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启示

2017-09-03蓝蔚青陈江华王锡昌殷曦敏周颖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8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实验室日本

蓝蔚青, 谢 晶, 陈江华, 王锡昌, 殷曦敏, 周颖越

(上海海洋大学 a.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b.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上海 201306)

日本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启示

蓝蔚青a, 谢 晶a, 陈江华a, 王锡昌a, 殷曦敏b, 周颖越a

(上海海洋大学 a.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b.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上海 201306)

实验室作为高校的“心脏”与“后盾”,是从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建设管理质量与高校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与综合实力密切相关。只有确保实验室建设水平的提升,才能保证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对东京海洋大学、鹿儿岛大学、长崎大学与京都大学开展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调研,并介绍日本高校在实验环境与实验条件、实验原料采购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机制、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与实验废弃物分类处理等方面的经验,针对国内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现状,阐述日本高校经验对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带来的启示。提出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管理制度的综合执行力;加强高校的实验队伍建设,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严格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培训,培养高层次合格人才的观点,以进一步完善高校实验室管理建设能力,为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与学科实力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日本高校;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工作启示

0 引 言

实验室是从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建设管理质量与高校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与综合实力密切相关[1-2]。实验室建设水平的提升是保证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

日本高校的研究水平始终居于世界前列,研究工作也很活跃,而这些往往会被归功于其教学资源充足、实验场地宽敞与研究设备先进等。基于此,在学校人才培养经费资助下,2015年7月远赴日本,对相关高校实验室开展为期3个月的考察交流。主要了解日本高校实验室日常管理、开放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环保教育等。期间,先后对东京海洋大学、鹿儿岛大学、日本长崎大学与京都大学的部分教学、科研实验室开展调研工作。考察过程中,在学习日本高校环保安全意识与实验室管理先进理念的同时,也比较分析了国内高校与其相比存在的差距。本文先对日本部分高校在实验环境与实验条件、实验原料采购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机制、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与实验废弃物分类处理等方面进行介绍,并结合我国高校实验室的建设管理现状,进一步分析日本高校实验室管理带来的工作启示。

1 日本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特点

1.1 实验环境与实验条件建设

日本高校实验室普遍面积不大甚至较为拥挤,仪器设备未必先进,但台套数多而全,且摆放合理。校内实验室虽显忙碌,但井然有序。由于多数高校的实验仪器设备与学生人数多,且实验室面积有限。因此,其对实验室空间进行充分利用,研究室内的实验台间、实验台与墙间均经过精心设计,其连接是零距离;摆放仪器设备处被设计成框架式,可将仪器组装于框架中,大大节省了仪器设备的摆放面积,空间利用更趋合理,且使用方便,学生自习室内的座位也见缝插针地放置,实验楼内的楼道与本科教学公共实验室得到有效利用。实验室外的公用通道保持时刻通畅,紧急呼叫、报警设备、喷淋设施等一应俱全,并附有简要说明。实验室的醒目位置张贴有安全须知、逃生指南与废弃物分类说明,由此指导工作人员遵照规范安全操作。室内线路布局合理,装置布局由上至下,能够有效利用空间,且检修方便,减少管线布局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效避免实验过程中漏水与设备短路引发的触电事故。气体线路的布设有利于将高压钢瓶固定于角落,且在相应位置做好标示,避免不必要的实验误操作。日本高校非常重视本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计划中一般都规定相应的实验内容,如东京海洋大学在每层楼的两侧均有约80 m2本科教学公共实验室,专供本科生自主开展实验研究,其余均为各学科方向研究室。本科教学公共实验室实行24 h开放,若没有本科生实验课,其就成为各研究室的公共研究场所。本科生通常在三年级下学期就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自主选择毕业论文,其论文题目既非导师科研项目,也非研究生毕业论文,而是同导师多次交流后自主拟定,毕业论文的研究周期为1年。期间,本科生也同研究生一同参加课题组定期举行的会议作进展汇报,学生室中设有自习桌,以便及时与课题组成员实时交流。此外,实验室外的走廊空间也得到充分利用,除预留消防安全的足够距离外,还靠墙放置各类冰柜、书架、学术交流板和宣传栏等,楼道墙上贴有各种学术报告会的时间、地点与交流形式,每个研究室也定期把各自研究内容与研究进展等以墙报形式公布,将最新研究成果张贴分享,学术氛围自然流露其中。

1.2 实验原料的采购使用管理

日本高校在实验原料的采购与使用管理上也有其独到之处。药品通常从已通过学校相关部门认证后的机构定点采购,可避免由于购买途径的多渠道导致对危险化学品管理上的失控,进一步避免了安全隐患的产生。部分实验样品与小额药品试剂的采购主要由学生完成,但单价超过一定金额的药剂则须经由导师同意后方可购买。药品试剂购回后,其信息(如药品名称、级别、用途、药品量、摆放处与使用有效期等)应直接录入校间共享的“药品管理支援系统”。学生如需使用,也应在使用后及时录入药品使用者、使用量、使用时间与主要用途等信息。此法既可防止药品试剂的重复购置导致产品浪费,更可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追溯。对于有毒与易制毒药品试剂则存入配有密码锁的安全试剂柜中,导师保管有试剂柜的钥匙,其也是第一安全责任人,学生如需使用则需提前预约,并由导师亲自开启,将使用情况录入系统。导师每月对药品使用状况进行抽查,如有填写内容不符或遗漏之处将及时追究责任。学生征得导师同意后,可在自行购买实验原料后,将领收书(发票)交给导师。每周的特定时间学校财务科会派财务人员到各学部坐班,导师只需将购买的原料照片与发票一同交给审核员,由其核实无误后直接报销,减少了国内填写报销单、排队等候与经费转账等过程的繁琐,办理程序简化,且更趋人性化。

1.3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日本高校多数配有设施部,主要负责学校规划、基础建设与设备的固定资产管理等,但对仪器设备管理仍主要集中在各学部与系室,实验室全部实行开放[3]。其中,基础实验室面向学部开放,空余时间可对外预约开放。专业实验室主要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与教师,只要参加过仪器使用培训并获得操作证就可申请直接使用仪器。日本国立大学每年从文部省获得的经费相对充裕,其中教育事业费按该校师生类型与数量划拨,同时还有学费、科研费与社团赞助费等。实验经费主要由教授根据教学与学科发展需要提出,主要由文部省拨款,同时还有教授研究经费购置设备与校长基金投入[4]。科研设备购置通常由教授提出所需型号,由大学经理部契约科办理招标采购手续,以实验室为单位建账[5-6]。如东京海洋大学设备上均贴有两种标签,一种是“科研费”,代表该设备是通过国家投入经费购置,另一种则写有设备名称、型号、所在实验室及购置时间等信息。对基础课和公共教学实验设备主要由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研究型实验室则主要由教授助手和研究生进行日常维护,由生产厂家负责其维修,技术管理人员则主要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具体操作上均有严格程序。

1.4 大型仪器共享服务机制

由于日本高校的实验室面积有限,为节约实验室建设经费,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多数高校设有全校共享的大型仪器公共平台。为进一步支援大学的教育研究,近年来鹿儿岛大学加大对先进研究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以促进前沿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的教育、研究与发展。其中的自然科学教育研究支援中心下设动物实验室、基因实验室、仪器分析室与同位素实验室。基因实验分中心现拥有多台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配备了2名专职管理与技术人员,提供24 h自助服务。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由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故障维修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后交由供应商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实行培训上岗制度,学校指定专任教师(兼职)定期举办讲座,只有培训合格的教师和研究生才能独立操作,未接受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允许使用。如需使用某台大型仪器设备,研究者须网上填写使用申请,由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研究者可凭指纹扫描进入。每台仪器设备旁放有设备的使用日历,使用者可在日历上填写预约使用时间。中心实验楼设有门禁系统和电子监控装置,每台仪器上都标有的仪器操作规范与仪器管理人员姓名、联系方式等。仪器的使用情况电脑里均有记录,使用人完成实验后须在使用记录本上详细登记。特别是当使用者如发现仪器有异常情况时,相关记录更十分详细,管理者的处理意见一般都在当天,且有设备异常的原因分析、处理措施与主管人员签字等。由于学校分析测试中心仪器设备的年维护费较高,为此学校制订有详细的收费标准,因此每次使用都须收费。检测费用凭导师签字盖章批准的申请表计费,年终结算造表上报财务部门,从导师的科研经费中扣除。由于管理制度完善,使用者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仪器一旦出现故障便能及时得到解决,因此仪器设备的运转能够常年保持正常状态。

1.5 实验废弃物与废液分类处理

为应对环境污染带来的社会公害,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制定出台了《公害对策基本法》,对大气、水质、土壤污染、噪声环境标准等做出严格规定[7-8]。1971年日本成立了国家环境局,全面推进公害治理。使大气质量明显好转,全国SO2排放量由1972年420万t降至1978年的260万t,降比达40%。期间,日本注重环保理念与安全教育有机融合,使国民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良好的环保安全习惯。由于注重环境的卫生整洁与资源的再生利用,日本还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将垃圾分类法逐步细化,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并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日本高校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则需根据废物处置指导书的规定在各实验室内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其中,实验废液则根据液体的酸碱性、所含重金属类型进行分装,由学校专门机构进行回收,并交国家相关机构进行处理。高校各实验室均由专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详细完整。期间如有安全事故发生,相关部门就要及时向全系师生通报,并予以警示。

2 考察调研工作启示

通过实地考察,我国高校与日本高校在硬件环境上差距不大,但在实验室运行管理、安全意识与规范服务等仍有一定距离。实验室建设管理作为综合性、系统性的管理体系,只有在教育方式、工作体制与安全运行等方面加以改进,才能保证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1 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管理制度的综合执行力

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实验室安全环境建设的有力保障。当前高校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但在制度的实施效果与执行力上仍有所欠缺。高校实验室的特点决定了其应设立专门机构全面统筹开展管理工作[9-10]。相关管理部门除应根据时代发展,不断完善各类实验室制度外,还应抓住重点问题,完善药品试剂、危险品与废液处理的监督管理体系。其中应包括:建立完善安全责任制;培养良好的日常管理习惯、开展不定期检查制度;建立药品试剂购买、使用登记制度;健全药品试剂管理档案与台账明细制度;强调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废液与过期药品试剂的分类收集及处理规定等,并与相关部门签订实验室安全目标责任书,规范实验室操作规程,提高管理制度的综合执行力。

2.2 加强高校的实验队伍建设,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建设水平是反映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不仅是高校主管部门、院系领导与安全员的职责,还应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高水平实验队伍,以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到位[11-13]。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是增强实验教师队伍的责任心,树立服务意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证[14]。因此,相关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强化制度保障并加以引导,要提供良好的激励机制,优化职称评聘条件,将实验教师与专任教师同等对待[15]。同时设立相应奖项,如“实验室建设贡献奖”或“实验室管理先进个人”等,才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师与实验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另一方面,应注重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鼓励实验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提升其综合水平。此外,还可逐步完善实验教师队伍的考核方式,将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切实做到薪资待遇与实际付出相对应,以最大限度发挥薪酬体系的激励作用。

2.3 严格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培训,培养高层次合格人才

研究生与本科生是高校实验室研究工作开展的主体,也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执行者,对其开展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培训尤为关键。对此,相关管理部门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分阶段开展相应培训,如大一本科生的消防安全知识与逃生技能培训;大二本科生的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培训;大三本科生的急救培训与消防演习;大四本科生的化学综合知识培训与灭火演习,研究生新生的实验室安全与设备使用培训等[16]。同时,各实验室还应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与研究内容开展个性化的专业教育与操作培训,从不同角度提升其实验室安全意识。此外,相关管理部门还可通过不定期组织各类环保宣传活动,真正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每一名师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当中,将其转变为自觉自发行为,营造安全环保的和谐氛围。

3 结 语

通过赴日的考察学习与工作交流,笔者认识到我国高校在实验软硬件投入、管理理念培养、管理方式应用与学术氛围营造等方面仍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实验室的规划设计与精细化管理,充分利用实验场地,为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与学科实力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致谢 在日本调研期间,东京海洋大学大岛敏明教授、冈崎惠美子教授、小山智之副教授与田代有里老师、鹿儿岛大学木村郁夫教授与袁春红副教授、日本长崎大学研究生车旭同学在考察过程中给予本人很大帮助;上海海洋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殷曦敏处长、食品学院陈江华书记、王锡昌院长、食品学院实验室管理中心周颖越主任对全文予以悉心指导, 在此谨向给予帮助的各位老师与同学表示诚挚谢意。

[1] 冯 端. 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0,19(5):1-4.

[2] 班陈隆.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 出国与就业, 2011,22(4): 174-175.

[3] 郁 聪,靳 琳. 日本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启示[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2): 90-91.

[4] 农光平. 日本大学实验室管理及实践教学管理概览[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7(4): 48-49.

[5] 庞建勇. 谈日本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建设[J].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5): 154-156.

[6] 高明松. 借鉴日本高校实验室管理经验,加强我国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 138-139, 162.

[7] 彭 实, 沈立娜, 吴良莉. 日本高校化学废液管理及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 165-167.

[8] 张曼曼,张饮江,张乐婷,等. 实验室废液分类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7): 234-240.

[9] 张志强. 日本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考察及启示[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 164-167.

[10] 周 岩,许志刚. 加强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环境保护监管[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 254-255.

[11] 吕英怀,崔慧敏,高振山,等. 青年实验教师业务能力及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措施[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29(1): 153-155.

[12] 王海军,李凌云,张 洁. 高校实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分析[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3(2): 63-66, 124.

[13] 吴 迪,朱昌平,钟 汉,等. 精细化管理促进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 33(10): 242-245.

[14] 范姣莲. 北京市理工类院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3, 23(9): 62-66.

[15] 赵素瑞,葛 勐,冯小强. 借鉴日本管理经验,加强我国高校实验室环保建设[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29(2): 128-129.

[16] 梁建国,于燕梅. 高校化工实验室安全环境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0): 229-231.

Enlightenment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 in Japan

LAN Weiqinga, XIE Jinga, CHEN Jianghuaa, WANG Xichanga, YIN Ximinb, ZHOU Yingyuea

(a.College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b Sector of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Laboratory, as the ‘heart’ and ‘backing’ of a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base for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quality of it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ability,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universities in Japan, such as Tokyo Ocean University, Kagoshima University, Nagasaki University and Kyoto University, the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of laboratory, purchasing management of raw materials and chemical substances, mechanism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sharing of large scale instruments, classification of experimental wastes were introduced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ence of universities in Japan will enlighte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advices, such as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and enhancing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sur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work to implement the views, managing the laboratory safety and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trictly, training the high-level qualified personnel; were also put forward with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level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heightening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guaranteeing the level of academic strength.

universities in Japan;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enlightening

2016-12-15

上海海洋大学人才培养专项(A1-0209-15-0101);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A1-0201-00-8003)

蓝蔚青(1977- ),男,福建闽侯人,博士,高级工程师,食品学院实验室管理中心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副主任,主要从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E-mail: wqlan@shou.edu.cn

谢 晶(1968- ),女,浙江嵊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食品冷冻冷藏工程。

Tel.:021-61900061;E-mail: jxie@shou.edu.cn

G 640

A

1006-7167(2017)08-0255-04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实验室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黄金时代》日本版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