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境人生的馈赠

2017-09-03邓迎雪

中国工人 2017年8期
关键词:茧子磨练工区

■邓迎雪

逆境人生的馈赠

■邓迎雪

那天,我和师傅开车去矿区铁路运送设备,第一眼便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十几名养路工正在铁路线上更换水泥枕,他们给沉重的水泥枕套上绳索,然后四个人用木棍抬起来,运到指定地点。他当时就在抬水泥枕的队伍里,只所以注意到他,是他身材特别瘦小,二十三四岁的模样,脸上依旧有末脱的稚气,可是抬起水泥枕来毫不逊色。只见他腰板微弯,脚步稳健,非常从容,不到半小时,已和工友抬了三根。这水泥枕重约五百斤,依他瘦弱的身躯,即使四个人分摊,压在他肩上的了重量也几乎要等于他的体重了。

我心里暗暗赞许,这真是一个能干的小伙子。

我们回去的时候,他正好要搭车去处里开会,一路闲聊,我才知如今的他已是所在工区的副工长了,今天工区有位工人请假,为不耽误抢修,他临时替班。

不过,我以前干的就是养路工,干了五年呢,对这活熟悉得很。他补充说。

看不出来,你这样有力气。同行的师傅也夸他。

他听了,哈哈一笑,那全是锻炼出来的,我刚参加工作时,抬杠一压上肩,好像有千斤重,腰都直不起来,勉强能站起来了,腿又直打哆嗦,晚上下班回家,掀开衣服一看,肩上的皮全磨破了。那时老师傅们就告诉我,什么时候你肩上磨出茧子,就不会再有疼痛的感觉了。几年过去了,现在我肩上也全是厚厚的茧子。

他很健谈,于是在这奔驰的春天原野上,我听他讲了好多故事。

他今年24岁,六年前从技校毕业分到矿区铁路运输处当了名铁路大修工。刚来时,年龄小,力气也小,根本吃不消这种重体力的劳动。铁路大修工,是铁运处最辛苦的工种,夏天酷暑难耐,热浪烘烤的铁道线上连个乘凉的地方也没有,炎热的风刮过来,热浪滚滚,铁道边的高温有时达到四五十度,就是不干活,站在那儿就是一身汗,何况还要从事大修任务。那时,衣服干了湿,湿了又干,汗水就像下雨一样,回到家累得连话也不想说。冬天的时候,越是下雪下雨越要巡道,身处荒郊野外,脸都冻麻了,张开嘴连话也说不出来,简直成了冰人。那时,他的同学大多在外边做着轻松的工作,而他却干着最累最苦的活,多少次他真想放弃,一走了之。后来,感染他的是身边的老师傅,他们默默无闻地干了几十年,早就习惯了这儿的作业环境,看见他受不了,就过来替他分担一下,安慰他会慢慢适应的。这些年,他就这样坚持着走过来了。

我感叹着他的坚韧,心中对他充满了敬佩。他从一名刚出校门的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养路工,到如今走上工区的领导岗位,这些年,他所经历的磨练要比他那些在舒服岗位上的同龄人多得多,我相信,他的心路历程和自我成长也一定比他们厚重。

我问,干了五年最苦最累的活,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他笑笑,不假思索地说,经受过这种锻炼,我最深的体会是既然我能吃了这种苦,那么以后无论我做什么,就没有我吃不了的苦,没有我胜任不了的工作。

我心中有一种深深的感动,同时又为他感到高兴。他在艰苦的环境里不抱怨不埋怨,默默地自我成长,当走过那些流着汗水的岁月,他的掌心里已满是逆境人生的馈赠——逆境磨练了他的心志和生活的本领,锻炼了他的生活能力,这种获得,对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财富呢。

猜你喜欢

茧子磨练工区
新建地铁连接通道施工对已运营地铁车站的变形监测分析
别样的中秋
铁路线上别样的春节
采油作业区工区管理机制探究
漫画
用聪明的方法 得最好的成绩
我的蚕宝宝
磨练出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