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2017-08-30纪兆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4期
关键词:改革教学

纪兆林

摘要:植物免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在课程调整和植物病理学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对教学框架体系、教学内容、授课模式、实践环节、考核方法及教师授课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植物免疫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4-0165-02

植物免疫学植物保护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重要专业课,理论和应用紧密结合,是植物病理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的重要基础。植物免疫学是在普病和农病的基础上,对病理学的进一步学习,主要阐述抗病性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内容繁杂,信息量大。因此,如何使植物免疫学适应科学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如何在授课时数内使学生掌握课程的框架体系和核心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为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在该课程中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一些教学体会和思考。

一、优化教学框架,更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内容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分子植物病理学的发展,植物免疫学的内涵也随之丰富和完善,因此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需与时俱进查阅国内外与其相关的著作和文献,尽可能将最前沿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方法及时介绍给学生,如植物与病原菌的互作模式、PTI、ETI、TALE、iTALE和抗病miRNA等,用新的成果去解释植物免疫学中的现象和理论假说,同时删减一些陈旧的内容,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在授课中着重讲解重点内容,如植物抗病性机制和抗病性遗传、植物与病原物识别及抗病基因等,让学生理解本课程的核心内涵,而对于从普病、农病等基础课程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以及因学时限制不能讲授的内容,如病原物的寄生专化性、致病机制、植物抗病性鉴定等,可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外自学。

二、改革授课模式,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兴趣

以往课程教学主要是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讲授,授课方式单调,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授课对象是植保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可适当增加新的授课模式,如问题(或专题)式、讨论式和实践式教学等。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学习过程的不断深入,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导,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实施教学的,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争论,使学生投入于问题中,激发思维。先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需学习的问题或专题,然后再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在课堂上学习和讨论,之后各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或者各小组在课后查阅搜集问题或专题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制作PPT,在课堂进行汇报交流和讨论。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灵活的知识,培养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导向学习的技能、有效的协作能力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问题或专题作为学习的起点,必须能引出与课程相关的概念原理,应该是实际的免疫学问题,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包含许多相互联系的部分,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产生共鸣,调动学习动机,促进知识获取以及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如气孔与植物抗病性关系?就包括气孔分布及组成、调节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气孔开闭调节、病菌气孔侵入、气孔开闭习性、大小、结构等许多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形象论证气孔的抗病性,进而讨论植物抗病机制等,从而实现从植物跨越到植物免疫,让学生了解植物免疫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吸引更多学生认知,提高学习兴趣。对于灵活知识,可以在构建的问题或专题中多次涉及,以便于学生掌握并灵活应用于解决问题。在问题式教学中,学生是中心,必须赋予他们学习的责任和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教师的责任则是介绍背景知识、提供学习材料、引导和监控整个学习过程,保证学习顺利进行。

讨论式教学可以随时运用在课堂授课中,就某一问题,如讲到木栓层抗侵入时,问甘薯、马铃薯收获后为何要暴晒几天?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进行讨论,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感知。另外,授课时结合课程特点,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穿插一些能吸引学生的问题,如植物免疫和动物免疫,植物疫苗等。植物免疫学应用性很强,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多实验、多实践、多体验。教师提供实验材料和实验条件,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去揭示其中的原理。如设计观察品种抗病性实践,让学生分小组盆栽种植抗、感纹枯病水稻,接种病菌或到田间观察不同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感效果,调查抗、感品种病斑形态和大小、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及品种间形态、结构差异等,进而从生理、抗病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分析,教师介绍抗病品种的背景及为何能抗纹枯病,这样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加有助于直观了解和掌握植物的抗病表型和机制内涵。

三、改革评分考核机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避免敷衍懈怠,还需对课程的评分考核机制进行改革。除了传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外,增加学生小组参与的问题或专题式学习成绩,由其他小组同学和教师从该小组成员积极性和态度、合作配合性、自主思考和汇报展示性以及他人收获等几个方面进行打分。对于不合格的小组,不能参加期末考试。实践环节应更多的考查学生对实验实践内容的理解及体验过程,得分也计入总成绩。期末考试除了考察需掌握的基本知识点外,还需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向学生提出要求和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可起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能认真对待、主动参与学习,不再敷衍了事,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增强教师责任感,提高業务水平和授课技巧

植物免疫学的教学效果也与教师本身密切相关。教师需要增强自己教学的责任感,增加对教学的热情和投入,教师授课时会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学生,传递着正能量。往往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将最完美的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材料最直观的在课堂上一一展示,但学生反馈的学习效果却不理想,这可能与教师教学中的语言技巧运用有关。教师采用让学生乐于接受、印象深刻的教学语言,寓教于乐,会使课堂教学产生引人入胜的魅力效果,让学生感受到严谨的专业课程不再枯燥,听课也是一种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和专业的兴趣,反之则会使学生精神不集中、觉得枯燥,甚至困意连连,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模拟上课进行录音、通过播放检验自己的语言效果,有意识的纠正一些弊端,如声音不大、单调、语气词过多、口头禅或重复表达等情况。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需要深入一线、丰富生产实践经验,钻研和提高业务水平,善于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不断积累语言技巧,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樊东,赵奎军,张伟,等.新世纪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2,(3):41-44.

[2]Hmelo-Silver C V.Problem-based learning:What and how do students learn?[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4,16(3):235-266.

[3]张华建.问题式学习提升植物病理学教学成效[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15540-15541.

[4]詹刚明,钮绪燕,高小宁.植物病理学教学中的语言技巧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273-274.

猜你喜欢

改革教学
改革之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