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分析与研究

2017-09-03邓吉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7期
关键词:鼻蝶鼻中隔垂体

邓吉锋

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分析与研究

邓吉锋

目的 分析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5月在进修医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30例,依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均分为两组。实施传统开颅手术的15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显微镜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15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3.4%)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3.3%),P<0.05。结论 垂体腺瘤患者予以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效果理想,同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更具优势,同时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价值分析

在良性肿瘤中,垂体腺瘤较为常见,临床常以手术治疗为主。既往的手术方法以开颅肿瘤切除术为主,但是该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且不利于患者快速康复[1]。近年来,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应运而生,并取得了临床的高度认可。鉴于此,选择我院自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30例,分析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现将手术流程和研究结果进行以下表述。

1 对象与方法

1.1 基础信息

本次研究抽取的垂体腺瘤患者30例,其入院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5月,所有患者的疾病均由临床证实。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均分为两组,每组15例。研究组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24~71岁,平均(52.18±2.69)岁。对照组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5~72岁,平均(52.20±2.70)岁。利用统计工具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垂体腺瘤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所有垂体腺瘤患者均对该研究知情,自愿参与实验调查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后均通过。

1.2 方法

研究组15例患者的手术方法以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为主,在手术前需将患者的鼻腔进行清理,同时实施全身麻醉处理。上述操作完成后,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头部和肩部适当的抬高,并对鼻腔进行清洗和消毒,随后将鼻腔撑开,利用扩张器进行。在显微镜可视下,找出鼻甲后上方,灼烧鼻中隔黏膜,利用双极电凝进行操作,将部分鼻中隔黏膜全部剥除,使骨性鼻中隔充分显露[2]。在患者右侧鼻腔插入窥鼻器,直至到达蝶窦前壁,在此期间,还需将骨性鼻中隔推向对侧,利用窥鼻器将鼻中隔撑开,通过显微镜探查,将降蝶窦开口找出,中线选取骨性鼻中隔,打开鞍底,将蝶窦开口作为上界,让蝶窦前壁打开并进行扩大操作。随后在蝶窦腔进入,将窦黏膜彻底清理,窦中隔切除后将鞍底硬膜切开,使肿瘤全部切除,对鞍隔起到保护作用。最后对创腔进行填塞,将鞍底予以封闭处理。在患者左侧鼻孔复位鼻中隔插入窥鼻器,将碘伏纱条置于患者双侧鼻腔,时间为48小时,同时配合抗感染治疗。在治疗期间,不得食用刺激性食物。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法为开颅肿瘤切除术。

1.3 指标判定[3]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不同方法手术后的围术期指标进行统计,主要为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对两组垂体腺瘤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主要为垂体功能降低、甲状腺功能降低、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数据选择软件包SPSS 19.0进行处理,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选择χ2检验,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等计量资料以表示,同时选择t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结果

研究组手术用时为(153.38±9.85)min,术中出血量为(82.46±10.67)ml,住院天数为(7.16±2.07)d;对照组手术用时为(166.29±10.52)min,术中出血量为(127.90±54.29)ml,住院天数为(12.09±3.52)d;数据结果t=3.415 7,3.180 7,4.675 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垂体腺瘤属于颅内良性肿瘤,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和视力,同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5]。临床常选择的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治疗原则为将肿瘤病灶切除,将压迫症状改善,使正常垂体结构保留[6]。临床既往的垂体瘤切除术具有较大的创伤,且术后有较高的并发症。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多种优势,不仅具有较小的创伤,同时可以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7-9]。研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予以不同手术方法,对比围术期指标,研究组手术用时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4%,低于对照组的53.3%,P<0.05。

表1 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n,%)

综上可知,垂体腺瘤患者予以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效果理想。

[1] 肖顺武,张学军,代垠,等. 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1):3073-3074.

[2] 荆一鹏. 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52-53.

[3] 周渊,王汉东,马驰原,等. 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3,18(1):18-20.

[4] 张晓海,罗昆,曾祥富,等. 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90例[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8(4):493-495.

[5] 刘光宇,赵程欣,王小龙. 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脑脊液鼻漏防治[J]. 中外健康文摘,2013(49):273-274.

[6] 陈露露,李健,苏贺先. 神经内镜与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6,21(7):307-309.

[7] 王嵩,李牧,王晨.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老年患者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比较[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601-1603.

[8] 王志恩. 海绵窦内侧壁的显微解剖与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的垂体腺瘤[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103-104.

[9] 白小飞. 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294-296.

Analysis and Study on Transsphenoidal Resection of Pituitary Adenoma Under Microscope

DENG Jife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Qianxi’nan People's Hospital, Xingyi Guizhou 5624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sibility of transsphenoidal resection of pituitary adenoma under microscope.MethodsFrom July2016 to May 2017, 30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adenoma were admitted to the study hospita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1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nventional craniotomy were as the control group, 1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ranssphenoidal pituitary adenoma resection under microscope were as study group. The oper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operation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in operation was less,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13.4%)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53.3%), P <0.05.ConclusionPituitary adenoma patients undergoing transsphenoidal resection of pituitary adenoma under microscope are ideal and have better advantages than traditional surgery.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microscope; transsphenoidal resection of pituitary adenoma; value analysis

R736

A

1674-9316(2017)17-0025-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7.013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贵州 兴义 562400

猜你喜欢

鼻蝶鼻中隔垂体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分析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治疗不同类型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原则
成人垂体柄重复畸形合并拉特克裂囊肿1例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MR检查方法及其表现
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