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017-08-30肖志涛吴骏石博雅郭翠娟李贺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4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校企学院

肖志涛+吴骏+石博雅+郭翠娟+李贺

摘要:建立科学的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在分析天津市高校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习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并建立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包括实行“校企互动式”实践教学方式、联合建立以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产学研”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并且制定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习方案,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字:校企合作;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4-0043-03

一、引言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作为传统的工科本科专业,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已无法满足迅猛发展的电子产业的需求,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和专业方向结构都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着一定差距。为了适应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必须加快培养造就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1]。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等文件均多次强调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推进协同创新,加强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由此可见,国家对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实践教学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方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3]。近年来,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日趋多样,但主要集中在科研和生产服务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总体上还处于浅层次阶段。

二、天津市高校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习教学现状调研

对于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而言,专业实习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4]。因此,如何提高专业实习教学质量是关系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提高与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对本校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本文作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位于天津市的10所本科院校的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学生的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管理和实习效果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调研,包括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两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6所地方院校,以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和天津职业大学两所职业教育类院校。调研的主要结论如下:(1)实习时间方面,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院校主要安排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职业教育类院校则主要安排在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2)实习单位方面,学生普遍在私营企业进行实习,三类院校的平均比例分别为41.79%、48.93%和63%。(3)学生获得实习机会的渠道方面,主要通过校园招聘和网上申请两种方式;(4)学生在实习单位每周的工作时间方面,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院校主要为3—5天,职业教育类院校主要为5—7天。(5)多数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或在人事部门进行了登记。(6)完全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人数较少,三类院校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9.10%、33.33%和10%。(7)实习单位对于实习生的培训有较为完善的培训机制的学生人数不足一半。(8)实习单位对于实习生有明确指导的学生人数不足一半。(9)计划毕业后直接在实习企业就业的学生人数约为18%。(10)学校关于学生实习的管理制度较为全面、合理的比例,三类院校分别为25.37%、37.31%和53%。(11)实习单位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全面、到位的培训、动员大会的比例,三类院校分别为20.90%、43.73%和60%。(12)实习期间所属学校有指导教师且经常联系的学生人数比例不高,三类院校分别为17.91%、45.26%和30%。(13)学生普遍认为实习期间双向沟通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在校期间所学内容距离实习要求有一定差距。

根据调研结果,总结出目前学生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企业和高校间尚未形成运作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没有找到合适的利益结合点。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高校注重人才培养,两者诉求没有做到和谐统一。调动企业积极性的关键在于在专业实习平台搭建方面实现校企共赢。(2)高校和企业两方面都缺少有关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制度。大部分学校在实习基地的管理上缺乏规范性,使得一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流于形式。对规范建设、规范管理、选派指导教师等细节问题,双方都没有进行长远而细致的规劃,造成学校与企业间管理脱节,导致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不规范,影响实习质量。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为了有效提高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我院提出一种企业全程参与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实践教学模式。企业全程参与学校包括课程教学体系的制定、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实践师资队伍的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多个环节。

1.实行“校企互动式”实践教学方式。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实行“校企互动式”实践教学方式。专家委员会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校内专家和其他高校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为了进行全面深度的合作,委员会一方面负责指导实践教学方案的制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适应校企合作培养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等方面工作,另一方面负责协调学生的实习实践、企业工程师兼职在校内授课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2.联合建立以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市场调研,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变化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以真实项目为依据改革实践内容,以及引入企业工程师培训课程,从而形成以能力为核心,建立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高校和企业的不同特点,取长补短,建立多种形式的基地。(1)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本科生可以在实习基地进行短期的专业实习,也可以进行以企业课题为内容的毕业设计。(2)在校内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有效利用学校资源、企业进行适当投资在校内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以企业项目需求为内容完成学生实践环节。(3)设立“企业杯”电子设计竞赛。引导企业在学校设立“企业杯”电子设计竞赛,将企业中的预研课题或技术难题作为竞赛题目,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了解企业实际需求,也可以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提供思路。

3.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产学研”结合是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校企资源共享,双方开展联合科研项目,一方面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将科研成果向市场和产业转化。其结果又可以反哺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并且在此基础上,企业在学校建立科研创新基地,以实际工业课题作为科研课题,吸引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5]。

四、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习方案

本学院自2015年起基于校企合作进行了专业实习改革。学院制定了《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校外实习管理规定》,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实习方案。

1.学院层面。学院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委派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教育及保证实习学生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制度;学院成立实习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小组成员由教学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教学办主任、学生办主任、系部主任、骨干教师共同组成。

2.企業层面。企业作为学院的实习基地,在企业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为学院优秀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场地;实习结束,企业应向学院提交学生实习的证明和评价;在企业有用工需求时,如学院学生符合招聘条件,企业优先选拔和录用学院学生。

3.学生层面。学生参加学院推荐企业的宣讲会、笔试;接受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指导,按实习计划进度的要求和规定,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实习结束后,每人需提交一份实习报告(2000—3000字)以及实习鉴定表,方可进行实习学分认定。

4.实习成绩评定方法。由指导教师根据实习报告质量,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以及用人单位的鉴定综合评定,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态度与表现、现场操作情况等。

迄今学院已与120余家企业进行了联系,并与30余家企业签订了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已有100余名学生到企业进行了为期三个月以上的实习实践,企业、学生均反映良好。

五、结束语

通过校企合作,学院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提高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企业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有目的的培养和选拔高质量人才,减少培养成本。学生通过校企合作,提前了解职业岗位需求,增强了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高校、企业和学生实现了共赢。

六、致谢

感谢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9所高校对实习问卷调查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包建荣,姜斌,许晓荣.电子信息类专业协同创新实践培养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5):170-173.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0(01005).

[3]蔡志奇,黄晓珩.构建多层次全方位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359-362.

[4]范青武,郑全英,郑鲲,等.“六面一体”立体化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26-30.

[5]郭伟锋,郭建宏,雷勇,等.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的稳定性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8):194-197.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校企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