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技巧

2017-08-24谢军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技巧生活化

谢军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生活浅化。要让学生把语文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就必须消除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障碍,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视角从认知领域拓展到生命领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由机械的语言文字训练过渡到实现生命价值、提升生命意义的高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实践证明,建立生活化的师生关系,创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建设生活化的语文学习内容,构建生活化的语文学习方式,是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一、创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主要指教室,也就是“学生的家”。小学的教室,教室里课桌摆放整齐,优秀作业栏、争章评优栏、图书角、知识角等等分布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前后两块大黑板上写满了学习内容,整个教室体现出了浓浓的知识气息与竞争意识。然而,要更好地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我们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环境,无论是大到校园环境的规划还是小到的教室布置,都必须更多地洋溢着温馨的生活气息和浓浓的童真童趣。在教室的布置上,笔者往往集思广益,随着季节的变化,和学生们一起动手,把教室布置成多种不同的风格,让学生在绿绿的草地上、在红红的花丛中、在蝉鸣的林间小溪旁、在丰收的原野中、在雪花的祝福中诵诗读文、学习语文。同时,笔者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室里开辟植物角和动物角,让孩子种花养草,养他们喜爱的小动物,诸如蚕、金鱼、泥鳅、龙虾等等,既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力,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开辟探索角,鼓励学生把自己想知道但目前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内容公布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培养孩子的探索与合作精神;开辟科技角,鼓励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邀请学有专长的老师和家长作讲座和报告,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这样的生活化了的教学环境,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展的不仅仅是语文的学习,学到的也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更培养和塑造了他们强烈的探索精神与浓厚的人文素养,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建设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和基础,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宽泛的,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內容,但远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语文教学的内容理应以课本为原点,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由封闭走向开放。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只要是能够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都可以看作语文教学的内容。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与实际相联系。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只有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智者,更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访一访,观察生活。在我们的书中,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与学生实际很贴近的,有些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存在着时空距离的差距,所以在学习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对课文内容认识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但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并扩大视野,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起到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的作用。针对前者,教师在准备教学之前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

三、有情有趣――识字教学的“生活化”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年级学生要多识字,尽快地进入阅读阶段。如何让学生在单调枯燥的横、撇、竖、捺中学得有情有趣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在词串识字教学中,我从整体入手尽量让这些字在学生的脑海里勾勒出一幅幅“生活画”。如教学“寒流、大雪、北风,蜡梅、翠竹、苍松,蟒蛇、蚂蚁、刺猬,滑雪、跑步、跳绳。”一课时,我首先用多媒体手段显示寒流侵袭、大雪纷飞、北风呼啸的场面,让学生说说此时此刻的感觉。有的说:“真冷呀!”有的说:“我要是在大路上的话,一定会缩着脖子、低着头,冻得真发抖!”我让他们在这样的情境中认读这些词语,学生读出来的不仅仅是几个词语,更是自己的感受。“在这么恶劣的气候里,你们看它们表现得怎么样?”多媒体依次出现蜡梅怒放、苍松挺拔、翠竹挺立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所感。有的说:“它们真勇敢!”有的说:“它们真是好样的,是个小英雄!”“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些小英雄的名字吧!”“蜡梅、翠竹、苍松!”学生朗读的声音变了,语调变了,就连姿态和神情都变得个个腰杆挺直、精神饱满,俨然就是一个个小英雄。接着,我把话题一转:“小朋友们,你们再看它们又在干什么呢?”学生看到三种动物冬眠的图片都笑着说:“它们都在睡觉呢!”“对了,有些动物到了冬季就不吃不喝,这叫冬眠。你们看它们睡得多香呀!我们应该怎么读呢?”学生纷纷说:“我们应该轻轻地读,不要把小动物们吵醒了!”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想象在驰骋、情感在激荡、思维在跳跃、灵性在升腾……正如前苏联审美教育家德米特里耶娃所说的那样:“这不是单纯的理解,也不是简单的评价,而是活跃的直接感情。”在这充满着生活的气息、饱含着亲身的体验与激荡着情感的情境中进行识字教学,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负担为享受、变苦痛为快乐。

四、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和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一年级小朋友学习拼音,一个小朋友注意力总是不能集中,我就巧妙利用孩子想当老师的心理,和家长商量后,请那个学生回家教爸爸妈妈学习拼音。这下子小家伙来了劲,学得特别认真,回家果真一本正经地当起了“小老师”,很快改掉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坏毛病,家庭的语文课堂发挥了意想不到的语文教学效果。其实,在家庭中还有很多学习语文的机会,如家长是做服装生意的,可以让孩子设计一下服装的广告;家长是做水果生意的,可以让孩子读读写写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进一步讲,在家庭生活中,从打电话到招待客人,从听广播到看电视,从亲子间的沟通到家庭讨论,从糖酒广告到家用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学习语文和锻炼语文能力的机会。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技巧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指正要有技巧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