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学习环境下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建设探析※

2017-08-30沙秀秀蔡中齐滕毅罗益远盛晓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药材实训中药

沙秀秀 蔡中齐 滕毅 罗益远 盛晓波

基于移动学习环境下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建设探析※

沙秀秀 蔡中齐 滕毅 罗益远 盛晓波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移动学习这种远程教育的新形式不断发展。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日益广泛。现在师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推崇将信息化技术引入课堂,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该文以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为例,探讨基于移动学习环境下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

移动终端;移动学习;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建设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式各样的智能终端产品,如智能手机、移动数码产品、新媒体技术等,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阅读和学习方式,这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形式。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和多样化,并且已经不能被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所满足,学生需要能随需、随地、随时的“时时能学,处处可学”,需要轻松、有效、快乐、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如今进入高职高专课堂的学生已经演变为心智年龄更小的“95后”“00后”,而这些年轻的学生群体一般都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更喜欢技术,更依赖网络,更习惯于碎片化的学习。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课程建设必须适应当代学生特点,改革那种大而全、强调理论不贴近现实的教材和较长时间概全式的课堂授课模式。

1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1 移动学习的优势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无线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互相学习的学习方式[1]。移动学习是建立在非正式学习、泛在学习和微型学习的基础上,摆脱了传统正式学习的限制,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2-4]。移动学习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新形式,依托于移动终端设备,而移动终端的移动性、便携性和网络浏览功能让学生可以脱离学习过程对环境的要求与依赖,让学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接入移动网络获取学习内容,从而使移动学习具有移动性、即时性、情境性、个性化等特点[5]。移动终端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源,例如电子书、教学课件、视频、移动教学平台等学习资源。而随着校园以及高教园区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加之移动终端灵巧方便易携带的特性,学生可通过移动终端更容易获取所需学习资源,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在图书馆、食堂、寝室、操场任何课堂之外的时间和地点自由随意地进行学习,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1.2 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特点中药鉴定技术是一门检验和控制中药的品种与质量、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考证与整理中药的复杂品种、开发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6],要求学生在能够综合应用药用植物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学科背景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是一门培养和训练中药学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课程。中药鉴定技术这门课程其教材涉及内容繁多,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一学期内掌握至少200种中药材的基本性状,包括其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化学成分等内容的学习。其次外部形态相似或近似的药材很多,学生难辨,如木香与苍术、西洋参片与人参片、桃仁与苦杏仁等。面对如此庞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多习惯于以讲授重点药材鉴别为主,辅助以多媒体图文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难免有枯燥重复之嫌,最终使教和学都颇感枯燥乏味,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中药鉴定技术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实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其中涉及大量的实验及实训课程,单纯的理论、实验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加之高职高专当前采用3年制的学制,还要有相对较长的跟岗实习及顶岗实习时间,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较短。

由于中药鉴定学学科特点,课程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实践内容要求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课程内容抽象、枯燥、难懂,缺乏学习兴趣。从生源情况看,学校为高职高专院校,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和动手实践能力都相对较弱。而且,大多学生仍习惯于考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日常学习中很多学生不求甚解,很少人主动学习,往往更多地关心所谓的考试重点,甚至考前的书本还是全新的,靠突击“背”考。

2 基于移动终端学习的互动教学方法实施策略

2.1 课堂理论学习与课程APP的有效结合随着移动学习和移动终端在学习者中的不断应用,随之产生的是各种应用于学习的课程APP,如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这些课程APP的使用,充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多功能性。首先,课程APP的应用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传统的课堂上学生不许玩手机,而课程APP的应用中手机是重要的学习工具,这种授课方式可增加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其次,课程APP的应用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的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大多缺乏课前预习的意识和习惯,而现在大部分的课程APP均支持课前预习的功能,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做好课前预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教师也可根据反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在授课的时候也可以有的放矢。此外,现在大学课堂由于授课时间和授课课时限制,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而课程APP大多会有答疑讨论、交流讨论区,用以师生或学生之间互动交流,这就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课程APP来完成签到点名,便捷高效,大大缩短考勤时间,提高考勤效率。此外,还可在课堂上随时发布试题,然后通过查看测试统计分析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来详细讲解重难点知识。这样既能保证评价的即时性和考核的便捷性,并且能在第一时间反映学生的的实际学习情况,便于教师更好的掌握教学情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2 实验实训教学与课程APP的有效结合高职高专教育强调“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项教学目标[7],从而为社会、为企业培养真正适合一线工作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而实验与实训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目前,中药鉴定实训教学多采用“教师讲解+学生练习+评价”等方式。在教师讲解环节中,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一部分同学很难看全、听懂,造成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同学对性状不明显的药材一知半解,往往囫囵吞枣。在中药鉴定实训课开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技术等相关专业课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师可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提前在APP上发布实训内容,学生可自行对实训内容进行学习。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将重点内容以及难点内容做成微课形式,比如须根系药材的鉴别、性状相似易混药材的鉴别,根据需要发布给学生,学生可根据需要自主进行学习。这种方式学习形式灵活,操作简单,节约课程讲授时间,并且可以随时补充学生需要的理论知识、实操视频等,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实训时间。

2.3 标本馆、百草园等课后学习资源的建设对中药专业学生而言,对于药用植物的鉴别和药材饮片的鉴别是其最重要的技能。如果只是每个学期几十个学时的理论和实验教学,难免会造成“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大多也是急性记忆,而不能有效消化、记忆知识。目前大多的医药类院校均会设置中药标本馆和药用植物园供中药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实践、参观、学习,但是大多简单,且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植物园、标本馆很多虽有标签,但也只是对其名称、功效简单介绍,不能全面的介绍该药材;其次,参观、学习大多需要专业的老师指导,带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局限性。此外,对于高校校园内很多随处可见的药用植物,都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针对此,可对中药标本馆和药用植物园的药材或植物设置“名片”——二维码标签。“二维码标签”的内容可包括药材名、药物来源、主要功效、性状特点、显微特征、市场价格、真伪鉴别等基础内容,可适当增加一些小故事、小典故或者其他相关的图片增加内容的趣味性,此外,还可以附上微课的小视频,更直观、更形象地给予药材介绍,更容易理解与学习。而对于学生,只需要用手机微信“扫一扫”功能,即可随时随地获知关于该药材的详细知识。这样既便利了中药相关专业的学生,而且也为学校其他专业的同学,甚至是社会人员提供了学习中药的途径和环境。此外,标本馆的建设可与学生实训室建设相结合,这样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如果对该药材有疑问,即可用手机“扫一扫”,即可获得解答,这样既节省了教师时间,而且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3 后记

在很多高校课堂上,智能手机成了部分学生手中的玩具,不少学生上课成为了自顾自玩手机的“低头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而将传统课堂教学与智能手机移动教学结合,有效引导学生将手机变成课堂学习的好助手,可以让智能手机在大学课堂上发挥它的巨大优势。现在在很多高校,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严重危害到大学校园课堂教学质量和学风建设。目前笔者学校采取硬性措施,强制性将手机集中管理,建设“无手机课堂”,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这种被动制止行为的弊端是学生不能及时查询资料,上传下达的单一课堂的教学效果一般。将传统课堂教学与智能手机移动教学结合,有效引导学生将手机变成课堂学习的好助手。结合所授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利用学生对智能移动设备的兴趣,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送学习内容,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恰当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能逐渐将手机变成主动学习、互动学习的必备工具,也有利于高校优良学风的建设。

图1 基于移动学习环境下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建设

[1]余胜泉.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J].中国远程教育,2003,23(22):76-78.

[2]王妍莉,杨改学,王娟,等.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非正式学习国内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1,29(4):71-76.

[3]杨孝堂.泛在学习:理论、模式与资源[J].中国远程教育,2011,31(6):69-73.

[4]刘超.微型学习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4(3):6-8.

[5]方海光,毛莹,刘军,等.移动学习的系统支持环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3):15-20.

[6]蔡中齐.基于核心技能培养的《中药鉴定学》之教学实践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161-162.

[7]蔡中齐,杨雄志,林爱斌,等.中药鉴定技术实训项目化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9):67-68.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ourse Based on Mobile Learning Environment

SHA Xiuxiu,CAI Zhongqi,TENG Yi,LUO Yiyuan,SHENG Xiaobo
(Zhejia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Zhejiang Province,Ningbo 315100,China)

Driven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mobile learning,a new form of distance education has been produced and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technology and mobile internet,the intelligent mobile terminal,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is increasingly widely used.It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and also the 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lassroom ca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Taking the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ourse as an example,the research on the building of course resources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mobile learning environment.

mobile terminal;mobile learning;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ourse;course construct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5.006

1672-2779(2017)-15-0012-03

:张文娟本文校对:季涛

2017-03-21)

浙江省优势专业中药专业二级项目

猜你喜欢

药材实训中药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药零食”怎么吃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