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鞋业巨头打造首个智能分拣中心

2017-09-03赵皎云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7年7期
关键词:分拣机输送线鞋盒

本刊记者 赵皎云/文

国内鞋业巨头打造首个智能分拣中心

本刊记者 赵皎云/文

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消费模式下,更加高效、准确、快速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正在成为零售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面对该挑战,德马为B公司量身定制了一套智能分拣解决方案,实现了多品牌、多产品规格、大量订单的自动、快速、精准分拣,开创了智能分拣技术在鞋服物流行业应用的先河。

中国规模最大的鞋业企业B公司创建于1992年,总部位于香港,年销售额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其业务主要由鞋类和运动、服饰两部分构成,其中,鞋类品牌(包括自有和代理)20个,运动、服饰品牌(以代理为主)8个。自有品牌主要采用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包括产品研发、采购、生产制造、分销及零售,而代理品牌主要采用经销模式。

目前,B公司拥有中国最庞大的自营连锁销售网络,该网络划分为东北、华北、西北、鲁豫、华东、华南、西南、广州、云贵、港澳等11个区域,覆盖300多个城市,截至2016年2月拥有自营零售店2万多家。

为进一步应对消费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2015年,B公司对其位于北京通州的物流园进行改造升级,与德马集团合作,建成了该公司首个智能分拣中心,增强了仓储及分拣作业能力,支撑和推动了业务快速增长。

物流中心概况

该物流园建于2013年,总投资2.77亿元,占地面积50亩,规划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作为B公司北京地区的区域配送中心,物流园承担着北京地区包括城区、近郊区、远郊区百余家连锁门店商品的存储及配送任务,每年完成1500万件的商品周转作业。

物流中心外景

输送系统贯穿两栋库房的各个楼层

分拣打包区

图1 : 位于B库一层的分拣系统

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消费模式下,更加高效、准确、快速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正在成为零售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为此,2015年,B公司决定采用现代化物流技术,实现北京物流中心的智能化升级。据了解,该物流中心处理的商品涉及鞋类、服饰类、配件类上万个SKU,且货品包装尺寸规格差异明显,同时货品的多点投放、多任务去向等分拣处理需求对分拣系统提出了较高要求。针对该项目的特殊性,德马为其量身制定了“一车两带”交叉带式智能分拣技术和带挡帘滑槽格口的解决方案,满足了项目招标时的各项指标要求和实用要求,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改造后的物流园内共有A库和B库两栋库房,之间隔有一条15米的消防通道。A库占地面积7341㎡,一层为收货验收区,二层为存储区;B库占地面积7406㎡,一层为分拣区及发货暂存区,二层为存储区。两座库房都在二层加设了一层钢平台,以增加作业面积。

输送系统贯穿两栋库房的各个楼层,实现货品的自动入库、出库、A/B库间移货、分货、调货等作业。分拣系统位于B库一层,共设有80余个分拣滑槽和1个异常滑槽,可同时分拣80余家门店的订单。如图1所示。

核心作业环节

基于区域物流中心的定位,该物流园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货品快进快出,快速周转,以满足门店的日常配送需要。作业环节主要包括:验收入库、存储、分拣、发货。其中,分拣是物流中心的一大核心功能,该作业环节应用了德马集团的“一车两带”交叉带式分拣技术解决方案,作业流程如下:

1.货品上分拣线

分拣线投放口的操作人员将需要分拣的货品拆箱后,通过输送线投放口逐一投放。货品经输送线进入交叉带分拣供包线,经预分拣后,导入分拣机小车托盘。

2.自动分拣

由输送线送至分拣区的货品根据配送线路分配到不同的滑槽,进入不同的供包台,到达相应的分拣区域。分拣线上的扫描设备自动读取每个经过货品的条码信息,据此将货品自动分拣到相应的滑槽。对于条码读取失败的商品,以及滑槽异常无法分配的商品,自动分拣到异常滑槽。

3.货品码放后复核

操作人员将滑槽中的货品整理到相应的托盘上,再集中进行复核出库。

项目亮点及关键细节设计

鞋服行业物流普遍具有产品生命周期短、SKU数量多、订单碎片化、拆零量大等特点,该项目自然也不例外。加上B公司本身的多品牌、多品类业务特性,使其在分拣方面面临诸多痛点:

1.多点投放

由于物流中心具有相同条码的鞋盒、多任务去向、优先分拣任务等特点,对仓库设备控制系统(WCS)的任务调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在方案设计中,对具有多任务去向的鞋盒分拣,需要经过若干个指定的读码器再进行滑槽分配。

上线分拣

自动分拣

分拣下线

操作人员将滑槽中的货品整理到相应的托盘上

2.多操作模式

导入台的货品进入方式分为两条线:一条是鞋盒自动导入线,一条是服装人工上线。鞋盒直接对接自动导入线,进入分拣机;服装整箱则会被输送线剔出,由人工拆箱投放到导入台前的皮带机上,再通过导入台进入交叉带分拣机。服装拆箱完成后的空纸箱或空周转箱也投放到导入台前的皮带机上,通过导入台进入交叉带分拣机,被自动分拣到空箱回收线上。

3.设备定制化设计

由于分拣货品多样,主要包括鞋盒、服装、调拨万通板箱,因此对滑槽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根据商品尺寸和设备参数对滑槽槽口宽度进行相应的设计,并保证不同质量和外包装的商品均能平稳顺畅分拣下滑,确保不损坏商品和滑槽挡板,货品不会冲出滑槽,危及商品和人身安全;同时不得出现商品在滑槽上无法下滑的现象。

除此之外,德马为该项目量身定制的“一车两带”交叉带式分拣系统解决方案也是一大亮点。据悉,该技术的应用目前在国内鞋服行业尚属首例,开创了业界智能分拣技术的先河。该方案的突出特点包括:

1.主机采用一车两带结构,单带可处理700×400mm的物件,双带最大可处理800×800mm的物件,提升了处理最大物件的规格。且在满足分拣物件规格、分拣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分拣机的行走小车数量,从而减小运行阻力、降低运行功耗及设备使用维护成本。

2.高速高效分拣,分拣能力最高可达24000件/小时(两点供包含预分拣)。环线驱动采用高效小间隙轮导向双侧电磁驱动直线电机,作业效率较传统异步直线电机提高近20%。

3.交叉带伺服电辊筒直驱技术,采用脉冲计数替代传统时间同步驱动,确保物件对中更准确,托盘皮带毫秒级启动,反应更快、效率更高。

4.分拣系统采用两套照相式条码扫描仪,且每套条码扫描仪可以扫描箱/盒除底面外的五个面,避免鞋盒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姿态变化而影响条码识别率,提高分拣准确率。

5.分拣智能控制,对每个滑槽上的货品分拣进行实时动态控制,尽量增大滑槽内鞋盒的容量,提高分拣机的利用率。

同时,德马还针对该项目中输送线合流及投放效率、货品包装保护、分拣流量均衡等进行了独具匠心的细节设计,显示了其在输送分拣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和丰富经验。具体包括:

一楼投放区设计:(1)小鞋盒及单件服装周转箱,单人投放效率会降低,故增加投放工位,避免投放能力不足;(2)在合流口主线及支线均配置3段积放加速段,保证合流及投放效率。

拣选投放区设计:拣选后投放段长度约3m,可以满足2~3人同时投放的需求。

补货口、剔出口设计:所有补货口、剔出口均采用下坡皮带机,防止周转箱下滑速度过快,高速冲击鞋盒,导致鞋盒损坏或盒、盖分离。

均衡流量设计:(1)A区投放线设置一条流量均衡输送线,可与A库二楼下来的输送线合流后再输送至分拣机,避免单条输送线流量过高;(2)每条功能线分流及合流位置均配置多段积放段,保证线体的能力。

自动(人工)导入台设计:需要人工投放的周转箱与自动导入的输送线分为两条线。人工将鞋盒及服装周转箱投放在皮带机的指定区域位置,而不是投放在自动导入台上,以避免自动导入台在自动导入与人工投放之间的逻辑切换造成混乱。

效果及趋势

目前,该项目已投入运行近半年,实现了多品牌、多产品规格、大量订单的自动、快速、精准分拣,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货物处理时间,避免了人工分拣作业差错并节省了人力。同时,出色的订单处理也为其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2017年,B公司计划“尝试新零售”业务,并在技术、物流及人才方面加大投入。对此,德马集团总裁卓序认为,在个性化消费需求不断攀升的今天,线上线下的不同购买渠道进一步融合,越来越多的鞋服企业开始试水“新零售”。在新的商业模式下,“海量SKU”和“海量订单”对物流中心的处理能力和作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时,柔性化布局、模块化搭建、个性化控制以及高效率作业、少人化操作等将成为该类物流中心建设的新趋势。德马集团作为设备与服务提供商,正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为产业升级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分拣机输送线鞋盒
鞋盒修复师:鞋盒也有“外科医生”
摆轮分拣机技术发展与分拣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英特诺推出高性能交叉带式分拣机
条烟输送线单道独立驱动系统设计与改造
梯形鞋盒
缸体铸件清理打磨自动化输送线设计
基于STM32 的自动硬币分拣机控制系统设计
巧用旧鞋盒
轮胎厂成品检测区输送线上轮胎自动分流系统设计与应用
我的鞋盒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