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的情绪管理

2017-08-26李竹平

江西教育A 2017年7期
关键词:情绪班主任老师

李竹平

故事一 “老师,您为什么不发脾气呢?”

一天,班上一个小孩问我:“老师,您为什么不发脾气呢?”

“你觉得什么时候老师应该发脾气呢?”我没有直接回答。

“比如说同学们闹的时候,有些人吵架的时候……”她边想边慢慢地说着,我微笑着注视她。等她说完了,我再问:“你觉得我发脾气了,问题就解决了,大家就都变乖了变优秀了,都会自我管理了吗?”

“不会!”这次她毫不犹豫地回答。

我想:这孩子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是不是以前的老师经常发脾气?所以我接着跟她聊:“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呢?”

果然,她告诉我,我跟以前的老师不一样。以前的老师喜欢发脾气,还扔学生的书包,大声地呵斥调皮的孩子。

“那么,老师发脾气以后,调皮的孩子是不是不再调皮了?”我明知故问。我接手之前,这个班被定位为问题严重的班;接手之后,发现班上果然有不少令人头疼的小家伙。同时我也了解到,以前的老师为这些孩子付出了不少,受过不少委屈,仅仅是因为刚刚入职,经验不足,方法不当,才在班级管理上不见成效而已。我从这个年轻班主任写给学生的评语中看到,她对每个孩子都是十分用心的,因为她很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以我现在所了解的情况,判断准确,了解透彻。

遗憾的是,年轻的老师和孩子、家长打交道的方式方法有所欠缺,尤其是不会控制情绪,正如这个小女孩所说的“喜欢发脾气”——“喜欢”是孩子们的感受和看法,我想,没有人会“喜欢”发脾气,只是没有找到比发脾气更好的态度和方法;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经常简单粗暴地发脾气来面对孩子们的问题,这样的老师很容易被学生贴上负面标签。

班主任经常发脾气,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小学生的成长主要受家长、同伴和老师三个方面的影响,班主任与学生相处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班主任经常发脾气不仅不能积极解决问题,还会让学生以为发脾气是面对问题的一种正确方法。我接手这个班之初,很多孩子面对别人的错误,大多会怒吼或扔东西,这有部分家长的影子,也有曾经班主任的影子。第二,发脾气是冲动、不冷静的表现,带着这样的情绪就不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就不能准确分析和判断学生之间发生问题的来龙去脉,更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第三,班主任解决事情的方式方法会被学生当成故事讲给家长听,家长就会觉得这个班主任很无能,就会失去对班主任的信任,家校的沟通和合作就会受到影响。再者,这也将成为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拦路虎,由此造成的工作困境会使班主任自己丧失信心,迷失方向。

当学生发现,发脾气果然不能解决问题且让双方都很受伤后,不仅佩服和亲近我这个不发脾气的老师,也开始主动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次,一个学生乐滋滋地跑过来:“老师,你没发现我进步了吗?”接着她告诉我,今天和同学闹矛盾,她没有发脾气,甚至连一点小情绪也没耍,结果问题很快解决了,她觉得很有成就感。这才是我们想要的。

故事二 “老师,您为什么发脾气了呢?”

当那个叫彤的女孩气呼呼地冲到柜子边,打算收拾书包离开教室时,我阴沉着脸,低沉地命令:“放下!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受委屈了?平时黏着老师,觉得老师很信任你,你就可以胡来了?”刚才还气鼓鼓的彤,马上换了一副伤心失落的面孔,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我没打算在她的眼泪面前表现出同情心:“站到我的办公桌旁边去,自己好好想一想到底哪儿做得不对,想明白了再找我说!”我的语气依然很严厉,彤把书包放回柜子,流着眼泪往教室后面挪。

此时此刻全班孩子都望着我,眼里写着“不可思议”,他们第一次见我这么发脾气,谁也不吭声。事情是这样的,自从和孩子们商定每天进行“自我管理之星”评定以来,根据管理规则,这天第一次在联系卡上出现了被点名提醒的三个学生名字,彤是其中之一。为什么会被点名提醒,我已经告诉了他们。个性鲜明的彤一直以为管理规则只是老师逗逗同学们而已,一向呵护着他们的两位老师不会真的在联系卡上点名批评。今天发现自己不是作为“自我管理之星”上了联系卡,而是因为在很多事情上没有做好自我管理被警告,觉得很伤自尊,一拿到聯系卡,就将它撕了,还接着耍起脾气来,大有收拾书包走人的架势。我先静静地看着,等她收拾书包时,有了前面的一幕。

彤静静地站着,眼泪还在流。我跟孩子们聊了起来,请另一个以前最顽劣的男孩说说自己今天被点名提醒的想法。这个最容易耍情绪的男孩站起来说:“我要反思今天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明天注意,争取明天上自我管理之星名单。”孩子们不约而同地为他鼓起掌来。彤还站在那儿,眼泪没有再流了。我们再聊了一会儿,发现彤慢慢举起手来……

放学的时候,彤已经把委屈抛到九霄云外,一脸轻松的笑。她和几个女孩一起聚到我身边,撒娇似地说:“老师,您好凶!”我装出不知所云的样子:“我凶吗?我怎么不知道?我只看见你好凶啊。”几个人都笑了。一个女孩问我:“老师,您不是说发脾气不好吗?您为什么发脾气了呢?”

“我发脾气了吗?我怎么没发现?发脾气会伤身体,我才没那么傻呢!发脾气就不能好好聊天了,你们看我刚才聊得怎样?”我盯着她们,脸上一定写着“坏笑”。

一个女孩好像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老师是故意的!”

的确,我是故意的,更准确地说,我是装出来的,装得很生气的样子。和孩子们相处,引导他们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既需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也需要烈日寒冰严格要求,只是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班主任要深思熟虑胸有成竹。只有做到了深思熟虑胸有成竹,才不会真的被情绪控制了心智,所以“发脾气”是在表明一种态度,而不是真的“生气”了。彤是一个很敏感且略有攻击倾向的女孩,缺乏对身边人尤其是老师的信任,却无比信任我和现在的数学老师,总是黏着我们俩。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这一次我才会装作十分生气的样子,目的是让她意识到,信任是相互的,呵护这份信任需要主动做出努力。果然,这次“发脾气”之后,彤每天都会努力以“自我管理之星”的标准要求自己,也更加黏着我们了。

故事三 “老师,您没心没肺!”

当两个在体育游戏中闹矛盾的女孩大哭大闹着回到教室时,一群小家伙也冲到了我的面前,渲染着事情有多严重。两个女孩仍然处在十分激动的情绪中,哭着相互指责,其中一个还不停地重复着:“我不想活了,我不想活了!”

我在她们身边静静地听了一会儿,冲身边的孩子们笑了笑,准备回自己的办公桌。这时,旁边几个孩子拦住了我,其中一个还指着我的鼻子大声说:“老师,您没心没肺,这时候了还笑!”

我依然笑着,没说话。

“还笑!还笑!”几个孩子一起指责我。

“怎么,你们觉得我这时候应该陪着她俩一块儿哭吗?”我还是微笑着。

“您没听见他们说什么吗?这可是要出人命的大事啊!”一个孩子嗓音很大。

这时我收敛了笑容,故意装出一副严肃的神情,也大声说道:“就是你们这群小家伙多事!人家只不过是有一点小事没想明白,需要哭一会儿罢了。她们那么聪明,难道自己不会处理这点小事?你们太小看人家了吧。”我说完回到办公桌做起自己的事情,小家伙们愣了一会儿,有的散了,有的过去安慰还在哭鼻子的两个女孩。一会儿,哭声歇了;再过一会儿,她们三五成群地一起去餐厅吃午餐了。

当我捧着餐盘应约来到餐厅陪他们就餐时,刚才哭喊着“不想活了”的女孩正有说有笑地和伙伴聊天呢。见我来了,她主动凑过来,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觉得刚才的自己真傻,就那么点事儿,一点都不好玩。”另一个哭鼻子的女孩也凑过来,挽住第一个女孩的手臂,真正才是没心没肺的样子,一脸欢乐的笑:“老师,我们和好了!”

我不笑,装出不可思议的神情,吐出两个字:“无聊!”

“老師,您懂不懂啊,人家是小孩子嘛!”她们一边撒娇一边拉我坐在身边。

我们边吃饭边聊天,其乐融融。趁她们心情晴朗,我说希望她们遇事要多想想自己哪儿做得不够好,还给出我的看法,“不想活了”这样的话是真正没心没肺的……

班主任的情绪管理不仅仅是不随便发脾气,更重要的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能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很多班主任一遇上学生闹矛盾或者听到小报告,神经一下子就绷紧了,情绪紧张起来,马上就坐不住了,毫不犹豫地采取“应急措施”,第一时间介入。往往,在学生情绪激动的时候,老师的“威严”就算镇住了场面,却很难让学生真正冷静地反思;除非事情严重到老师不立即干预后果就不堪设想的地步。看准时机,适时介入,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有时候,故意做一次“没心没肺”的样子,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思 考

上面的三个故事,都是从正面反映班主任情绪管理的案例。有正面的就有反面的。在现实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见到好多班主任每天都一脸严肃,一脸无奈,在学生面前难得有亲切的笑容,发脾气、紧张、冷漠式的淡定、控制……如此等等,往大处说,关乎对教育的热爱与否,对学生的理解与否;说实在点,就是会不会进行积极的情绪管理。

幸福的的教师才能培育出幸福的学生,这句话是至理。乐观积极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和喜爱,这也是至理。最近网上流传网友评教育者的一句话是:你嘴上说的再漂亮,到最后孩子都是在模仿你的行为。“说的漂亮”是远离教育现场的时候,“你的行为”才是发生在教育现场的。“教育的关键就是忘记教育,先修身,然后再谈别的。”这句话也包含了教师情绪管理的要求,说白了,情绪管理也是“修身”。

班主任养成积极、平和、宽容的心态,能够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反省自我,并在此基础上以积极阳光的面貌面对学生,影响学生,不仅仅是一种修养境界,也是一种专业知识,一种专业素养,一种育人能力。班主任的情绪管理为什么如此重要,从孩子们的角度来思考就更明白了。教育始终是心灵与心灵的相互接触、对话、碰撞、影响,而孩子们的心灵是最敏感的,同时也是最容易被“潜移默化”的。一种情绪对一个有足够思辨能力的成人的传染和影响可能不会太明显,但对心思单纯的孩子来说,传染和影响往往是立竿见影的,是影响深远的。上面的三个故事中,孩子们始终都在关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并从中习得对待和处理具体问题的态度、方法。作为一个班主任,如果学生不敢亲近你,如果你的学生在情绪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除了要从不同方面寻找原因,更不能忘了反思自己的情绪管理是不是存在问题,是不是给学生带来的都是正能量。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出名的判断,被称为“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这一法则很好地说明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当前面10%不可避免的事情发生后,后面的事情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就取决于当事人的情绪管理了。积极的情绪管理带来积极的结果,负面的情绪管理带来负面的结果。教育如果带来负面效果,那就比洪水猛兽更可怕了。

谈起班主任工作,我总会想到卢梭在《爱弥儿》中说的一句话:“你要知道,你的体面不在你自己身上,而在你的学生身上;要纠正他们的过失,就必须分担他们的过失;要洗雪他们的耻辱,就必须承受他们的耻辱。”这句话表面看上去令人沮丧,细细品味,它恰恰是给了我们迎接职业幸福的方向和启示:一个能分担并纠正学生过失、承受并洗雪学生耻辱的班主任,该拥有多么积极的心态、温暖的心灵和强大的人格魅力啊!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情绪班主任老师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班主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