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理论创新性的维度研究

2017-09-04刘璐璐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4期
关键词:创新性习近平维度

摘 要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作为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紧紧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提出并贯彻实施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的总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同志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条件、新概念也是其理论创新性的独特表现。本研究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理论创新性的五大维度,即: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话语体系创新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概括与总结。

关键词 习近平 理论 创新性 维度

作者简介:刘璐璐,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342

一、理论创新

(一)“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最后强调:“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从这些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的繁荣富强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更是需要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勤奋努力。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理念的提出,犹如黑暗中指引人民不断前行的一轮明月,除了在精神上给予人们勇往直前的勇气外,更是在行动上为每一位中华儿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向心力。

(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展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的把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整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次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值得注意的是,十八大报告特别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理念的突出强调,不仅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延续,更是符合“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在新的高度上的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主張,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升华。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的诠释

“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是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有一大理论结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升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发展目标重新注入新的内涵,明确了我国在新背景、新情势下治国理政的总体方略。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针对性的体现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对党和国家提出的新挑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以“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

(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问世

为了为“十三五”乃至以后的发展阶段提供更明确的发展指南,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习近平在2013年7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调研内容研究报告中就曾明确指出:“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方面。”在协调发展方面,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拓展发展空间,创造发展机会,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新的更高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也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破解绿色发展的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我们要以科技来支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着眼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定位和使命,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紧迫需求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尤其是围绕战略必争领域,在基础科学交叉前沿、国防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科技和可持续发展这五大板块,突出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进一步调整优化布局,整合优势资源,组织科技攻关和协同创新。

二、制度创新成为深化改革的领头羊

让法制与改革并驾齐驱,成为十八大以来实现“制度化改革”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个过程中,法制与改革是并驾齐驱的关系,共同构成促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早日实现的三大支柱,让全面深化改革以时刻“为人民服务”为最终的落脚点。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以制度对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划分,是实现制度促进改革的重要一步。从“简政放权”到“四万亿刺激计划”,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到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都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纵观那些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国家之所以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忽略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制度重新对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职能进行划分,也成为十八大以来制度创新方面的重要举措。

三、科技创新为经济“新常态”下书写新篇章

(一)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心剂

创新驱动发展,据国家知识产权办办公室的统计,截至到2016年底,我国共受理发明专项申请达133.9万件,同比增长21.5%,连续六年蝉联世界首位。其中,民营企业中华为公司拔得头筹,据华为公布的数字显示,2016年华为销售额达到260亿美元,同比增长30%。仔细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把专利申请看作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那么,可观的销售额就是对企业积极创新最好的回报。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基,必须抓好创新、质量、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长生不衰,就必须要将自己的技术创新摆在战略高度上,时刻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

(二)科技创新成为紧跟科技革命脚步的助推器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作机的黄金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了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计算机的无限发展,那么,面对各个领域的先进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换,有学者就提出现在正是开展以“工业4.0”为核心概念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最佳时期。但就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最关键因素还是要不断的更新新的产业与新的技术。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推进产业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科技创新恰恰是落实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四、文化创新

(一)文化创新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十八大三中全会特别将“建设文化强国,增加文化软实力”放在国家文化战略高度上,因此,我们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制度化,如何实现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再创造,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完美融合,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之间的辩证统一,在紧跟世界发展潮流的基础上,坚持民族文化创新。重新塑造中国文化是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形象,在文明现代化的背景下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彰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通过媒体与互联网等媒介,逐渐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

(二)文化创新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法

国家凝聚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与融合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文化层面的内在力量,主要以一种思想观念的形态蕴藏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心中,是维护国家团结、民族统一、社会进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展的风生水起,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攻坚期。他们都是我们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伟大创新,是一种别样的“政治文化”,更是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國梦的重要源泉。文化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向世界展示其内在修养的名片,人们对古埃及、古印度印象深刻,主要是因为他们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我国的陶瓷、长城等,则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底蕴更加浓厚的中国。文化的创新,实质上也可以看作是思想上的包容开放,而国际影响力的竞争,也可以看作是综合国力的角逐。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新水乳交融。经济的文化含量与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呈现正相关的发展态势,文化领域已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无形战场,如果在文化发展上处于领先地位,那么文化软实力的水平也不会太低。所以就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创新能力,稳步形成经济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

五、执政话语体系创新为国家建设保驾护航

(一)执政话语体系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的发展变化

执政话语体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能起到引领性的模范启示作用。它首先通过一系列完整的话语体系和逻辑理念来表达我国的政治主张与政治诉求,其次明确人们应该崇奉什么信念、追求什么真理、抵制什么风险,进行良好的自我约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政话语体系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它在为社会提供了一套正确世界观的同时,也解释了社会的一些发展与变化。与此同时,它还起到了自觉制止不良思想侵害的作用,将精神动力转化为物质力量,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将族群内的意志向心力与价值观念进行重新整合,以达到保持社会群体内部稳定的作用。执政话语体系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形成过程也是党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由于执政党要求得到人民群众不间断的思想认同和政治支持。因此,执政话语体系要坚持与时俱进,表达方式要不断革新。

(二)执政话语体系要以“得民心者得天下”为目标

执政话语体系作为党为社会提供的一种思想产物,是一种不求回报的公共产品。它的公共性质主要体现在不以盈利为目的、能够跨越不同社会阶层,含盖大部分社会群体。执政话语体系首先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总量上不断增加。我们党在设计一个执政话语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最大限度将不同的社会群体包含于其中。但是,执政话语一旦形成后,是无法制止公众对它进行自由评论与合理消费的。人民大众对话语体系的消费是不具有排外色彩的,它的总量不会随着公众人数的递增而呈现下降趋势。二是总体上不断排外。我们党作为政治话语体系的原始设计者,不仅要负责对话语体系进行不断完善,还要帮助其不断抵御与之敌对观念的进攻,以保护人民群众不受敌对观念的损害。如果从营销学的角度对执政话语体系的效用进行分析的话,我们党对执政话语体系的投足并不是没有实际收益的。恰恰相反,执政话语体系减缓了非主流意识形态对我国人民群众思想上的侵蚀,为大众树立了正确的道德标杆,并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同。

参考文献:

[1]李希萌.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9).

[2]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3月27日,巴黎).新华网.2014年3月28日.

[3]秋石.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求是.2013(20).

[4]孙景民.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探析.人民论坛.2014(32).

[5]罗清启.德国工业4.0转型路径向海尔靠拢.光明网.2017年4月27日.

[6]张雷声.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中的中国智慧.教学与研究.2016(7).

猜你喜欢

创新性习近平维度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标题党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