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硝烟后的未亡人

2017-09-04郁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25期
关键词:文字描述大屠杀后人

郁冉

张岱的《快园道古》中载一事:“正德间有妓女,失其名,于客所分咏,以骰子为题,有句曰:‘一片寒微骨,翻成面面心。自从遭点污,抛掷到如今。座客惊叹。”

我初读此诗时,也极为惊叹,惊其才,叹其命,对这位女子肃然起敬。但你想过吗?当时光流逝,生活继续,一些人心中仅存的那点尊重感也会丢失,这是为什么?因为世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针不扎到你自己身上,你根本不知道那会有多痛!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在大屠杀纪念馆前合影还能摆出自以为搞怪的浮夸动作,为什么有人会在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前跑到同胞遇难遗址假扮日本武士拍照。他们不知道为他们的欢声笑语“伴奏”的是令人绝望的呼号吗?他们不知道为他们的搞怪动作“伴舞”的是遇难者枯槁的尸体、扭曲的姿势吗?我想,他们一定不知道。因为,但凡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会这样做。

古希臘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言,人与野兽的最大区别在于道德。很抱歉,从这些人身上,我没有看出道德的蛛丝马迹。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历史呢?过去的已经过去,后人何必再庸人自扰呢?

我想《阿房宫赋》结尾的一句是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了:“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时代在变迁,世界在发展,我们似乎真的没有理由再去一直回忆那段历史。可这真的是事实吗?实际上,你的心中自有定数。

再者言,从2015年设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开始,我们便不只一次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人犯了多少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知有错,还抱着一种不知所畏的心态。这样的话,不仅对不起那些无辜受难的人们,更对不起现世生活中的我们自己。

西塞罗曾言,死人不会说话。可是他们已经用生命换来了最宝贵的和平,这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描述的财富啊!

《乱世佳人》的结尾斯嘉丽站在浓雾迷漫的院中,想起了父亲对她说过的话:历史与明天同在!

评析:

本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全文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为什么有人会在柏林大屠杀纪念馆搞怪”,其因在于他们尊重感缺失,丧失了做人起码的良知和道德。第二部分论述了“为什么要尊重历史”,其因在于“哀而鉴之,不蹈覆辙”“不忘历史,开辟未来”。作者在论述过程中之所以能做到“情”“理”相映,随兴驱遣,一是源于其深厚的积淀,二是得力于其多样的论证方法。

猜你喜欢

文字描述大屠杀后人
老树
微写作
微写作
微写作
容光焕发
后人可畏
伏生传《尚书》
居安思危
反思?
数形结合,突破电路中的图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