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粳815机插高产形成特点及其配套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2017-09-03严凯钱海军凌兆凤戴其根

中国稻米 2017年4期
关键词:穗数氮量株距

严凯钱海军凌兆凤戴其根

(1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2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0009)

苏粳815机插高产形成特点及其配套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严凯1钱海军1凌兆凤2戴其根1

(1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2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0009)

通过综合高产试验和机插行株距规格与氮肥组合试验,分析了苏粳815高产形成的特点,明确了其高产产量结构及其形成的主要生育指标,提出了目标产量650~700 kg/667 m2相配套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水稻,苏粳815;高产生育指标;精确栽培技术

苏粳815是由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育成的迟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407)。苏粳815全生育期150d左右,主茎总叶片16~17叶,伸长节间5~6个;株高95cm左右,分蘖力中等,株型紧凑,穗型较大且直立,后期灌浆快,抗倒性强,丰产性好,品质达国标优质米3级。为了加快该品种的推广,挖掘其品种增产增效潜力,2014-2016年笔者在多地开展综合高产示范与专题栽培试验,以探明苏粳815高产形成规律及其配套关键栽培技术,为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

1 试验设计

1.1 机插行株距规格与氮肥组合试验

2016年,于江苏省兴化钓鱼镇水稻核心试验区,进行机插行距与氮肥组合专题试验。试验地前茬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勤泥土,质地黏性。0~20 cm土层含有机质27.2 g/kg、全氮1.62 g/kg、速效磷14.1 mg/kg、速效钾148.8 mg/kg。于7月6日移栽,在每667 m2栽插1.85万丛的条件下,设2种栽插规格:D1,25.0 cm×14.4 cm;D2,30.0 cm×12.0 cm。每丛4苗,基本苗7.4万/667 m2。施氮量(纯N)设6个水平:0、12、15、18、21、24 kg/ 667 m2。氮肥中,基肥∶蘖肥∶穗肥=3∶3∶4,按当地水稻高产要求统一基施过磷酸钙40 kg/667 m2、氯化钾15/667 m2。

1.2 综合高产试验

2014-2016年在扬州、兴化、姜堰等地水稻科技展示基地和高产创建基地进行机插综合高产试验示范。5月25-30日播种,6月10-20日移栽,栽插密度1.6~1.8万丛/667 m2,基本苗7~9万/667 m2,每667 m2施纯N 19~20 kg,基蘖肥∶穗肥在6∶4和7∶3之间。其他管理措施均按高产栽培要求实施。

2 结果与分析

2.1 综合高产试验产量表现

从表1可见,苏粳815每667 m2有效穗数变幅在20.6~25.7万之间,平均22.5万;每穗粒数变幅在120.8~133.1粒之间,平均128.3粒;结实率变幅在91.1%~96.1%之间,平均93.0%;千粒重变幅25.9~28.0 g,平均27.3 g;产量变幅在646.4~733.1 kg/667 m2之间,平均679.1 kg/667 m2。产量构成因素变异程度(CV)以有效穗数最大,其次为每穗粒数,最小的为千粒重。说明不同地域不同年份的每穗粒数有较大不同。进一步分析,有效穗数与产量成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 0.7997**),苏粳815生产上应适当争取穗数,有利于高产。

2.2 机插行株距规格与氮肥组合试验结果

2.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从表2可见,在两种栽插规格下,有效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每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施氮量18 kg/667 m2的水平下达到最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减小的趋势,产量在施氮18 kg/667 m2的水平下达到最高。在每667 m2栽插1.85万丛的条件下,25.0 cm×14.4 cm行株距规格有利于穗数的形成,而30.0 cm×12.0 cm行株距有利于大穗的形成,高产潜力上30.0 cm×12.0 cm行株距规格优于25.0 cm×14.4 cm行株距规格,说明适当扩大行距有利于苏粳815产量潜力的发挥。

表1 苏粳815综合高产试验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表2 不同栽插规格不同施N水平下苏粳815产量及其构成

表3 不同栽插规格不同施N水平下苏粳815的茎蘖动态 (万/667 m2)

2.2.2 群体茎蘖动态

从表3可见,两种行株距规格的群体穗数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群体茎蘖数均呈增加趋势,25.0 cm×14.4 cm行株距规格更有利于分蘖的发生,最终形成相对较多的穗数。

2.2.3 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

从表4、表5可见,两种行株距规格LAI、干物质积累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25.0 cm×14.4 cm行株距规格有利于抽穗期前的LAI扩大和干物质积累,30.0 cm×12.0 cm行株距规格结实期群体更有利于高LAI的持续和干物质积累。

2.2.4 高产群体形成生育指标

综合苏粳815各类高产群体特征分析表明,苏中地区一般5月下旬落谷,6月中旬移栽,9月初抽穗,10月底成熟。全生育期150 d左右,主茎总叶片16~17叶,伸长节间5~6个,株高95 cm左右(表6)。

苏粳815机插移栽后12~15 d开始分蘖,栽后20~25 d(7月10日左右)够苗,栽后30~35 d达高峰苗,成穗率75%左右。孕穗期达最大叶面积指数7.0~7.5,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为300~350 kg/667 m2、齐穗期为700~750 kg/667 m2,经济系数0.45~0.50。

表4 不同栽插规格不同施N水平对苏粳815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表5 不同栽插规格不同施N水平对苏粳815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kg/667 m2)

表6 机插苏粳815在650~700 kg/667 m2产量水平下的群体生育指标

3 配套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准确安排好生育进程

苏中地区苏粳815机插,5月25-30日落谷播种,6月10-15日移栽,7月20-25日拔节,9月1-5日抽穗,10月底至11月初成熟。

3.2 培育壮秧

在药剂浸种的基础上,采用机械化流水线播种,营养土或与基质1∶1拌匀作为底土,每标准秧盘(58 cm× 28 cm×3 cm)播芽谷130~150 g,确保每秧盘成苗数3 000苗左右。播种后是内堆叠盘暗化2~3 d,2叶期以前采用湿润管理,2叶期后采取旱管旱育肥水管理,秧龄严格控制在15~20 d。

3.3 适时精准移栽

6月10-15日起苗移栽,秧龄15~20 d,叶龄3.50叶。栽插时行株距30.0 cm×12.0 cm,每667 m2栽插1.7~1.9万丛,每丛3~4苗,每667 m2基本苗6~8万。

3.4 精确施肥

每667 m2目标产量650~700 kg,施氮量18~20 kg,基肥∶蘖肥∶穗肥=3∶3∶4;按当地水稻高产要求统一基施过磷酸钙30~40 kg/667 m2、氯化钾15~20 kg/667 m2。具体运筹为:基肥在移栽前2 d一次性施入,氮肥中分蘖肥分2次,第1次在栽后7 d施用,第2次在栽后14 d施用。穗肥也分2次使用,分别在倒4叶期施用促花肥(7月25-30日)和倒2叶期施用保花肥(8月10-15日),用量各半。

3.5 定量灌溉

薄水机插,移栽后保持寸水,落干2次左右,以利返青;活棵后,分蘖期浅水勤灌,以促进分蘖发生;7月10日左右,群体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90%时开始脱水搁田,抑制无效分蘖,控制高峰苗在30万/ 667 m2左右,并实行“前轻后重,分次搁田,逐步到位”的原则;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灌浆结实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收割前7 d断水干田。

3.6 精准植保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在做好药剂浸种的同时,落谷后采用无纺布全程覆盖育秧;机插后7 d结合追施分蘖肥进行化学除草;同时注意控制田间纹枯病的发生。

[1] 夏宏年,管怀锦,周海幸,等.2014年苏中地区水稻大区品比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1):30-32.

[2]刘中秀,高山峰,徐春之,等.优质粳稻新品种苏粳815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4(12):159-161.

[3]刘中秀,高山峰,徐春之,等.优质新中粳苏粳815氮肥用量和分蘖期施用方式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9):10 072-10 073.

[4]韦还和,姜元华,赵可,等.甬优系列杂交稻品种的超高产群体特征[J].作物学报,2013,39(12):2201-2210.

[5]龚金龙,张洪程,李杰,等.水稻超高产栽培模式及系统理论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2010,24(4):417-424.

[6]张耗,杜永,杨建昌.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136-140.

[7]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高产精确定量栽培[J].北方水稻,2007(2):1-9.

[8]凌启鸿,张洪程.水稻丰产高效技术及理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 Formation and Corresponding Precise and Quantitative Cultivation Technique for Rice Cultivar Sugeng 815

YAN Kai1,QIAN Haijun1,LING Zhaofeng2,DAI Qigen1
(1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 225009,China;2Jiangsu Zhongjiang Seed Company,Nanjing 210009,China)

Through comprehensive productive test and planting density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combination test,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 formation of machine transplanted rice were analyzed,using rice cultivar Sugeng 815 as material.The high yield components,growth characteristics,tiller dynamics,LAI,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so on were clarified.Corresponding precise and quantitative cultivation technique for 650~700 kg/667 m2of Sugeng 815 were summed up in this paper.

rice,Sugeng 815;growth characteristic;precise and quantitative cultivation technique

S511.048

B

1006-8082(2017)04-0187-04

2017-05-25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SXGC[2015]317);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2)

猜你喜欢

穗数氮量株距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氮肥施用对不同燕麦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小麦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巧解“植树问题”
高、中、低产田水稻适宜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