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拜月

2017-09-04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兔儿爷节选自月饼

这时小院中夜凉似水,碧天无云,少焉,一派寒光由垂华门东南角处冉冉升起,整个院落沐浴在“纱幔”中了。

“秃子,快来,给月光菩萨磕头!”这是母亲在院子里叫呢。“我不磕,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我在屋里桌子前面,看着盒儿中那摆供剩下的月饼舍不得走开。“什么男的,女的,你胎毛还没有退干呢……还不给我快来!”“哎,我穿上大褂就来。”于是我穿上那件小小的月白竹布大褂,来到院中台阶下,站在红地毯上,来行“祭月大典”。先上三炷香,拿好香,就蜡台上点燃,捧著一揖到地,插在香炉中,然后又一揖,接着拿起“黄表”,点着一角,捧着跪下,快要烧完时,扔在地上,奠过酒,一缕青烟,直上遥空,这时伏下磕三个头,然后站起来再一揖,便礼成了。这时大家回到屋里分月饼,分果子,弟妹等都一人一盘,两个“自来白”,两个“自来红”,一个苹果,一嘟噜葡萄,隔着玻璃窗、竹帘子,望着月亮越升越高。月亮中的黑影,难道真的有嫦娥吗?有玉兔吗?

八月节,天上满月,人间团圆,拜月,供“月光马”和“兔儿爷”,虽然似乎是“妈妈经”上的迷信事,但那情调是美好的。

(节选自邓云乡《长安一片月》,题目为编者加)

写法点拨

作者写自己拜月的过程,通过一系列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如“先”“然后”“接着”“快要烧完时”“这时”等将拜月的步骤交代得很清楚,很有条理。同时,拜月时动词的使用也十分精准,如上香、烧“黄表”时用了“拿、捧、插、揖、点、扔、伏”等一系列动词,将作者当时的情态、动作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使读者充分了解了拜月的过程。“月光马”和“兔儿爷”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便于人们了解老北京的风俗。

猜你喜欢

兔儿爷节选自月饼
节选自简·奥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中秋节里吃月饼
节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集Hearts and Hands
月饼
一起来做月饼吧!
别拿兔儿爷不当神仙
十月
可爱的兔儿爷
名家写夏天
智斗兔儿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