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专题学习的实践探索

2017-08-26吴林俊

中国教师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专题学习教科书中学语文

吴林俊

中学语文专题学习是在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汲取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结合新兴的网络信息技术给现代教学带来革命性影响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专题学习的一般流程

专题学习的一般流程为:一是调查学情需求,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为核心,确定专题对象(一个作家、一本书或一种现象);二是让学生阅读基础文献,并提交自己的困惑、问题;三是对学生提交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围绕问题,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和选编辅读材料,并上传至网络平台;四是设计课时,包括每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学习时间、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五是组织学生完成每一个课时的学习任务,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究,生成对某一问题的个性化思想;六是撰写心得,并按规范对文章进行修改定稿。

以笔者在高二学段指导学生进行王国维《人间词话》专题学习为例。首先,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我发现高二学生虽已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对于古典诗词普遍缺乏感性体验,导致读不懂,理性鉴赏更不知从何处下手,因此,我确定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作为专题学习对象,集中解决如何读懂和鉴赏古典诗词的问题;要求学生抄写《人间词话》原文,背诵相关诗词,并针对词话内容提交自己的真实困惑和问题;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并针对这些问题,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研究资料,对资料进行筛选后,将“生命的丰碑:王国维简介”“人间的绝唱:《人间词话》简介”“审美的尺度:王国维词学批评理论”三个板块作为学生的辅读材料,每一板块都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及深的顺序进行编排,并上传至专门用于专题学习的网络平台;设计课时,包含每一个课时的学习目标、活动和任务,以活动为方式,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研读中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在表达交流中,相互碰撞、提升思维,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见解;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研究心得撰写成小论文,并经过反复修改,达到规范的标准。

二、专题学习与传统教学

从专题学习的一般流程可知,专题学习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有很大不同,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内容:信息量大,层层递进。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材料有限,且阅读材料之间缺乏关联和梯度,专题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教材之外的拓展性辅读资料,并将海量的文献资料,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规律,按照由易及难、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筛选和编排,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循序渐进地建构新的知识经验。

2.学习方式:丰富多元,自由灵活。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僵化,专题学习不仅综合了文献阅读、影音观赏、话题辩论、主题演讲、社会考察、海报制作、读书札记、思维导图、论文写作等多种学习方式,建构起以阅读积累为基础,以表达交流为催化剂,以思想生成为目的,以论文写作为载体的立体学习模式,而且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动态,灵活调整学习方式,使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级转化。

3.学习过程:学生主体,自主探究。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儿童学习新的知识经验,并不是被动刺激的结果,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吸收、同化、建构新的知识经验。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学生居于从属地位的被动学习,专题学习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和问题为核心来设计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来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形成个性化思想。

4.教师作用:宏观调控,个性指导。不同于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宰,专题学习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学情设计专题,对专题的实施进行过程监督和宏观调控,组织和主持相关活动,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给予方向性的指导,在学生找不到方法时,为学生提供参考建议。正如叶圣陶在《如果我当教师》中所说:“国文教师的工作只是待他們自己尝试之后,领导他们共同讨论:他们如有错误,给他们纠正;他们如有遗漏,给他们补充;他们不能分析或综合,替他们分析或综合。这样,他们才像学步的幼孩一样,渐渐的能够自己走路,不需要人搀扶。”

三、专题学习与中学语文教科书

专题学习虽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是以网络为主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但并不因此就完全抛弃课堂教学和教科书。课堂教学作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之一,在专题学习中,是必要的但不再占主要地位。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教学资料,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是不容抹杀的。专题学习与中学语文教科书并不是相互对立、相互冲突的关系,而是以教科书为基础和起点,是对教科书进行拓展深化与整合提升。

1.专题学习以中学语文教科书为基础和起点。中学教科书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经过严格审查,由教育部审定的教学用书。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工具,教科书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基础性。中学语文教科书是面向一般学生的通用教学资料,旨在让学生通过教科书的学习,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获得基本的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能力。但学生在学习教科书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学习问题和新的学习需求,这仅仅依靠教科书是无法解决和满足的,需要以学生在教科书中获得的知识能力为基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问题和学习需求为起点,设计专题,让学生通过专题学习学会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边城》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中的第3篇课文,课文是节选,学生在上完第一单元前两篇小说后,了解了小说文体的基本常识和鉴赏小说的基本技巧,但对小说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情节设置、主题思想的理解仍感到困惑,并产生深入解读小说的学习需求。于是,笔者与学生商议并确定以《边城》这一篇幅相对短小而内涵异常丰富的文本作为专题学习对象,旨在通过专题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和探究小说的兴趣,集中解决学生在阅读小说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小说进行深入的个性化解读。可见,专题学习是以学生从教科书中获得的知识、能力为基础,以学生从教科书中产生的学习问题和需求为起点,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而服务的。

2.专题学习是对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拓展和深化。目前,通用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课程包含必修1到必修5五个模块,每一模块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其中,阅读鉴赏是主要部分,包含四个单元,每一单元围绕一个主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5篇课文作为学习材料,每一单元的主题一般都比较宽泛,如唐诗单元、宋词单元、小说单元、戏剧单元、新闻单元等,而围绕主题选择的学习材料又非常有限,学习材料之间除了体裁相同,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关联,也没有体现梯度。高中语文教科书虽然可以让学生在较短时间里,通过有限的学习资料获得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但却无法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需求。专题学习正是开辟新的道路,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需求。

例如,在确定将《边城》作为专题学习对象以后,首先,调查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读完《边城》原著后,提交自己的困惑、问题或感兴趣的主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并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与这些问题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筛选并分成作家与作品、环境与人物、原型与主题、结构与叙事、时代与文化五大板块,按照由浅及深、由易及难的原则分类/分层编排,并上传至专门用于专题学习的网络平台,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或感兴趣的主题,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文献进行研读,直到产生自己的心得,完成专题学习小论文。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深化,《边城》专题学习为学生提供大量教材之外的辅读资料,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小说文本的理解认识,解决了学生在阅读小说过程中产生的困惑、问题,而且还建构了小说文体的知识体系,学会了用多元的角度对小说进行鉴赏和解读。

3.专题学习是对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整合和提升。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课程的每一个模块都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虽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系统,但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没有任何交集。从整体来看,高中语文教科书内容虽较全面,覆盖了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的方方面面,但各自独立,在实际教学中不仅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而且往往导致厚此薄彼,零敲碎打,不成体系,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而专题学习通过设计一个专题,指导学生阅读、研究、交流和写作,在信息检索、阅读理解、信息处理、表达交流、思维能力、价值判断、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研究方法、学术写作等方面,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一种立体学习方式,专题學习还具有整体一致、划分层级、前后呼应、逻辑严谨、重视体验、不断追问、持续探究、读写一体等特点,对教科书的有机整合和进一步提升,有效克服了教科书各部分之间各成系统、难以综合的局限。

例如,《边城》专题学习的完整过程包含阅读小说原著,梳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带着问题研读相关辅读资料,比较不同名家对同一问题的解读阐释,通过自主探究生成自己对问题的个性化见解,在辩论或主题演讲中使自己的见解得到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最后将自己的研究心得撰写成小论文,并反复修改达到基本的学术规范为止。专题学习将教科书中各自独立的部分整合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并进一步提升,既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专题学习是个性化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告别传统课堂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学情差异和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专题学习通过对教科书进行拓展深化与整合提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建构新的知识经验,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实现个性化发展的目的。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专题学习教科书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藏起来的教科书
关于西藏高校党校创建专题学习网站的几点看法
运用多元智能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