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文物形象上的文化烙印及楚舞的风格寻觅

2017-08-29龚倩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8期

【摘要】楚文物上的形象造设往往是一种带有隐喻性的符号,这些符号表达着楚文化的内涵与宗教信仰。楚舞的风格特点与楚文物上这些独特的形象造设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许多方面还呈现出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楚文物上的这些图案形象给当代楚舞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能通过透析其中所隐喻的文化内涵,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开拓当代楚舞复现与创编中其舞蹈身体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明晰其表达的文化主旨,找出楚舞的风格特点。从楚文物的形象造设所隐射的文化信仰中体会出楚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去进行楚舞的研究、复现甚至是当作品的创作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关键词】楚文物 形象造设 楚舞 审美心理结构

【基金项目】该文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楚舞形态及文化研究”(课题编号:15YJC760032)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010-02

楚学家们认为,楚,既是民族的概念,又是国家的概念,也是地域的概念。作为两周时期的南方大国,楚国拥有着灿烂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其龙飞凤舞的气质与气场、悠久的历史内涵、灿烂的文化在史籍、诗词、歌赋甚至多种文物的造型与图案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构成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楚文化在与在与中原文化的分庭抗礼中自成一格,体现出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楚文化在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之时,体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楚文化亲鬼好巫,力求浪漫与感性,其中,楚舞流传久远,如《楚辞·招魂》就描写当时宫廷贵族间的乐舞生活,楚霸王项羽的《虞兮歌》都是楚声, 再如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中就会有“舞楚舞”,刘邦宠姬戚夫人,本鲁定陶人,而史称其“善楚舞”……楚文物形象上的文化烙印与楚舞的风格有着必然的联系,对楚舞的研究、当代复现以及舞蹈创作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现象与内涵:独特形象造设隐喻性符号的呈现及其内涵

楚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丰富的文化传说。我们从已出土的许多文物中能发现诸多奥妙,窥见许多久远的神话故事在此栖息,如在一些丧葬用品、丝织物上的绘画,以及器皿的装饰图画、木雕以及青铜雕塑上都能看到许多“有意味的形象”。这些独特的形象造设诉说着神秘而久远的神话传说,其浓郁的巫风之气、厚重的历史话语似乎都在这些形象造设之中隐约呈现与依稀透射。

楚地集长江流域先秦时期神话传说之大成,其中诸多的典籍中保存了诸多的神话故事。如《楚辞》中就保存了丰富的神话故事材料。同时,楚文物上有着大量神话题材的图像造设,这与楚人对神话的追随与人们心中的“神仙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楚文物上许多独特的形象造设构成一种“有意味的形象”,承载着寓意深远的神话故事。如从楚墓中发掘出来的诸多文物丧葬品,如丝织物上的绘画、器皿上的装饰图画、木雕以及青铜雕塑上所表现的神话故事如“十日扶桑”、“夸父追日”、“羽人神话”等等都是楚文物承载着神话故事的例证。这些独特的形象造设往往是一种带有隐喻性的符号,这些符号表达着楚文化的内涵与宗教信仰。

无论是楚文化典籍还是楚墓出土文物,它们所承载的神话故事往往能为当今楚舞研究、当代复现,甚至舞蹈作品的創作提供丰富的创作题材,也为楚舞的创作营造了一种风格。纵观我们目前的楚舞作品创作,较多是对对现存的旧时楚地的传统民间歌舞形式进行考察与借鉴而作的歌舞作品,如《编钟乐舞》(1983)和《钟鸣楚天》(2003)等等;或是抓住楚国女乐舞的姿态造型特点进行的女子舞蹈作品的编创,如《楚腰》(1997)等等;或是表现具体历史人物故事的大型舞剧类作品。可以说,目前有关楚舞的创作对神话题材的摄入还并不多,题材内容还比较单一,栖息于楚文物上的久远的神话故事无疑可以给当代楚舞的研究、当代复现与作品编创提供一定的研究方向与创作题材,对当代楚舞创作题材的拓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寻觅与联想:“异质同构”下楚文物形象造设与楚舞风格的联系

“异质同构”可谓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理论。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异质同构”对于我们感受艺术起到魔力般的作用。正是在这种“异质同构”的作用下,人们才在外部事物和美术品的形式中直接感受到类似于“活力”、“生命”、“运动”“平衡”等性质,产生出独特的审美经验。楚舞是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楚舞的风格特点与楚文物上这些独特的形象造设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许多方面还呈现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使不同的东西能在人们心里产生相同的审美效应。楚文物上的这些图案形象给当代楚舞研究起到一定借鉴作用,能通过透析其中所隐喻的文化内涵,将其进一步融入到舞蹈的表现中,开拓当代楚舞复现与创编中其舞蹈身体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明晰其表达的文化主旨,找出楚舞的风格特点。

(一)飘逸与流畅韵致互映,精巧与新奇风格共现。

楚国的文化艺术呈现出浪漫与理性交织的特点,在华夏与蛮夷风格混融的过程中体现出其独有的风格韵致。如楚文物上的图案、造型等形象造设往往具有飘逸、流畅、灵动、精巧、新奇的特点。楚人的思想往往开阔自由,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常常能大胆突破理想与规范的制约而自由驰骋、放荡不羁。我们从楚文物那些流光溢彩的漆工艺、美丽缤纷的服饰工艺、鬼斧神工的雕刻、姿态万千的龙凤纹、舒卷自如、绰约多姿的云纹、变化多样的几何纹、活灵活现的人物纹以及惟妙惟肖的动物纹中都可以看出楚人在艺术品上对飘逸流畅与精巧新奇审美风格的追求。如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1号墓出土的“舞人动物纹锦”的图案中,舞人舞姿翩翩、潇洒飘逸,峨冠凤鸟长尾曳地。此“舞人动物纹锦”上的一些纹路与色调都极为精巧与别致,如其上的龙纹、麒麟图案以及温色调等等都使整个画面显得明朗欢快。又如 1982年湖北精灵马山1号墓出土的“龙凤虎纹绣罗单衣”的图案由龙、凤、虎缠绕穿插排列,呈现出一种萦绕飘逸、神妙奇特之美,极其富有浪漫气息。

楚之礼乐可以说是乘自中原,但其中也有不乏楚人的创造,其中不可避免地会融入了楚人的生活风尚和审美趣味,这样才会形成独具风韵的楚乐舞艺术。楚国的文化艺术既有中原文化艺术所具有的凝重、典雅、简朴的特点,同时又融入了楚地的灵性,有着活泼、灵动,甚至是繁缛的元素特点。根据审美的共通性以及“异质同构”原理,我们是否也能推测出楚舞的某些风格可能也会呈现出这样一种飘逸流畅与精巧新奇的审美特点?事实上,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或传说中就有过相关楚舞风格的描述,其中较多就具有美轮美奂、精巧绝伦、潇洒飘逸的特点。因此,联系起其他楚艺术的审美表达与风格韵味,对我们联想与推测出楚舞大致的风格韵味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升腾与魔幻交织,怪诞与奇谲风格互映。

楚文物形象造设上升腾与魔幻交织、怪诞与奇谲风格互映的审美风格对楚舞的探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以20世纪40年代湖南长沙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中的形象造設为例,帛画中贵族女子的“细腰”与“广袖”充分展现了楚文化中女性外形的审美追求与生活习惯。又如帛画的上方有凤鸟展翅飞翔与夔龙腾空遨游的形态,这展现出一种“飞升”的动势,这种独特形象造设是一种隐喻性的符号,与楚文化中“龙凤导引灵魂‘升天”有关。当代对楚舞的探寻则可以从其中所隐射的文化信仰中体会出楚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在当代楚舞复现或作品创作的风格韵律上把握一种“巫风”之气。编舞者能在一种“异质同构”之下,通过帛画的上方有凤鸟展翅飞翔与夔龙腾空遨游的形态寻找出楚舞的一种意境与风格。

又如1973年于湖南省长沙市子弹库一号墓出土《人物御龙帛画》中男子的装束与气质为当代楚舞中男子形象的创作提供了参照:戴高帽、身穿博袍、腰配长剑,人物衣着的飘带随风飘起……该帛画中“龙昂首卷尾,躬身成舟,舟尾立鹤(凤),周旁有一鲤鱼随行。”[1]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一幅“引魂升天”图。楚人好巫,楚人迷信人的灵魂可以四处游荡,甚至可以归为天神,这种“魂幡”便是源自于楚地为死者招魂的习俗。当代楚舞的创编一方面可以吸收这幅帛画中对男子身体形态的审美追求,形成男子舞蹈的基本体态动作;一方面可以从其中所隐射的文化信仰中体会出楚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在当代楚舞的风格韵律上把握一种“巫风”之气。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很多,对于楚舞的研究可进行一定的延伸与扩展,总之,从楚文物所隐射的文化信仰中体会出楚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去进行楚舞的研究、当代复现甚至是作品的创作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湖南省博物馆 主编.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232

作者简介:

龚倩,女,壮族,中南大学音乐舞蹈系副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在职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舞剧创作与批评、舞蹈身体语言、中国古典舞(楚舞)、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