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实验探析

2017-09-03龙在波王禹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8期
关键词:图式理论图式英语听力

龙在波, 王禹奇

(长江大学 a.工程技术学院,b. 外国语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实验探析

龙在波a, 王禹奇b

(长江大学 a.工程技术学院,b. 外国语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独立学院大学生英语听辨能力一直以来是英语学习中的短板。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率是近年来英语教学界研讨最为激烈的课题之一。基于图式理论,结合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的现实,提出了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六步教学”模式,即语音补充、主题导入、生僻词汇展示、预测内容、理解听力材料、复述大意。同时,还展开实证研究,将同一教师所教的两个层次及水平类似的班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并分别使用“六步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在为期两年的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班展开测试,并利用SPSS19.0分析了研究数据。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而为同类院校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些许借鉴。

独立学院;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图式理论; “六步教学”模式

0 引 言

作为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在独立学院的发展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1]然而,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英语学习在中学阶段就制约了他们的整体发展,是他们的薄弱环节。加之,还有一部分学生高考无需参加听力测试,没有在中学阶段接受过系统的听力训练[2]。听力理解作为基本语言技能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独立学院,英语听力这一应用型技能则显得尤为重要。而正是因为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特殊性,决定着大学英语教学的不同性[3]。因此,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基于实际情况,根据教学规律,以教学理论为指导,探寻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高效听力教学模式。

1 图式理论及其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指导作用

独立学院学习者在日常的学习中“往往只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提高,而忽视了与听力理解关系密切的背景知识,即图式的积累”[4]。

图式理论近年来被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学界的研究者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它在大学英语阅读,口笔译,听说等方面教学的指导意义也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和专家的肯定。

1.1 图式理论

图式是一个认知心理学概念,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Barlette在Remembering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图式是指个体过去所获取的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方式。个体对新知识的吸收是基于头脑中已有图式的基础之上的[5]。图式一旦形成,会对个体接触的新知识进行重组,理解和记忆[6]。新知识要被大脑所吸收并进入长时记忆需要与大脑中的已有图式联系起来,并通过已有图式得以解码和编码。也就是说,外界输入的信息需要与个体头脑中建立的图式相匹配,才能进入个体的长时记忆,为个体所吸收。

图式具有3种特性:可增长;可调整;可新建[7]。图式的可增长性是指人类业已形成的旧的图式可以通过增加新的内容而得以扩展。可调整性指人类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已有图式,进而适应新的情况。可新建性指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吸收到全新知识,可以构建与原有图式平行的新图式。

听力过程中的图式主要表现为2类,即: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8]。语言图式是指听者储存在大脑长时记忆中的关于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内容图式是指听者长时记忆中所储备的关于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常识性知识。外界的输入信息如果只能与听者头脑中的语言图式产生联系,是无法为个体所理解并吸收的;从另一方面说,如果外界输入的信息只能与内容图式产生联系,也是个体无法接受的无效信息[9]。

1.2 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指导作用

基于图式理论可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图式,使已有图式与输入信息产生联系,对信息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使得其为学生所接受;另一方面,教师还需帮助学生扩充原有图式,建立新的图式,使学生能够接受更多相关主题的输入信息。

为了保证上述过程的顺利实现,听力课堂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听前,听中和听后阶段[10]。在听前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语言素材,将听力材料中出现的生僻词汇预先展示给学生;此外,教师还会提供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并要求学生大胆预测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通过此种方式,教师帮助学生激活其头脑中的已有图式,为下一步听力过程奠定基础。听中阶段,教师通过“自上而下”(先理解整体大意,再理解局部词汇)或“自下而上”(先理解局部词汇,再理解整体大意)的听力理解方式帮助学生在输入信息与已激活的图式之间搭建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并吸收输入信息[11]。听后阶段,教师设计口语或写作活动以及布置家庭作业,帮助学生构建新的图式。

1.3 图式理论指导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六步教学法”

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基础“先天不足”,英语听辨能力薄弱,因而学习动机不强烈,自我学习能力有待提升。他们需要长期系统地补充语言基础知识,尤其是英语语音方面的系统知识。鉴于此,独立学院英语教师需更进一步发挥图式理论的指导作用,可以将英语听力课堂划分为“六步”:

(1) 系统补充语音知识。训练基础发音,包括英语中的省音,弱读,连读,失去爆破等语音现象,进而帮助学生加强语言图式,为英语听力过程中的语音解码和重新编码提供条件。这个环节是一个宏观训练环节,而非针对某一次课文主题的训练。值得一提的是,语音知识的补充要循序渐进,是一个贯穿整个听力课阶段的长期的过程。如果在一次课安排的语音知识过多,会使得学生无法消化,从而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2) 导入主题知识。教师在此环节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主题,从而帮助学生激活其已有的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图式。如《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2》第2版[12]第一单元“International Clock Talk”,教师可在听力练习开始之前提出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time in different cultures?”,(问题事先给学生并要求其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询资料),进而要求学生对该问题展开讨论和答案展示。通过此类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中人们对时间的看法。从另一方面,也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对“时间”这一主题的背景图式。

(3) 展示并领读生僻词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确定单词的读音以及重点单词的意义。此处所指的重点单词的把握,是指教师应当挑选出词汇表中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词汇以及影响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词汇并予以讲解和强调。通过此步骤,教师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材料主题相关的语言图式,为学生后面的听力理解打下基础。

(4) 带领学生预测听力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首先阅读听力练习的问题,进而预测听力材料的主题。如此有目的性的去听材料,激活大脑中最相关的语言和内容图式,能够大大提高听力效率。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版《大学英语听说3》第一单元短对话听力训练中有一题,其选项为A. Reserve a room in another hotel; B. Book a room well in advance; C. Recommend the hotel to someone else; D. Try his luck at a guest house near the Park Hotel[13]。在展开听力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预习选项,并要求学生大胆推测该短对话是发生在何种情境之下的。通过指出重点词“another”“in advance”“try his luck”,进而帮助学生预测到情境是一位顾客预订房间未成,他下一步应该如何做。情境推理至此,学生可以调集头脑中的相关内容图式,结合听力材料中的语言图式,做出正确选择。

(5) 带领学生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信息处理模式理解听力材料。播放第1遍录音,要求学生根据所激活的图式,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和具体线索。播放第2遍录音,为学生提供细节问题,要求学生再带着细节问题听材料,进而充实学生大脑中的已有图式。播放第3遍录音,展示听力文稿,设置填空题,要求学生用新学单词填空,以此帮助学生巩固其语言图式。

(6) 巩固强化新建图式。在黑板或PPT上展示关键词,组织学生讨论并复述大意,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新建图式,以便下一次激活。

2 关于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六步教学法”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为了检验图式理论指导下的独立学院英语听力“六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对某独立学院2013级两个本科班展开了教学实验。

2.1 实验对象

本项研究选取了某独立学院2013年入学听力考试中表现相当的应用化学1301班和土木1303班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进而检测本项研究所提出的大学英语听力“六步教学”模式是否比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更加有效。两班均为同一教师授课,其中应用化学1301班为实验班(experimental class / EC),教师在该班采取“六步教学”模式授课,而土木1303班为控制班(control class / CC),教师在该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授课。

在实验开始之前,两个班84名学生参加了该校2013级新生入学听力考试。在本次测试之后,研究者对84名被试于两年的英语听力学习之后再次进行了测试以明确“六步教学”模式是否对学生听力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两次测试题型均包含短对话听力理解(多项选择),长对话听力理解(多项选择),篇章理解(多项选择)以及复合式听写(听词填空)。听力材料分别来自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一册和第四册,以保证两次测试均有较高信度和效度。试卷由同一名教师以百分制评分。测试完成之后,本项研究采用SPSS19.0 (Statistics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处理。

2.2 实验前数据收集及分析

本阶段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主要解决:① 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测试结果是否呈正态分布;② 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测试结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两班能否被用于下一步实验。

(1) 实验前成绩频率统计分析。在完成实验前测试之后,收到84份有效答卷。根据统计学原理,两独立样本T检验必须满足两个前提:① 两个样本是相互独立的;② 两样本来自的两个总体应该服从正态分布[14]。在本项实验中,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测试成绩是各自独立,互不影响的。通过SPSS软件分析实验班成绩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班实验前成绩分布图

图1所示通过直方图和正态分布曲线表明该班测试成绩虽然不够理想,但是符合正态分布。此外,该图还体现了该班本次测试的成绩均值为50.77,标准偏差为7.038。

控制班的测试成绩经过SPSS软件分析之后如图2所示。

图2 控制班实验前成绩分布图

由正态分布曲线可以看出,该班本次测试成绩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此外,该班本次测试平均成绩为51.05,略高于实验班,其标准偏差为6.823,低于实验班,说明实验班学生之间的差距略大于控制班。

通过以上两图及其相关分析可知,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成绩均呈正态分布,满足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前提。

(2) 实验前两独立样本T检验。将本次测试中两个班的数据均输入SPSS统计分析软件当中,进而通过该软件执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分析数据来确定实验班和控制班是否存在显著差距。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班和控制班实验前成绩独立样本检验

由表1可知,两班在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中的Sig. (significance 显著性)值为0.729。根据统计学原理,该值大于0.05,说明“方差相等”的假设成立,而“方差不相等”的假设被拒绝,其所在栏的数据均无参考性。因此,在均值方程t检验中,sig取值0.851,大于0.05,说明控制班与实验班的本次听力成绩不存在明显差异(若小于0.05,说明两独立样本存在差异)[15]。

独立样本T检验的数据证实了两班不存在显著差异,因而适合用于本项研究的教学实验。

2.3 实验后数据收集及分析

在经过2年的大学英语听力学习之后,研究者再一次对实验班和控制板进行了测试。本次测试的实验结果依然利用SPSS19.0进行分析。本次分析主要分为3步:① 分析两班实验后的测试成绩以确定其是否呈正态分布;② 分别对两个班的实验前和实验后测试成绩进行成对样本T检验,以确定两班在实验之前和实验之后在英语听力上进步是否显著;③ 对两个班实验后的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确定两个班在一段时间的英语听力学习之后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1) 实验后成绩频率统计分析。由于对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也需要满足“成绩呈正态分布”的前提,因此,作者首先对两班测试后的成绩进行频率统计分析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实验班实验后测试成绩分布如图3所示。

图3反映了实验班实验后测试成绩均值为70.77,标准偏差为10.321。该班成绩分布与正态分布曲线一致,因而适用于成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

图3 实验班实验后成绩分布图

经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控制班实验后成绩分布如图4所示。图4反映了该班测试均值为65.68,

图4 控制班实验后成绩分布图

标准偏差为11.038,该值大于实验班的标准偏差10.321,说明实验后控制班学生之间的差距大于实验班学生间的差距。此外,该班成绩的分布直方图符合正态分布曲线,说明该班学生考试成绩分布能反映出其整体水平,同时也说明了该班学生成绩数据满足了成对样本T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前提之一。

(2) 实验班成对样本T检验。将实验班实验之前的测试成绩和实验之后的测试成绩分别输入SPSS软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班实验前后成绩成对样本相关系数

表2反映的是数据的成对关系,即个体的实验前和实验后的成绩是否存在相关性。表中二者的相关系数是0.923,说明个体实验前和实验后成绩具有较高的相关性[16]。因此满足了将两组样本数据进行成对样本T检验的前提之二,因此表3中的数据是有效而可信的。

表3 实验班实验前后成绩成对样本检验

由于本次T检验的目的是检验实验前和实验后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否有显著提高,故在表3中参考sig.(significance显著性)所在栏的P值,该值为0.000<0.05,说明两组数据存在着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听力训练之后,学生的听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15]。

(3) 控制班成对样本T检验。将控制班实验前数据和实验后数据代入SPSS软件中进行成对样本T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4、5所示。

表4 控制班实验前后成绩成对样本相关系数

表5 控制班实验前后成绩成对样本检验

表4反映出样本中个体实验前成绩和实验后成绩是否成对,即两组数据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该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880,P值是0.000<0.05,说明两组数据具有较强相关性[16],因此,两组数据应用于成对样本T检验之后所生成的数据是具有参考价值的。表5中,P值为0.000<0.05,说明实验前成绩和实验后成绩具有较大差异,即: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尽管控制班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该班的听力水平依然有很大提高。

(4) 实验班与控制班实验后独立样本T检验。经过上述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无论是使用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法还是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六步教学”新模式,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写作能力上均有较大提高。然而,要鉴别两种方法哪一种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还有必要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个班在实验之后测试中所得的成绩进行分析比较。将两个班试验后成绩录入SPSS,得出表6、7所示的结果。

表6反映了两组数据的统计量及各自的均值,其中实验班实验后成绩的均值是70.766,控制班实验后成绩的均值是65.675 7,两班相差5.090 3。表7中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的P值是0.957>0.05,说明假设成立,即方差相等,从而否定方差不相等的假设,因此在均值方程的t检验中应读取第一行中的P值,该值为0.032<0.05,否定均值相等的假设,即实验班和控制班存在着显著差异[15]。

表6 实验班和控制班组统计量

实验前已用独立样本T检验确定了实验班和控制班是无显著差距的,也就是说两班的听力水平持平,而在实验后测试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中,两班出现了显著差异,说明两班的听力水平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差距,而实验班的均值高出控制班5.090 3,说明实验班的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表7 实验班和控制班实验后成绩独立样本检验

3 结 语

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然而,在独立学院背景下要更加充分发挥图式理论的作用,还需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具体情况。独立学院英语教师需要在语音补充,主题导入,生僻词汇展示,预测内容,理解听力材料,复述大意6个方面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教学活动,才能从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实现激活已有图式,建立新的图式,巩固新的图式3个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1] 孙 璐.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独立学院为例[J].教育探索,2012(8):63-65.

[2] 王 楠.听力策略训练在独立学院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156-158.

[3] 聂素民.“后方法”时代下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3(20):115-116.

[4] 史旭升,吕艳萍.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4(8):49-52.

[5] Barlett F C.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71-80.

[6] 陈 品.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S3):19-21.

[7] 杨先明,何明霞.图式理论与口译记忆能力训练[J].上海翻译,2007(3):42-44.

[8] 周相利.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4-26.

[9] Widdowson H G.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331-335.

[10] 陈晓湘,兰 岚.大学英语听力课优化教学模式探讨[J].国外外语教学,1998(1):16-19.

[11] 蒋 霞.民族院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基于图式理论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2):160-162.

[12] 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2[M].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15.

[13] 董亚芬.大学英语听说3[M].3版.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1:1-11.

[14] 丁雪梅,徐向红.SPSS数据分析及Excel作图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22-127.

[15] 潘淑霞.数据分析与SPSS软件应用[J].吉林医学院学报,2005(3):145-147.

[16] 朱成棋.基于SPSS的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分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135-137.

An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Instruction Model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LONG Zaiboa, WANG Yuqib

(a.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b.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Hubei, China)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apability has long been one of the shortcoming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in their English learning.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instruc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discussed issues in recent years. This thesis, in the light of the schemata theory, puts forward the “six-step instruction” model for English listening instruction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namely complementary phonetic instruction, thematic leading in, new words and phrases instruction, content prediction, comprehension of listening materials and retelling, based upon the fact that the students are disadvantaged in terms of their foundation of English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an empirical study is conducted, labeling two classes in the same level taught by the same teacher as experimental class and control class, one of which is taught in “six-step” model and the another in traditional model. After a two-year teaching experiment, a test is conducted with the statistics-analyzing tool, SPSS19.0, to analyze the test results. According the result of the analysis, it is proved that the “six-step instruction” model in English listening instruction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is effective, hence it provides some inspiration for the English listening instruction in the same kind of colleges.

independent colleges;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instruction; schemata theory; “six-step instruction” model

2016-09-22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级教研项目“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探索”(JY201504)

龙在波(1985-),男,苗族,湖北恩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及口笔译理论与实践。

Tel.: 15927944782;E-mail:372439867@qq.com

H 319

A

1006-7167(2017)08-0211-06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图式英语听力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词义传达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