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海沙地防风树种黄槿扦插育苗试验

2017-09-01林武星朱炜连春阳

防护林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母树木质菜园

林武星,朱炜,连春阳

滨海沙地防风树种黄槿扦插育苗试验

林武星,朱炜,连春阳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12)

通过对滨海沙地树种黄槿扦插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年龄小的黄槿,在其上部采集半木质化的穗条,剪截成15cm长,用1∶750的“根太阳”处理插穗大约30min后扦插在装有沙土+菜园土的容器袋上,加强水和温湿度管理,黄槿扦插的成活率可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沙地;防风树种;黄槿;扦插

黄槿(Hibiscus tiliaceus)为锦葵科常绿乔木,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的广东、台湾,印度及太平洋群岛均有分布[1]。黄槿为阳性树种,喜光照。喜高温,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性到微碱性土壤中均可生长,可在高盐分的土壤中生长,以沙质壤土为佳[1]。野生黄槿多生长于海滨、岩岸附近,抗性好,生性强健。野生黄槿为典型的海岸线树种,嫩叶及花可食、树皮纤维可制绳索,是渔村、海岸防风防沙及遮阳的首选树种[2]。黄槿叶大,花美,花期长,生性强健,现已在园林中采用,可用作行道树,也可在园林中孤植、片植形成园林景观[2]。为了批量生产优质的黄槿苗木应用于沿海地区造林,我们进行了黄槿扦插育苗试验。

1 试验点概况

试验点设在福建省晋江坫头国有防护林场苗圃和漳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晋江坫头国有防护林场苗圃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24°38′N,118°38′E。项目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光热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长无酷热,冬短无严寒,暖热湿润的特点。年均气温20~21℃,最高温度35℃,最低温度1℃;7—9月平均温度27.6℃,年≥10℃的积温7300~7800℃,偶有霜期。年平均降水量965mm,主要集中在5—6月和7—8月,常年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年均水面蒸发量为1300~1400mm,陆地蒸发量为1800~1900 mm;常年风大,气候较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漳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坐标为117° 37′—117°45′E、24°20′—24°75′N之间。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1.4℃,最高温度38℃,最低0℃,霜期短,无霜期326d,年平均降雨量1450mm。

2 试验方法

2.1 不同基质黄槿扦插试验

2016年4月,分别采用菜园土、红心土、沙土+菜园土作为黄槿扦插基质,每种基质装入高15cm、宽13cm的容器袋内,黄槿插穗扦插在容器袋里。扦插试验随机设计,3次重复,每种基质一个重复扦插50根插穗。穗条从5年生的黄槿母树上采集,粗度3cm,采下的穗条剪截成15cm长,基部用“根太阳”按1∶750比例浸泡30min后插在容器袋里,容器袋排列整齐,扦插后保持基质和穗条基部湿润,并搭钢架将黑色遮阳网覆盖于上面,在气温高时对扦插苗进行遮阳处理。

2.2 不同浓度生根剂黄槿扦插试验

2016年4月,用“根太阳”处理黄槿插穗,“根太阳”的浓度分别为1∶500、1∶750、1∶1000,试验随机设计,3次重复,每种生根剂及浓度一个重复扦插50根插穗。穗条从5年生的黄槿母树上采集,粗度3cm,采下的穗条剪截成15cm长,基部用生根剂浸泡30min后插在容器袋里,容器袋排列整齐,扦插后保持基质和插穗基部湿润,并搭钢架将黑色遮阳网覆盖于上面,在气温高时对扦插苗进行遮阳处理。

2.3 不同母树年龄黄槿穗条扦插试验

2016年5月,分别从5年生、8年生、11年生的黄槿母树上采集粗度3cm穗条,剪截成15cm长的茎段,基部用“根太阳”按1∶750比例浸泡30min后插在容器袋里,试验随机设计,3次重复,每种年龄母树上采集的穗条,一个重复50根插穗,容器袋排列整齐,扦插后保持基质和插穗基部湿润,并搭钢架将黑色遮阳网覆盖于上面,在气温高时对扦插苗进行遮阳处理。

2.4 不同木质化程度黄槿穗条扦插试验

2016年5月,从5年生的黄槿母树上分别采集半木质化、木质化、未木质化且粗度为3cm的穗条,剪截成15cm长的茎段,基部用“根太阳”按1∶750比例浸泡30min后插在容器袋里,试验随机设计,3次重复,不同木质化程度的穗条一个重复扦插50根插穗。容器袋排列整齐,扦插后保持基质和插穗基部湿润,并搭钢架将黑色遮阳网覆盖于上面,在气温高时对扦插苗进行遮阳处理。

2.5 母树不同部位黄槿穗条扦插试验

2016年5月,从5年生的黄槿母树上、中、下部位分别采集半木质化的穗条,剪截成15cm长的茎段,基部用“根太阳”按1∶750比例浸泡30min后插在容器袋里,试验随机设计,3次重复,不同母树部位的穗条一个重复扦插50根插穗。容器袋排列整齐,扦插后保持基质和插穗基部湿润,并搭钢架将黑色遮阳网覆盖于上面,在气温高时对扦插苗进行遮阳处理。

3 试验结果

3.1 不同基质上黄槿扦插生根成活效果

将5年生的黄槿穗条经过“根太阳”处理后扦插在分别装有菜园土、红心土、沙土+菜园土为基质的容器袋中,加强水和温湿度等管理,约2个月后进行成活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从调查结果来看,黄槿插穗在菜园土、红心土和沙土+菜园土上扦插总体生根成活效果都比较好,成活率在70.5%~82.0%。但黄槿穗条扦插在不同的基质上其成活率不同,采用沙土+菜园土基质黄槿扦插的生根率最高(82.0%),其次是菜园土(79.0%),黄心土扦插基质黄槿生根率最低(70.5%),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基质中黄槿插穗扦插生根成活率差异显著,说明沙土+菜园土基质可提高黄槿扦插成活率,这可能是因为沙土+菜园土基质既保持了土壤通透性,使插穗入土部分有良好的通气环境,又有较高的土壤肥分,有利于插穗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根。

表1 不同基质黄槿扦插成活情况

3.2 生根剂对黄槿扦插生根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浓度的“根太阳”处理下黄槿扦插生根情况的调查(表2),发现浓度为1∶750的“根太阳”处理下的黄槿插穗扦插生根成活率比较高,与浓度分别为1∶500、1∶1000“根太阳”处理下的黄槿插穗扦插生根成活率相比,1∶750的“根太阳”处理下的黄槿插穗扦插生根成活率分别提高了8.3%、15.1%,经方差分析,“根太阳”不同浓度处理下的黄槿扦插生根成活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因此,黄槿扦插选用“根太阳”作为扦插生根剂时以浓度1∶750为宜。

表2 不同浓度“根太阳”处理对黄槿扦插生根成活的影响

3.3 不同母树年龄黄槿扦插试验

分别从5年、8年和11年生的黄槿母树上采集的穗条经过处理后扦插,在水和温湿度控制下,2个月左右进行调查,结果见表3,从中看出,不同年龄的黄槿上采的穗条进行扦插其成活率有差异,母树年龄越小,插穗成活率越高,5年生的母树上采的穗条扦插后其成活率与8年生的母树相比提高了7.3个百分点,与11年生的母树穗条相比提高了23.6%,通过方差分析,不同母树年龄的黄槿穗条扦插生根成活率之间差异显著。说明年龄小的母树上采的穗条扦插更容易生根成活,这是因为母树的年龄小,穗条的生理年龄就小,插穗的愈伤组织形成比较容易,发根也就比较容易。

表3 不同年龄的黄槿扦插生根成活情况

3.4 不同木质化程度黄槿穗条扦插试验

对不同木质化程度的黄槿穗条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见表4,从中可知,不同木质化程度的穗条扦插效果不同,半木质化的穗条扦插其成活率最高,与尚未木质化的穗条相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与木质化的穗条相比提高了10.7个百分点,经方差分析,不同木质化程度的黄槿穗条扦插成活率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黄槿扦插时穗条以处于半木质化状态为宜。

表4 不同木质化程度的黄槿穗条扦插成活情况

3.5 母树不同部位黄槿穗条扦插试验

从5年生的黄槿母树上、中、下部位分别采集半木质化的穗条进行扦插,结果见表5,从扦插结果看出,黄槿母树上部采集的穗条进行扦插成活率最高,其次是中部,下部穗条扦插成活率最低,这可能是由于上部穗条获取的光照较多且生长势更强,因此扦插更容易产生愈伤组织。方差分析表明,上、中、下部的穗条成活率存在差异。

表5 黄槿不同部位的穗条扦插成活情况

4 结论

通过对黄槿开展不同基质、不同浓度“根太阳”处理、不同母树年龄、不同木质化程度穗条以及母树不同部位的穗条扦插试验,发现黄槿以沙土+菜园土基质、“根太阳”浓度1∶750处理、年龄尽可能小的母树上采穗条、选半木质化的穗条以及选母树上部穗条进行扦插,插穗的成活率较高。黄槿扦插的主要技术是:选择年龄小的黄槿,在其上部采集半木质化的穗条,剪截成15cm长,用1∶750的“根太阳”处理插穗大约30min后扦插在装有沙土+菜园土的容器袋上,加强水和温湿度管理。

[1]侯远瑞,蒋燚,钟瑜,等.黄槿实生苗生长节律及容器育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0(3):15-17

[2]张伟伟,刘楠,王俊,等.半红树植物黄槿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J].广西植物,2012,32(2):198-202

Experiment of Hibiscus tiliaceus Cuttings in Coastal Sandy Land

Lin Wuxing,Zhu Wei,Lian Chunyang
(Fuji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Fuzhou 350012,China)

Cutting experiments of Hibiscu stiliaceus were conducted in coastal sandy land.Result shows that:Semilignified Hibiscus tiliaceuscuttings were collected in the upper part of younger Hibiscus tiliaceus,which was cut into 15cm;cuttings which were treated with1:750rooting agent-“Gen Taiyang”about30minutes were cut in the container bag fulled with sand soil+garden soil;survival rate of Hibiscus syriacus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by strengthening water an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anagement.

sandy land;windbreak tree species;Hibiscus tiliaceus;cuttings

S615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7.002

2017-05-15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R1011-8);福建省森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项目

林武星(1970-),男,福建福清人,博士,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森林生态学研究.

猜你喜欢

母树木质菜园
不同树龄楸树种质资源的嫁接成活影响因素
小小菜园有惊喜
疯狂大菜园
木质风景画
黄檀不同母树种子发芽试验初报
我家的菜园
木质燃料
木质燃料
木质燃料
菜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