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杂鱼作饵巧钓鱼

2017-08-31黑龙江姜鑫坤

垂钓 2017年8期
关键词:河虾白鱼杂鱼

文/图 黑龙江·姜鑫坤

小杂鱼作饵巧钓鱼

文/图 黑龙江·姜鑫坤

现在的水库,哪怕并不是纯粹自然的水域,小杂鱼作乱的情况都是司空见惯。这小东西实在是让人烦恼让人忧。它们的大军还可以多品种组合成特混舰队,葫芦片子、麦穗子、沙胡鲈子,浩浩荡荡无尽无休,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让钓鱼人无可奈何——想要消消停停地钓个鱼咋就这么难?

每个水库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水域,包括自然的河流,只不过河流的封闭面积更大,提供了更多的生物多样性的条件而已。那么在小鱼群的夹击之下如何突出重围,又如何去破解它的密码信息为我所用,就成了钓鱼人的当务之急了。

在小杂鱼横行的水域垂钓,小杂鱼带来的干扰几乎是无解的。关于如何解决小杂鱼带来的困扰也是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在网上随便一搜就一大把,应对的方法也是千奇百怪,不过真正有效的办法却没有。在这种情况下,用固态饵守株待兔或者海竿远投深水就成了不是好办法的办法,纯粹无奈之举。

有一天,一个南方钓友跟我聊天,让我对小鱼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他告诉我,在他们当地,钓大鲤鱼的最佳饵料是整条的鲜活小白鱼!这个信息彻底颠覆了我对钓鲤鱼用饵的认知。在我所认知的层面里,鲤鱼是不会以小白鱼为食的,这个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接下来他又说,那个水库就是小白鱼的天堂,数量大到只能用恐怖来形容了。

以前我曾说过,水库野钓用饵不要拘泥,水库边有什么农作物都可以用作鱼饵试试。同样道理,水库里面如果盛产某种小的水生物,也可以用这种水生物做钓饵试试,最有效的代表是河虾。在盛产河虾的水域用河虾做钓饵可以钓到除鲢鳙之外的其他所有鱼种。但是万万没想到,小白鱼也会成为鲤鱼的鱼饵。我仔细想了想,很快就想通其中的道理了。

河虾几乎可以成为所有鱼(不包括鲢鳙)的食物,水中河虾泛滥,以河虾为食的水族就会家族兴旺。它们食物充足且营养丰富,自然会茁壮地成长。不过由于食物过于丰富,这里的鱼不会有多么强的饥饿感,垂钓它们的过程也不会很简单,需要费一番心思。同样的道理,当小白鱼成为一片水域内的主宰时,自然状态下本属于鲤鱼的那部分食物都被白鱼瓜分了,鲤鱼要生长要生存就得进食,既然鲤鱼能适应河虾泛滥的水域以河虾为食,那么为什么它们不能以白鱼为食呢?进食白鱼就是鲤鱼适应生存环境所导致的食性转变。

既然鱼对环境有这么强的适应能力,特殊的环境可以改变它们的食性,那么小杂鱼的泛滥又会对垂钓和鱼的食性产生哪些影响呢?从我个人的经历和经验来说,有两种变化。第一种变化是标相。夏天我常去一个山间水库,那里有少量的鲤鱼和鲇鱼,这两种鱼都是我的目标鱼。闲着没事我就钓小鲫鱼消磨时间。夜钓的时候小鲫鱼密度很大,标相稳定,夜明标略微一送几乎百分之百中鱼,一夜能有几百条的收获。但是只要天光渐亮,随着小杂鱼的苏醒,抢食的现象又变得激烈起来。鲫鱼在慌不择路中上钩的标相越来越乱,黑标、高频率地哆嗦、快速地送标,总之,在上蹿下跳中说不上哪口就稀里糊涂地中鱼了。这种现象不难解释,毕竟小杂鱼很多,天一亮它们就会随着光线的提高苏醒和活跃,和小鲫鱼抢食。在抢食的过程中,小鲫鱼不会从容不迫地进食,它们会叼住鱼饵转身就跑形成黑标。快速上升形成快速地送标,叼住鱼饵快速做其他动作形成杂乱无章的标相……而黑夜来临时,小杂鱼抢食的现象基本消失,小鲫鱼的进食动作又变得四平八稳起来,所以标相变得很标准。这就是在小杂鱼多的水域白天和晚间标相差异很大的原因。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这样的情况下白天垂钓,如果能寻找到中鱼标相的规律固然很好,但是若找不到规律千万不要故意去等、去抓某口,只要浮标有足够大幅度的动作或连续抖动,都要果断提竿。总之不要放过任何可以提竿的疑似动作,即使空竿率会很高。

下面说说小杂鱼对该水域内垂钓对象鱼的食性的影响,它们可否作为钓饵在垂钓中为我所用。按照上面的规律来说,水域内什么东西多,这里的鱼或某种鱼就很可能以这种东西作为食物或者主要食物。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我曾在另一个水库用面饵夜钓鲫鱼、鲤鱼,到半夜几乎没有收获,为了排解寂寞我把小鱼剪成段挂到钩上,试着钓鲇鱼或者嘎鱼,没多久出现了送标,提竿重量不大,我以为是条小鲇鱼,出水一看竟然是条2两的鲫鱼!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再挂饵,上钩的还是这么大的鲫鱼。好在白天我钓了很多小鱼没扔,后半夜用鱼段做饵竟然连竿了。第二天天亮后小杂鱼活跃起来,用鱼段做饵这招不灵了。不过这一夜收获颇大。首先有了这儿的鲫鱼吃鱼肉这一重大发现,接下来我发现不是所有的鱼肉鲫鱼都爱吃,用葫芦片子钓几乎没口,用麦穗鱼效果一般,最好用的是沙胡鲈子(东北也叫花丽棒子),而且仅中间腹部那段肉效果最佳,可能那段肉的血腥气更大吧。但让我一头雾水的是,这儿的鲫鱼怎么吃鱼呀?它们的小嘴吃得进去嘛?后来我在洗手的时候找到了答案。水边处有很多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鱼花,头尾相连浩浩荡荡,这么庞大的群体一旦成长起来,可真够考验钓鱼人的了。想到这儿我突然灵光一现——口小的鲫鱼捕食稍大的杂鱼似乎有难度,但是它们吃这些小鱼花却手到擒来呀。它们有能力捕捉这种小鱼,而且这种进食习惯是在它们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可以说这里的鲫鱼就是吃着这里的小杂鱼长大的,所以它们对鱼肉异常偏爱也就不难解释了。可是这种食性养成后也会有一些变化。还是在这个水库,前几年的6月份我去试钓了一次,用手竿面饵垂钓麻将鲫连竿,这么小的体型我没兴趣,于是决定主钓鲤鱼。离我几百米的地方有两个当地人在玩海竿,抡出去好远,看这架势应该也是钓鲤鱼的。结果半夜这哥儿们过来闲聊,我问他用的啥饵,他说泥鳅。我又问这里最近几年不咋出鲇鱼,嘎鱼更爱吃蚯蚓,用泥鳅应该没有蚯蚓效果好。这哥儿们说不,我不钓那玩意,我钓鲫鱼。啊?用泥鳅钓鲫鱼?真是匪夷所思!这哥儿们接着十分肯定地告诉我:“没错,就是用整条的小活泥鳅钓鲫鱼,上周我钓了9条鲫鱼,重12斤!不信的话你用蚯蚓试试,肯定空军!”这款另类的鲫鱼饵真的叫人瞠目结舌呀!可是只要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里的鲫鱼出现这样的食性也在情理之中。这儿的鲫鱼从小以小鱼为食,但是固定的食性还没养成,还是可以用面饵钓上来的。而在其生长的过程中,以鱼为食的食性越来越得到巩固,于是,除了鱼肉,其他的饵料对鲫鱼的吸引力都不大。它们继续生长,食量也在加大,觅食范围进而从几种小鱼向所有的小鱼扩展,于是出现了用泥鳅钓鲫鱼的奇葩情况。

后来这哥儿们还给我打过电话,按我说的用鱼的肉段做饵的方法依然有效,他一共9把海竿,5把挂蚯蚓,4把挂鱼段,每隔一把泥鳅饵的海竿用一把鱼段饵的海竿,结果用鱼段多钓了3条鲫鱼。看来有血腥气扩散,对鱼的诱惑力更大。

在野钓中,小杂鱼横行的水域数不胜数,我有目的地用杂鱼作饵做过多次试验,在小杂鱼数量相似的情况下,效果却不尽相同。春秋两季几乎所有水库都有效,夏季初秋则效果差,也就是说在使用蚯蚓饵的季节鱼肉才会显现出效果,不过蚯蚓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如果用蚯蚓就有效的话没必要舍近求远使用鱼肉。

鱼的食性受太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以上办法很难一模一样地在别的水库复制,但是在没有找到最高效的饵料之前,试一下鱼肉段是很有必要的。剑走偏锋或许会有惊喜。值得一提的是,该水域若有肉食性鱼类存在,那么用这些小鱼或者肉段就会是垂钓它们的最佳钓饵。

猜你喜欢

河虾白鱼杂鱼
河虾
情系野生小杂鱼
钓到餐桌上的快乐
它是六月的河里,最好吃的
云南归来话珍肴——油煎鱇浪白鱼
清除 蟹池中野杂鱼的方法
“养殖河虾与野生河虾的营养价值比较”探究活动
多看一眼都不行
不入谱的烧杂鱼
洗河虾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