小明的2个移给小亮。

师:为什么要把小红的1个移给小兰,把小明的2个移给小亮呢?

生:这样一来,他们四人就同样多了。

师:像这样,我们把多的补给少的,最终使得他们同样多,这种方法就是(“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通过“移多补少”后,他们都变成几个了?

生:13个。

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学生的练习纸上标上竖线,标上13个。

师:“13”就是他们的平均数。

师:观察:“13”比最多的要(少),比最少的要(多)。原来这个平均数就在(最多)与(最少)之间。

(2)判断练习

(呈现课件)P94练习二十二第3题。

(3)用算式法求平均数

①投影展示一生方法:

(14+12+11+15)÷4

=52÷4

=13(个)

②追问:小括号里在求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最后求出来的是什么?

③小结算法。

上述预设实际上分三步灵活用好教材。第一步:动手操作,直观感知,并有梯度地设计了几个问题: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谁能提一个有关“平均数”的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展示独立操作图,请生上来说说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把小红的1个移给小兰,把小明的2个移给小亮呢?如此一来,用移多补少求平均数这一方法也就水到渠成。并通过观察,让学生感知平均数比最大数要小,比最小数要大,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充分理解平均数的其中一个特点。第二步:联系生活实际及时进行一组判断题的练习,加深理解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的特点。第三步:用算术法求平均数。

对于教材中的主题图什么时候呈现,怎样方式呈现;对于几句核心提示语怎么有效切入;对于规律、定义、方法等以何种方式揭示;对于相关练习怎样梯度来巩固,一环扣一环引领学生有效学习,都基于教师对教材的研读。

作为教师,我们先要无遗漏地读出教材中呈现的所有信息,揣摩编写者安排这些信息的意图,弄清楚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思考怎么有序呈现教材中的有关图文信息,彰显教材的核心价值。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立足于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吃透教材的精神,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一句话,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二)深研教参——发挥教参的引领作用

研读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一个最基本环节,是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灵活处理教材、构建教学方案的基石。教参是课堂教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是教师备课的最重要的参考资料。深研教参,举足轻重。

案例二:《平均数》教参第八单元P182-187

1.明确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2.教材编排特点

其中第一点就是突出平均数的意义。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对平均数的处理,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不仅改变了例2的编排方式,更在习题里编排了不少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统计意义的题目。如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3.教学建议

第一点是注重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4.具体内容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教参详细分析了教学内容的呈现特点,理清了教学思路,分析了所教内容的呈现细节,突出教学的重点与关键;关注思想方法的渗透,明确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通过一系列的解读,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具体内容、编写层次和编写意图,弄清知识的落脚点,拓展知识的生长点,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所以,在研读教材基础上,针对教参中教材说明、教材编排特点以及具体内容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教师都应细细咀嚼,领悟其中的精神,从而把握重难点进行教学,由此就会给课堂一个定力。

可见,深研教参,真正发挥研读教参的引领作用,是有效课堂的前提条件和有力保证。

(三)优化设计——凸现教师的主观创造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既要研读和挖掘教材,更要有批判和超越教材的勇气“活用教材”来开展教学活动,但要以实为基点。一节课不在于多“轰轰烈烈”,而在于怎么切实有效。

案例三:《平均数》的教学

1.梯度教学,落实重点

用“移多补少法”和“算式法”来求平均数,这两种方法怎么使力去教学?例1由于比较直观易懂,所以由学生独立尝试直接作介绍。例2有了例1的基础,笔者直接安排学生独立尝试用算术法求平均数,通过交流比较,概括得出“总数÷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平均数计算方法的掌握也水到渠成。

2.一题多解,巩固重点

為巩固学生能在不同情境下灵活求平均数,笔者安排了这样一题:

下面是两组同学1分钟口算比赛的成绩。哪组成绩好呢?

通过一题多解,分析比较,寻找求平均数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最终灵活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很好地突出了重点。

3.创设情境,突破难点

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是本课时的一个难点。怎样进行有效突破呢?开展两轮游戏建立直观表象。假设用身高表示踢毽个数,第一轮请不同身高的五名男生用“平均数17”来表示。在质疑中,在争论中,在笑声中,有的男生蹲下去,有的男生踮起脚尖,努力使5人身高变得一样高。师适时再用米尺平放在他们头上,使得他们一样高,直观形象地理解了平均数表示这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第二轮让4名女生直接上来表示“平均数19”的意思,一下子错落有致变得整齐划一了,说明学生已经心领神会了。但笔者不在此结束,继续又创设了高个子换矮个,矮个换高个,增加一高个子,减少一矮个子的多种形式,充分让学生理解,一组数中,每个数的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同时又及时渗透思想教育,每一位同学在参加每一项活动都是很重要的一员,都应该全力以赴,心系班级。

通过两轮实践,让学生在不断体验、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中很好地诠释了平均数这一特点。紧接着,出示统计图进行理解,自然也就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这一过程中,游戏和学习同步展开,知识、能力目标落实也是水到渠成。这也正是本课时设计和教学的一个亮点。正由于对教材有了较为深入的研读,使课堂教学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减少了无效环节,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

总之,只有重视教材解读,灵活使用教参,选择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达到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的至深、至高的境界,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 考 文 献]

[1]朱雪萍.研读教材,充分发挥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上旬,2014(10).

[2]郑毓信.数学教师如何才能用好教材[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6(3).

[3]张秋爽.整体把握教材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6(10).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