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山村有了大转变

2017-09-01汪枭枭

当代贵州 2017年32期
关键词:习水县人居烤烟

文 / 图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汪枭枭

大山村有了大转变

文 / 图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汪枭枭

如今的大山村有了篮球场、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图为人居环境改造后的大山村一角。

桑木镇是习水县最后一个“减贫摘帽”的乡镇,大山村是桑木镇贫困程度最深的村。大山村党支部书记吕茂才说:“大山村可以说是贫困中的贫困。”

大山村地形崎岖、坡陡山高、土地贫瘠。村支“两委”意识到,修路是大山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第一步。从2015年开始,大山村积极申报通村路、小康路计划,累计完成通村柏油路9公里,小康路28.5公里,连户路5.6公里,实现组组通水泥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路修好了,交通问题解决了,但贫困山区的人居环境依然让人心忧。两年前,大山村大多是人畜共住,猪圈就是厕所;打一桶水到隐秘的地方冲一下就是洗澡;一个高灶台上放着一口大锅,既煮猪食,也煮一日三餐……恶劣的人居环境让健康问题成为村民的一大困扰,这里的村民大病小痛接二连三,很多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自2016年10月,大山村搭上了习水县人居环境改造的“顺风车”,建设了1个人居环境改造示范点,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从源头上把好了健康这道关。

村民蔡廷杰说:“以前洗澡就提一桶热水到茅厕随便冲一下,我们倒是习惯了,但是儿女回家不习惯,现在有了独立卫生间,洗澡比以前方便多了。”

路通了,老百姓挣钱的门路也就多了。但大山村副主任谢永彬说:“想致富,必须把本地的产业发展起来。”

烤烟和红粮是大山村的传统农作物,全村有500亩烤烟和300亩红粮,每年等待烟草公司和茅台集团收购。通过村支“两委”考察,大山村又引进了福建富贵有限公司通过流转土地方式发展蔬菜种植300亩。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在大山村湾子组种植刺梨500亩。土地流转盘活了大山村闲置的土地,农户除了流转土地的收入,按照每天100元的工资,还能就近就业增加收入。

2016年,大山村成立养牛合作社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养殖肉牛61头,已出栏51头,获利8.4万元,13户贫困户户均分红5000元。

今年55岁的贫困户邓自辉,2016年通过“特惠贷”贷款5万元流转了本地村民的土地,种了50多亩烤烟。去年一年,邓自辉种植烤烟收入约20多万元,除去流转土地费用和十几个村民的劳务费,自己还能收入3万多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村公路、发展农村产业,这既是习水县的重点工作,也是大山村“山乡巨变”的重要原因。习水县委书记向承强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建设宜居村寨为导向,全面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的人居环境和生活条件,为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今走进大山村,通村通组的柏油路和“联户路”干干净净,青瓦白墙的村舍整整齐齐,漫山遍野都是正在生长的花菜和等待采摘的烤烟,大山村变美了、变富了。

(责任编辑 / 顾海凇)

猜你喜欢

习水县人居烤烟
抓牢中耕管理 确保烤烟提质增效
最美城市“绿化带”
产品力时代,保利发展控股全面进阶健康美好人居
习水县关工委受习水县委表扬通报
习水县关工委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助推“美丽登封”建设
烤烟栽培地膜覆盖技术要点
习水县离退局举行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工作宣讲会
贵州省习水县
烤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