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2017-09-04孙春娟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科读书教材

孙春娟

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有知识,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教学中才有灵气,而这些,唯有读书可以实现。为了突破阻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瓶颈,我们精心打造“书润师心”工程,采取以下策略推动教师读书,塑造书香四溢的“魅力教师”。

一、博览群书,争做“经典导师”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不但要学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教育知识,实践知识”……为此,在读书上,于素质教育而言,教师应该是个“杂食动物”——博览。“经典诵读”是我们学校师生文化素养的奠基工程,要让经典润泽童心,德化心灵,教师必须具备阐释经典的能力和导读经典的资本,为此,在读书上,于学校特色而言,教师应该是株“坚韧植物”——深研。我们强调教师重点要读好四类书:

1.熟读学科教材

每个学期初,我们都借助各级研修活动,带领全体教师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学段目标。在此基础上,分学科横向提炼同年级上下册教材目标,纵向梳理各年级教材知识体系,明确课标思想在教材编写中的落脚点。随着小学教师学科专业化的发展,借助威海市环翠区教育协作区一体化建设的便利,我们还鼓励教师通览九年义务教育各学科教材,以此提高教师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把握任教学科的课堂脉搏。

2.精读国学经典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要想引导学生诵读国学,教师自己必先研读国学。国学诵读是我校“经典诵读课程”的重要内容,零距离地接触古典文学,启迪教师多角度观察,全方位思考,培育优雅的书香气质。

3.泛读中外文史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不再是一张没有描画的白纸,很多时候,他们摄取的信息量并不少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腹有诗书”方能拥有气场。我们鼓励教师广泛阅读社会、历史、人文等方面的通识性书籍,以此汲取渊博的知识,涵养人文素质,丰厚文化底蕴,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使自己的学科教学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4.勤读教育书刊

教师的专业化是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的必然期待,而阅读专业书刊,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把握教育的发展规律,熟知学科知识体系,才能熟练地搭建教学平台,创造有朝气的魅力课堂。我们借助“领导读书导航”和“学科组同读”落实教育类名著的阅读任务。另外,学校还为各处室和骨干教师个人订阅教育类报刊,鼓励全体教师每年至少订阅一份教育报刊,潜心研读的基础上,积极向相关报刊投稿,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反思变成成果。

二、群组交流,探索“沙龙模式”

读书有交流,思想才有碰撞。為了激发阅读兴趣,保持读书热情,我校在教师群体的不同层面探索有效的读书沙龙模式。

模式一:“领导读书导航”。从正副校长到部门主任,学校的全体领导在教育教学管理的同时,还承担着为教师读书“导航”的任务。每个月初,都有一位学校领导结合自己的管理需要和阅读积累,通过校园网“好书推荐”栏目,向教师推荐一本最“经典”的教育教学类专著。这种有目的的读书导航,保证了学校教育的鲜活力。

模式二:“群组同读共享”。为了展示群组读书成果,丰富读书交流形式,每月底的周二“相约经典60分”时间,都会由一个学科教研组自主设计方案,自主组织,面向全校展示他们当月研读名著所得。这种草根式的读书沙龙,形式灵活、气氛融洽,既有书中精彩片段的赏析,又有个人读书感悟的交流,更有联系教育实际的案例分享;既锻炼了基层教师的组织能力,又拉近了团队成员的心理距离,还培养了教师“阅读——思考——实践”的良好习惯。

三、书目同读,培养“经典气场”

读书源于交流的欲望。大凡有读书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读过一本好书,心中会涌动一种倾诉的欲望,渴望有同样阅读经历的人与自己分享阅读体会。鉴于此,我们提出教师阅读的“三同”,培养读书大气场。

1.团队同读

每个学期,教师依据个人需要,从领导每月读书导航的推荐书目中至少选择两本教育名著深入研读,同时参与推荐领导组织的网上“读书论坛”活动。寒暑假,我们还结合教育协作区读书活动,确定共读书目,并参加协作区读书成果展示。

2.学科组同读

每个学期初,学科教研组都会认真制定本组读书计划,规定一学期每个月的组内同读书目,并负责督导教师的读书过程、设计同读书目的展示活动。

3.师生同读

“要求学生诵读的教师必须先诵读”,这是学校诵读课程的基本要求。不同学科和不同岗位的教师,会根据拓展项目和渗透方向的不同,向学生推荐诵读内容,这些内容,教师必须先“读”为快,且与学生积极交流诵读感悟。

朱永新教授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我们认为,于教师而言,读书,能滋润心智,涵养精神,助力专业成长,成就绚丽人生。

猜你喜欢

学科读书教材
教材精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们一起读书吧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